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大汉书·本纪·卷三

  洪武十七年春正月辛未朔,帝御乾元殿受贺。

  戊寅,户部奏河套三州事,以丰州等处边民甚多而寡粮,请议徙民入内。

  帝曰:昔禹治水九载,朕岂可徙民避患?当修千里长堤,广植固沙柳。待新作北扩,河套必成粮仓。遂发工部侍郎杜淹督河工,调火药十万斤开凿引渠。

  二月,温州飓风,海溢溺民。帝闻奏恻然,命户部拨钱十万贯,命江南东道布政使刘垚曰:毋令灾民鬻子,死者官给棺椁。

  三月,黑齿蛮叛,围普洱城。李阳春遣杨师厚率八百铁骑,大破之,擒酋长线逮于蕉林。

  四月,绥州大旱。帝命河东道发粮四万石,另遣太医三十人防治疫病。

  六月,河南蝗灾。帝诏:以工代赈,浚汴渠百里。发粮五十万石,募夫十万,既治蝗患,复通漕运。

  八月,黔中道奏新作产量曰:红薯亩六石,土豆一石六七斗,玉米一石,皆不如岭南官吏所言。

  帝曰:地力有殊,岂可求全?昔江南稻丰而漠北畜肥,各尽其利可也。令工部农司绘《黔中耕植图》,命户部发钱五十万贯,有司推广坡地梯田法。

  九月,剑南粮溢。帝命户部发钱五十万贯,设常平仓百座。敕曰:丰年储粮,凶年赈饥,此晁错遗法也。

  十一月,允吐蕃借粮三十万石。赐没卢丹增《兽医方》《牧马图》,谕曰:番民亦是朕之赤子,患难相恤。吐蕃诸部闻诏,争献良马千匹,挽马二万四千匹有奇。

  洪武十八年二月,关内道奏:河套堤坝已成百里,植固沙柳十万株,开渠引水溉田三千顷。帝喜,河工皆赏帛三匹。

  四月,交河郡王张淮深奏请释故河北戍边牙兵。帝敕曰:准其归乡,然须具连坐状:归后作乱者,本犯凌迟,三族皆斩。遂放还河北牙兵三千四百人,皆具结画押。

  五月,刑部徙罪民十万七千口实边:发北庭二万六千,大宁、辽东三万四千,云南、安南四万七千。赐《戍边律》:垦田超额者减刑,逃亡者加罪。罪民皆领稻种、农具,沿途州郡供饮食医药。

  七月,金城郡王马成薨。帝辍朝三日,追封金王,谥武敏。其子马懿袭金城郡王爵。

  十月,剑南布政使高郁奏储粮五百万石。帝命起运四百万石往凉州,一百万石往北庭。发精卒八千护粮,沿途设水驿三十六处。

  十一月庚寅,海军都督耿瓛密奏:日本国自得灰吹法,石见、陆奥等地岁出金银巨万。其豪族国司争矿厮杀,恐酿大乱。

  帝曰:昔齐桓伐楚,不过问包茅不贡。今日本内争,正可坐收其利。遂敕耿瓛:毋预内政,专司贸易。若战火延及商港,则遣兵护之。

  洪武十九年正月,河东大雪深数尺,民多冻馁。帝闻奏恻然,敕河北道发粟二十万石,关内道输棉花百万斤,以工代赈。

  二月,李阳春奏筑西北石城三座:丽江城扼吐蕃南下要道,剑川城控盐铁之利,维西城戍金沙险滩。帝从之。

  三月,帝令祠部侍郎持节告吐蕃王没卢丹增:汉蕃既为君臣,当共剿流寇。若纵匪南侵,必问罪逻些。

  四月,礼部奏新罗内乱。帝问户部:辽东粮秣可支大军否?

