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205章 惩罚叛徒

第205章惩罚叛徒  钦差官船,过了微山湖,刚驶入邳州境内,就见两江总督赫寿前来迎接。

  堂堂一品封疆大吏,特意跑来省界相迎,敬重褐的诚意,可谓是满满当当!

  此前,偶担任管理内务府阿哥的时候,赫寿是任期最长的内务府总管。

  不管怎麽说,他都算是偶的老部下。

  「两江总督,奴才赫寿,恭请圣安。」

  「圣躬安。」

  「奴才赫寿,请愉王爷丶十六爷大安。」

  「罢了。」

  行礼如仪后,赏了座,又命人上茶,赫寿客套了一番,这才小心翼翼的坐了。

  在江南的地面上,旁人可能还不清楚褐的厉害,赫寿可是非常清楚滴。

  离开京城之后,步军衙门就没啥影响力了。

  但是,管理吏部的皇子郡王,赫寿如果不当祖宗供着,那是他自己脑袋进水了。

  老上司和老部下之间,话题不可能少。

  赫寿原本属于是赫舍里家族的弃子,索额图当权的时候,并不待见他。

  如果不是康熙的赏识,赫寿根本不可能总管内务府。

  偶和赫寿一起共事的时候,因为彼此的利益不同,赫寿多少有点阳奉阴违的小动作。

  但是,只要没有公开撕破脸,面子情总是有的。

  令人意外的是,钦差官船靠岸于邳州官船码头时,江苏巡抚张伯行居然恭候多时了。

  张伯行也是老熟人了,就连康熙都知道,他是个大清官。但是,他在河南仪封老家,有良田数万亩之多。

  仪封县,也就是现代的兰考县。

  尽管仪封县的地理条件十分恶劣,沙漠化十分严重。但是,张家的良田,紧挨着黄河的故道,地下水资源异常丰富,粮食产量自然较多。

  总督和巡抚,分开迎接钦差。很显然,张伯行和赫寿关系不好,已经表面化了。

  实际上,张伯行仗着不贪不占的好名声,和前后两任总督的关系,都很不好。

  又是一番繁琐的行礼之后,褐被折腾的有点心累,便没进邳州城,径直回了钦差官船。

  钦差大臣沿途不扰民的最佳方式,便是不上岸,就待在官船上。

  耦太清楚各地官员的坏毛病了,只要有藉口搞摊派,肯定趁机盘剥老百姓,从中大肆渔利。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底下的官吏们,就怕没有盘剥的口实。

  在小农社会,尽量不折腾,就是最大的善举。

  杨广,就是太能折腾了。结果,强盛的大隋,短命而亡。

  旨意里说得很清楚,偶是来巡视整个江南的军政事务。

  也就是说,在褐离开江南的地面之前,赫寿和张伯行都得乖乖的听话。

  张伯行以前从不搞省界迎的把戏,这次,他被迫低头,主要是褐管着吏部。

  吏部的实权太重了!

  张伯行重用的部下,无论是开缺,还是调走,也就是褐一句话的事儿。

  空出的官缺,只要偶不安插私人,玩出签的那套把戏,张伯行连个告黑状的机会都没有。

  到那个时候,张伯行不就成了光杆巡抚麽?

  耦此来江南,就一个目的,把他上次提拔过,却中途掉了队的八旗和绿营小军官们,挨个收拾了。

  上次,偶离开了江南之后,有些人故意忘记了他的提拔之恩。

  内部的叛徒,比敌人,可恨一万倍!

  嘿嘿,别的事,褐可以十分大度的不计较。

  但是,偶提拔过的小军官,居然忘了恩,如果不狠狠的收拾了,全小将的成功之路,根本不可能走通。

  「曹寅的后事,筹备得如何了?」这是康熙交下的任务,偶必须率先关心。

  赫寿站起身子,哈着腰说:「回愉王爷,宫里赏的一万两治丧银,根本不够花————」开始大吐苦水。

  等赫寿说完了之后,褐明白了,曹家人已经习惯了铺张浪费,花银子如流水一般。

  见耦看向了他,张伯行也起身,拱手道:「卑职从地方上筹了三千两银子,送去曹家没几天,就花光了。卑职派人打听了一下,光颂经的和尚,曹家就请了三百人之多,更别提还有二百名道士了。」

  褐一听就懂,赫寿和张伯行的叫苦不迭,骨子里隐藏着一个冷酷的现实:

  人走茶凉!

  曹寅还活着的时候,大家都知道,他既是康熙格外宠信的伴读,也是康熙搁在江南的眼线。

  然而,曹寅既然殁了,所谓的交情,也跟着烟消云散了。

  曹是谁?和大家很熟麽?

