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535章 不卖?那我用7.5亿美币跟你打初会克隆大王

  “老板,森联资本的陈先生到了!”

  马克西米利安的助理,在敲开办公室的房门后,冲着奥利弗和马克西米利安说道。

  “园区大门还是大厦楼下?”

  奥利弗下意识地站起身,随口反问道。

  “园区大门。”助理连忙回答道。

  “马克西米利安,走吧,带你见识一下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世界首富。”

  奥利弗心情不错,开着玩笑道。

  一个德国人,一个法国人,再加一个淡马锡人,三人乘坐电梯,快步走出一楼大厅。

  只见一辆全黑的迈巴赫缓缓驶来,后面还跟着两辆奔驰商务车。

  小李把车停稳,率先下车,为陈延森拉开车门。

  高伟林、宋允澄、黄征和随行的财务、法务人员从车内鱼贯而出,个个衣着光鲜,举手投足间透着沉稳干练。

  其中还有三名外籍员工,手里拿着文件袋,都是森联资本里最擅长处理国际事务的熟手。

  八名身着黑西装的安保人员迅速呈扇形散开,紧紧护在四周,眼神锐利如鹰,举止间充满了力量感。

  奥利弗和马克西米利安站在原地,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板。

  刚才还带着几分随意的神情,此刻已收敛了不少。

  饶是奥利弗在华国待过一段时间,也见识多超级富豪的出现阵仗,可与陈延森一比,都要逊色不少。

  不过,他在联想到对方的身份后,又认为很合理。

  陈延森踏出车门,脸上挂着从容的浅笑,他抬眼看向奥利弗二人。

  国际山寨大王!

  比马文腾还会抄的借鉴大师!

  他还真想把对方收入麾下。

  但他心里清楚,像奥利弗这种只想着赚快钱的人,根本沉不下心来给人打工。

  “陈先生,久仰大名!其实我在高朋的任职期间,就听郑云提过你的名字,没想到短短三年,陈先生的生意和财富,就像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

  奥利弗满脸堆笑,面对‘金主爸爸’,他表现得极为热情。

  要知道,尽管Lazada经历了数轮融资,可火箭互联网的持股比例依旧高达60。

  这笔收购案一旦达成,他就能获利五亿美币。

  郑云?

  陈延森很快就想了起来,对方是高朋网的市场部总监,两人曾在狐狸淘超级返项目上有过合作。

  他明白奥利弗的意思。

  三年前,奥利弗在德国山寨了灯塔国的团购巨头高朋网,取名“城市交易”。

  后来这个项目被高朋的创始人看中,对方以高朋14的股权将其买下,奥利弗也借此加入了高朋。

  之后高朋进军华国市场时,奥利弗与马文腾共同出资,成立了华国版高朋网。

  但项目最终以失败告终。

  奥利弗只好灰溜溜地离开华国,转战东南亚、非洲等地,继续着复制粘贴的操作。

  陈延森知道他,却从未见过面。

  “奥利弗,幸会!你的名字,我也早就有所耳闻。”

  陈延森笑吟吟地看着对方说道。

  奥利弗干笑一声,厚着脸皮道:“确实,我在欧美和亚洲地区的名气一向很响亮。”

  他对自己的借鉴行为毫不在意,反倒颇有几分“我抄袭我骄傲”的架势,仿佛只要能赚到钱,其他都无关紧要。

  德国的互联网基础原先极其薄弱,在火箭互联网的推动下,硬是焕发勃勃生机。

  从火箭互联网离职的员工,后来创办的公司,几乎占据了德国互联网行业的半壁江山。

  说火箭互联网是德国IT界的黄埔军校也不为过。

  为欧洲的互联网圈输送了源源不断的克隆高手!

  陈延森望着奥利弗,心中暗自腹诽,以对方的行事风格,恐怕前脚把Lazada卖了,后脚又会去非洲开辟新赛道。

  毕竟奥利弗的商业准则是快速复制,而非深度运营。

  “Lazada去年亏损了多少?”

  陈延森冷不丁问道。

  “5900万美币。”奥利弗笑笑,如实回答道。

  他的创业套路是,首先选择合适的模仿对象,然后高薪聘请年轻优质的经理人,接着制定快速扩张与成长目标,最后启动“融资→烧钱圈地→融资”循环。

  只要还有钱,项目就会持续推进,直到资金耗尽。

  亏损?

  他从不在乎!