  对曰:“辽东垦田仅三万余顷,户不足十万,未可轻动。

  遂敕礼部:新罗自武德年间朝贡不绝,今其内乱,虽不调兵马,亦可借粮三万石,助其平乱臣。

  丙申,交河郡王张淮深奏:北庭新作试种。

  五月,山南西道奏:渝州妖人李德伪称前唐太宗苗裔,撰《李氏兴衰图》惑众,聚愚民数千围南平县。都督刘鄩遣兵擒之,搜得伪玉玺、妖书百余卷。

  帝敕:首恶凌迟,从者戍云南。其妖书悉焚之,敢藏匿者同罪。

  六月,帝巡河南,皇太子烈监国。

  戊戌,新罗使金裕弘泣血求粮,太子驰奏行在。帝叹曰:新罗民亦朕子也。令河南道发粮十万石,由登州水师护送至金州。赐新罗女王诏:以粮平粜,毋纵豪强盘剥。

  七月,帝至郑州,见田畴红薯蔓生。召老农示曰:薯叶可饲猪羊,薯茎可腌为菹,薯干可充军粮。亲制《红薯百用法》颁行天下。

  八月丁未,帝还洛阳。

  辛巳,河北奏新作丰产:红薯亩产八石,土豆三石,玉米一石二斗。

  九月,关内道奏:新作亩产虽逊河北,仍倍于粟麦。敕曰:河套宜薯,陇东宜玉米,当因地种植。遂罢关中贡麦旧制,改征薯干。

  十月,李阳春奏云南收支。帝朱批:云南矿税丰而粮产薄,可减蛮兵二万,增屯田卒三万。自此云南岁省军饷三十万贯。

  十二月,安西、北庭大都护、交河郡王张淮深奏:北庭试种新作,红薯亩产五石,土豆、玉米仅一石二三斗。

  帝谕:西域寒旱,当以薯备荒,仍主种粟麦。昔班超屯田疏勒,亦多种麦。遂发关西罪民万五千人实边,敕曰:收复弓月、碎叶者,赦罪授田。

  洪武二十年正月,礼部尚书杨知温奏:新罗女王高价粜粮,斗米索钱三百,民怨沸腾。

  帝怒掷奏章曰:朕救其饥,反成敛财之资。遂敕鸿胪寺:自今新罗贡使勿纳,商船严查。

  二月,武都郡王陈靖崇薨。帝辍朝三日,素服临奠,追封陇王,谥曰武襄。其子炳文袭爵。

  三月,荣国公酒居延薨。追封张掖郡王,陪葬帝陵。其子德尚降等袭张掖郡公,帝谕:非朕薄功臣,皆因德尚无功,法不可废也。

  四月,大宁都司奏:契丹迭剌部夷离堇耶律阿保机袭杀可汗遥辇钦德,献首级请降,求归其父、叔尸骸。帝恻然曰:胡儿亦知孝道。许之。

  五月,河北布政司查奏:其伯父骸骨散佚,父述澜、叔父罨古只尚在,以屯兵身份耕于平州。

  丁未,帝即释二人,赐帛百匹。阿保机见父叔,抱泣发誓:愿世为圣人守边,不敢南顾。遂授松漠都督,赐姓耶律,使统契丹诸部。

  七月,礼部奏新罗内乱:豪强甄萱据光州。弓裔联梁吉占松岳,国中烽火四起。新罗使臣崔凝等三十人跪阙泣血,乞天兵援护。

  帝斥曰:新罗卑劣,禽兽之邦,怀威不怀德。自今勿复奏其事!遂逐其使。

  八月,海军都督耿瓛奏:日本关白藤原基经卒,其国主定省亲政。定省尝留学洛阳官学七载,通汉礼、晓兵法,今请发兵助平国司之乱。

  甲午,敕耿瓛遣佐渡汉兵三千,福船五十艘往援。

  十月,户部奏天下户籍:户千三十九万三千九百一十二,口五千一百九十七万八百三十;田三百三十四万九千二百三十六顷,岁入粮四千九百三十二万石,金银盐茶等折一千四百三十六万贯。

  十二月,日本天皇遣使献太刀百柄、南镣金千两;于阗进玉鞍玉带;吐蕃献牛羊五万;仲云贡骆驼五百峰;契丹耶律阿保机献海东青十对;真腊贡犀角象牙;南诏隆舜献驯象三十头;渤海献貂皮万张。帝宴诸使于紫宸殿。

  洪武二十一年正月,吕宋都尉赵宾奏:吕宋城成,得商户四百七十六,戍卒千五百,垦田三千六百亩。东洲金鸡钠树成林,其皮疗瘴疠有奇效。

  帝敕岭南、安南、云南诸道广植此树,命太医院署编《抗瘴方略》。

  二月,户部尚书高郁奏:自洪武八年辟佐渡、通日本,得金二十万两,银五百万两。今民间渐以银易物,库藏金七十二万两,银二千二百万两。请铸银币,分五十钱、百钱、五百钱、贯钱四等。