  哪怕再怎麽巅预无能的官员,人际关系的利弊得失,也会算得很清楚。

  在大清的官场上,有个基本现实:死了太太,车水马龙。死了老爷,门可落雀。

  没办法,官场上就是这麽的现实,大家都遵循这种冷酷无情的游戏规则。

  凡是失去了投资价值的同僚关系,根本没必要继续砸钱维护。

  褐心里有数,别看赫寿和张伯行嘴上在叫苦,心里却还是有些忌惮的。

  再怎麽说,江宁织造郎中一职,由曹寅的亲儿子接任。

  不用说,充当康熙眼线的任务,肯定也会传到曹的头上。

  不然的话,以张伯行格外珍惜羽毛的姿态,又何必帮曹家人筹银子呢?

  偶既然来了江南,曹寅就必须风光出殡。

  「曹家浮厝之处,在哪?」褐故意问赫寿。

  赫寿哈腰答道:「回愉王爷,权厝于鸡鸣寺。不过,方丈异常心黑,一日收银一百两。」

  江宁的鸡鸣寺,天下闻名!

  不过,鸡鸣寺的停灵费用,真心不低。

  俗话说的好,由俭入奢易,从奢回俭难!

  曹家人是个啥德性,有曹佳氏这个耳报神的存在,偶可谓是一清二楚。

  在大清朝,老人活着时候,儿子是否孝顺,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丧事必须大操大办,要让大家都看得到孝心!

  褐见赫寿和张伯行,都眼巴巴的望着自己,显然是想等他拿个大主意,便淡淡的说:「汗阿玛极重情谊,你们应该能够体谅上意吧?」故意说的含糊不清。

  赫寿一听就懂,褐的意思是,别跟爷提银子的事儿,必须风光出殡。

  「奴才明白。」赫寿知道褐的厉害,不敢不听话。

  张伯行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选择了妥协。

  「卑职领命。」

  管帽子的皇子郡王,谁惹得起?

  不过,张伯行也和褐耍了个心眼,说是领命,而不是卑职明白。

  褐也知道,张伯行心有不甘。但是,过江的强龙,太强大了,张伯行真没办法抵抗!

  船到淮安府之后,江宁将军鄂克逊就守在码头上,等着迎接耦的到来。

  江宁将军的辖区,和两江总督,并不重合。

  照朝廷的规矩,鄂克逊不能擅离防区半步,而淮安府则是他最北可到的地方。

  「江宁将军,奴才鄂克逊,请愉王爷丶十六爷大安。」鄂克逊问候过康熙之后,毕恭毕敬的请了安。

  「起吧!」

  褐和鄂克逊,也算是老熟人了。

  老大没被圈禁之前,鄂克逊是妥妥的大爷党。

  等老大彻底完续子了之后,鄂克逊又转投于老八的门下。

  实际上,稍微知道一点朝廷内幕的人,都不可能选择老四,而只会选择老八。

  这主要是,老四装得太像了,让人家都误会他,只想当贤王,而无心于大位。

  别说是鄂克逊了,就算是阅人无数的康熙,也被老四装出来的假相,骗得团团乱转。

  身为孤臣的老四,一直奉行不争就是争的基本战略,骗尽了天下人!

  人在庙堂,掌握高官们的靠山背景,那是必修课!

  在江南巨头的护送下,褐的钦差官船,顺利的抵达了江宁码头。

  「江宁织造郎中,奴才曹,请愉王爷丶十六爷大安。」

  「起喀吧。」

  曹在京里担任侍卫的时候,褐正好管着侍卫府。所以,曹也算是裸的老部下了。

  偶看了眼满身重孝的曹,情不自禁的想起了曹佳氏的恳求。

  「爷,舍弟年幼,家叔又是个混不吝,还请您多多照应一二。

  褐心里有数,历史上的曹是个短命鬼,红楼里的死鬼贾珠,原形便是他按照康熙的想法,褐吩咐说:「先去织造衙门,爷和你们十六爷,要亲自祭奠曹公。」

  反正吧,面子必须给足,必然规律,康熙那里就不好交待了。

  听说褐要来,曹家人忙得鸡飞狗跳,张罗着隆重接待半个曹家人的大驾光临。

  嘿嘿,褐和曹佳氏之间的那点破事,京城里早就传遍了。

  曹家的老宅子,就在京城里,他们不可能不知道。

  以鄂克逊为首,在江南三巨头的陪同下,祸乘大轿,来到了曹家门前。

  「奴才曹荃,请愉王爷丶十六爷大安。」

  「起吧。」

  褐仔细打量了一下曹荃,嘴,这家伙的长相,居然和老红剧里的贾赦,极为相似。

  一看就知道,被酒色掏空了身子的衰样!

  进府之后,褐和老十六,先去灵堂,给曹寅上了三柱香,又破例鞠了个躬,算是对康熙的过世伴读,表达了尊敬之情。

  等礼仪到位之后,在大家的簇拥下,褐和老十六,被请进了康熙赐匾的萱瑞堂。

  今上给保姆孙氏赐匾,一直是曹家人引以为荣的傲事。

  曹家人,特意把偶请进了这里,就是期盼着,偶念及旧情,帮曹家人撑起门面。

哎呦文学网    家父是康熙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