  反正烧得都是投资人的钱。

  陈延森哑然失笑,眼前的德国佬,还真是又腹黑、又诚实。

  两人边走边聊。

  一开始奥利弗说英语,得知陈延森也懂德语后,立马切换成了母语。

  一旁的马克西米利安愣了一下,尴尬地摸了摸指腹。

  他是法国人,听不懂。

  不光是他,在场的人大多都听不懂。

  几分钟后,奥利弗才察觉到,说母语是痛快,可除了自己的秘书外,其他人全都一脸茫然。

  他讪讪一笑,又换回英语。

  他领着陈延森在Lazada总部逛了一圈。

  由于办公区太小,满打满算才400多人,不到十分钟,一行人就结束了参观,然后走进了一间会议室内。

  奥利弗给马克西米利安使了个眼色,很快就有人抱着一沓厚厚的资料走过来,给陈延森等人每人发了一份。

  陈延森随手翻开,第一页介绍了Lazada在东南亚的业务覆盖区域,以及日订单、销售额、客单价、转化率等核心数据。

  这是一份涵盖过往数年财务和业务信息的品宣资料。

  奥利弗在出售公司上,的确拥有相当丰富的经验。

  不等陈延森开口,就把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送了上来。

  奥利弗摊开一份文件,详细解读Lazada的平台运营、供应链管理和营销推广模式。

  马克西米利安则负责补充Lazada的用户数量、用户增长趋势、用户活跃度、用户留存率等数据。

  陈延森听完,又索要了Lazada团队成员的教育背景、工作经验等信息。

  “以Lazada的成交额、营收和毛利率,不管按市盈率还是按市销率,亦或是用户数估值法,Lazada的估值都没法达到8.5亿美币。”

  良久之后,陈延森放下文件,开启了正式谈判工作。

  “陈先生,东南亚有6亿人口,电商渗透率不足10,Lazada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自然不能用常规的市盈率或市销率估值法,按D轮的融资计算,10亿美币才合理,我已经做了让步。”

  奥利弗沉吟了几秒,缓缓说道。

  “Lazada在拿到D轮融资的资金后,增长速度不及预期,在入驻商户数量、物流履约能力和售后处理能力上迟迟没有进展,既然没有成长,估值凭什么上涨到10亿美币?”

  陈延森反问道。

  奥利弗哑然,因为对方说的都是事实,于是沉默片刻后,开门见山地追问道:“陈先生的心理价位是多少?”

  “7.5亿美币。”陈延森淡淡地说。

  奥利弗眉头轻蹙,刚想拒绝。

  便听陈延森又说:“如果你不愿意卖,我就拿这7.5亿美币,在东南亚建拼呗分站,大家用实力说话。”

  言外之意,要么降价,要么就跟拼呗正面较量。

  奥利弗暗骂了一声,他接受陈延森讨价还价,可一上来就砍掉一亿美币,着实让他接受不了。

  但他也没有和拼呗竞争的想法,要是有,就不会产生出售Lazada的念头。

  “陈先生,不如大家各退一步,把价格定在8亿美币?”

  奥利弗试探着问道。

  说话的同时,不忘观察陈延森的面部表情和神色,可让他失望的是,对方的微动作极少,压根得不到有用的信息。

  “7.5亿美币是我能给的最高价。”

  陈延森轻轻一笑,不为所动。

  奥利弗皱眉深思,他想抬价,又怕谈判破裂。

  东南亚市场的竞争本就日趋激烈,Lazada这两年的增长乏力早已让投资方失去耐心。

  若是真被拼呗这样的强劲对手盯上,别说维持现有估值,能不能撑过下一轮融资都未可知。

  7.5亿美币就7.5亿美币!

  与公司的前期投入相比,他至少能赚30倍的收益。

  “呼——”奥利弗长舒一口气,紧绷的肩膀垮了下来,随即说道:“价格我可以同意,但我有个条件,这笔交易必须在两个月内完成,并且你们要保证Lazada现有核心团队的稳定性。”

  陈延森点了点头:“没问题,这些细节我们可以在合同里一一明确。”

  想要平稳接收Lazada,确保核心团队的稳定性是关键中的关键。

  即便奥利弗不说,他也会这么做。

  毕竟Lazada在东南亚市场深耕多年,核心团队对当地的消费习惯、市场规则、供应链体系都非常了解,他们的经验在短期内是难以替代的。

  若核心团队动荡,哪怕顺利完成交易,后续整合和运营也会举步维艰,很可能错失抢占市场的最佳时机。

  陈延森心里清楚,奥利弗提出这个条件,既是为了让Lazada能平稳过渡,也是在为团队争取保障。

  在他看来,只要能力没问题,认钱不认人,他都愿意收下。

  大方向谈好后,后面的细节交给法务和财务即可。

  接下来,高伟林和黄征在淡马锡,还会再停留几天,全面审查Lazada的财务、团队与人力资源、业务运营和法律合规资料等。

  7.5亿美币也不是小数目,谁知道奥利弗会不会暗地里藏雷?

  比如,与某些关键供应商签订的合同即将到期,且续约条件存在不确定性,就有可能影响商品供应的稳定性,进而削弱Lazada的真实价值。

  再比如,是否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数据隐私保护法、税收法规等,有无潜在的法律纠纷或违规风险等,这些都会对交易产生重要影响。

  待所有问题都确认无误,拼呗接管Lazada的业务后,才会按照合同要求分批次打款。

  下午三点,陈延森乘车离开了Lazada总部,向着史蒂芬路8号驶去。

哎呦文学网    发薪就能变强,我有十亿员工!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