  帝可之,赐样钱曰洪武通宝,背铸龙纹,边廓双线防伪。

  四月,大宁三司奏:户六万,田万五千顷,因种新作,民能自足。乞迁民实边。

  帝令刑部徙关东罪民三万往大宁、辽东,赐耕牛种具。

  五月,海军都督耿瓛奏:佐渡都尉袁彦超以三千兵击吉见、周布联军二万于和田山,发火炮破其阵,斩首八千,屠二族,日本国诸国司豪族皆震怖。

  帝擢彦超为海军兵马使,授中大夫,将士赏钱帛有差。敕曰:倭夷畏威不怀德,当永镇以兵。

  七月,淮南布政使钱镠奏:淮水溢,没田舍。帝免其赋,发仓粮五十万石赈之。

  辛酉,关内、河南、都畿、河东旱蝗,敕剑南、江南输粮二百万石,以修渠筑路代赈。

  八月,户部尚书高郁奏:近年徙民实边,耗粮秣巨万。今太仓存粮不及洪武十六年四成,虽金银充栋,然饥不可食。请发新铸银币二百万贯,市籴剑南、江南余粮。

  帝从之,敕曰:平籴勿抑价,使农贾两利。

  十月,安西大都护张淮深奏:北庭、安西广植新作,三年内可粮秣自足,毋劳中原输运。

  帝手诏慰曰:卿戍边数十载,鬓发皆霜。西陲寒苦,当善自珍摄,毋事必躬亲。

  十二月,李阳春奏:云南汉户十一万,蛮户十万,然汉民多逃归故里。盖因滇南瘴疠,吏治未清。

  帝怒曰:昔留罪民性命实边,今畏难而遁,岂非负国?敕剑南、山南、黔中三道搜捕逃民,然追加:老弱病疾者许还乡,壮丁逃者罪加一等。

  洪武二十二年正月,祠部奏:国师悟真寂灭于逻些城,世寿八十有三。

  帝悲恸辍朝,敕令诸行省塑像祀之,追谥曰“开教宣文辅治大圣至德普觉真智佑国如意大宝法王”,配享吐蕃诸寺。

  二月,宁塞郡王张昶薨。帝辍朝三日,追封宁王,谥武壮,命葬帝陵之侧。其子瑛袭爵。

  三月,立宗王出镇制。以齐王武镇平壤,配护卫三千,岁饷由辽东布政司支给。诏曰:“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

  四月,遣秦王镇疏勒,晋王镇龟兹,各配护卫千五百,饷出自安西布政司。敕曰:西陲重镇,非宗室不可镇抚。然兵饷皆出朝廷,藩府不得私敛。

  五月,海军都督耿瓛奏:日本内乱已平,官军撤守隐岐诸岛。帝曰:倭夷反复,当留战舰巡弋。

  六月,河东都督刘知俊奏:黠戛斯可汗李杲据称海,与沙陀李克用对峙漠北。伪夏王思恭薨,弟思谏袭爵。

  戊戌,河东布政使奏大旱蝗灾,禾稼尽枯。帝免河东秋税,发常平仓粮五十万石,以修漠南筑城及河东诸关隘代赈。

  七月,岭南按察司奏:大食商窃红薯种,获三十余人。帝敕:依《杂律》盗秘方者斩,首级传示沿海诸国。

  九月,吐蕃王没卢丹增请续派国师。帝擢慧明为国师,赐金印往逻些,敕曰:弘佛法以安蕃部,通驿路以利茶马。

  十月,剑南布政使李巨川奏:松逻驿道成,岁可输茶百万担。帝喜,赏工匠钱十万贯、帛五千匹,赐宴光禄寺。

  十二月,李阳春奏:南诏隆舜与弟隆贞内讧,裂骠国旧土。然云南汉蛮仅二十万户,粮秣仅足自给,未可轻伐。

  帝谕:北地多灾,南诏暂缓。当广植金鸡纳树于普洱、永昌,备三年后之用。

  洪武二十三年正月辛卯,帝祀天地于南郊。

  二月,河东、关内旱渐消,而河南、河北复遭连旱。帝敕淮南、山南东道急调薯干二百万石,发漕船千艘北运。

  四月,帝召太子曰:京察之制九年矣,吏治恐复浸坏。尔率新科进士百人,持节巡诸道,贪墨者五品以下先斩后奏。太子顿首受命。

  五月,黑齿蛮酋波衣寇普州,掠边民千户。都尉宁忠以火枪破其象阵,俘蛮万余。敕曰:胁从者免死,发普洱植金鸡纳树百万株,以赎其罪。

  六月,黔南蛮叛,焚驿站七处。都督王建发兵三千,凿险道、焚峒寨,旬日平之。

  八月,齐王奏:新罗内乱,流民万余聚平壤乞食。帝谕辽东布政司:徙健壮者充河南屯田,老弱给田安插。海军遣舰二十艘助迁。

  九月,日有食之,司天台奏:天象示警,宜修德省刑。

  帝指殿前日晷曰:朕勤政爱民,便是禳灾。岂因蚀月废晨昏?仍令太子严行京察。

  十月,吐蕃王没卢丹增薨,世子没卢嘉措献金佛请嗣。帝遣户部侍郎汤茂持节册封,赐茶五千担、医书百卷。敕曰:继位当抚蕃部,通茶马,谨守臣节。

  十二月,李阳春奏黑齿蛮屡犯永昌,请兵平之。帝曰:滇南瘴疠杀人甚于刀兵,待金鸡纳树成林,可保士卒无恙。

  洪武二十四年正月,海军都督耿瓛奏:请发福建罪民三千往琉球(台湾),焚瘴林而植金鸡纳树,以辟疠土。帝许之。

  三月,礼部奏:陁洹、诃陵、堕和罗诸蕃,旷贡五载。帝敕耿瓛:率舟师巡南海,扬旌帛而宣威德,其不服者击之。

  五月,松漠都督耶律阿保机奏:臣逐室韦于北山之外,漠南无复寇踪。

  帝嘉其功,赐铁锅百口、茶千石,敕曰:锅以炊牧,茶以化腥,胡汉同炊,便是太平。

  六月,渤海王大玄锡薨,世子大玮瑎请嗣。遣礼部侍郎持节册封,谕曰:守土安民,永为汉东藩屏。

  七月,耿瓛奏:巡至室利佛逝,其王贪火器,发舟师三万袭我。臣以火炮焚其艨艟,破巨港,俘其世子。室利佛逝乞降,请还都城。

  帝怒曰:蕞尔小邦,敢犯天威?若不剿灭,南洋诸夷岂知敬畏!

  遂发兵二万,令瓛夷其宗庙,改置巨港都督府。

  九月,安西大都护张淮深奏:七河之地筑城毕,请复弓月、碎叶故城。帝遣左军大都督张延晖率三千精骑助之。

  十月,辽东都督朱温奏:弓裔建高句丽,屡寇辽东。帝曰:新罗遗孽,妄称高句丽。昔汉武置四郡,今当复之。令礼部谕新罗:天兵助尔平乱,四郡之地当归汉治。

  十二月,新罗王上表:汉四郡本天朝旧疆,臣国暂代守土,今愿奉还。

  甲子,以朱温为朝鲜招讨使,统辽东兵三万,齐王刘武、兵马使徐温、氏叔琮副之,敕曰:收故土而勿戮平民,毁伪号而存其祭祀。

  洪武二十五年二月,海军都督耿瓛奏:今臣以兵三万平室利佛逝,俘其王海保奴并妃嫔公卿将士五万人,下城六十三,收民数十万。

  帝诏置巨港都督府,以兵马使王环领之,敕曰:择其贤者教汉语,渐施衣冠礼乐。

  三月,朝鲜招讨使朱温破弓裔于汉城,斩首万余。温驰奏:高句丽伪王授首,四郡可复。帝擢其爵,升乐浪郡王。

  四月,朱温克乐浪、玄菟、真番、临屯四郡,齐王武擒甄萱,献户籍图册。帝谕新罗:保尔宗庙,永为汉东屏藩。

  五月,置朝鲜道,治平壤。以氏叔琮为都督,徐温为布政使,李巨川为按察使。发山东罪民三万实边。

  七月辛卯,安西大都护张淮深率万人袭碎叶。途遇葛逻禄、回鹘侦骑千帐,尽俘为导。距城十五里,胡虏始觉,以万骑逆战。淮深列火枪阵,发火炮,虏马惊溃。斩首数千,俘十万众,遂复碎叶。

  壬辰,弓月胡酋闻风献降,奉牛羊酒酪。

  乙卯,阿尔斯兰汗聚七万骑来攻。淮深背城列阵,遣兵发炮,火枪迭射,铁骑侧击。虏大溃,淮深追奔千里,俘十万口而还。

  八月壬午,阿尔斯兰汗遣使请和。淮深以“胡汉杂处,疲兵易生变”奏请许和。

  十月己未,帝闻安西捷,赐淮深黄金千两,诸将擢升有差。

  辛亥,诏以赵王狩镇碎叶,魏王歧镇弓月,各配护卫千五百,饷出陇右。

  十二月,户部奏:天下户千八十万五千四百二十二,口五千四百二万七千一百;田三百四十万三千九百三十顷,岁入粮四千八百五十九万石,各项杂税折一千五百一十二万贯。

  是岁,南洋增巨港,朝鲜复四郡,西域拓地千里,武功赫然。

  请:m.badaoge.org

哎呦文学网    归义非唐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