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2272章 海底蛟龙

  太平船厂,是SEA历史最悠久,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战前——英商设立的修船厂,经过多年的发展,其不仅成为SEA最大的船厂,同样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船厂。

  太平船舶工业公司的干船坞规模居世界前列,拥有5个干船坞和5个浮船坞,其中两个640米的干船坞是世界最大的干船坞,可同时建造多艘超大型船舶。

  在过去的三十年间,太平船舶不仅制造了数千万吨商船,而且还在完成诸多的第一——世界上第一艘5万吨巨型油轮、第一艘集装箱船,第一艘10万吨超级油轮,第一艘10万吨运矿船,第一艘20万吨超级油轮,第一艘50万吨超级油轮,第一艘LNG运输船…

  可以说,太平船厂一直都是以行业开创者的身份进入船舶市场的。而做为世界上最大的、最现代化的船厂,它并不仅仅只建造商船,它同时还是世界上极其重要的军舰制造商,从航空母舰到两栖攻击舰,从巡洋舰到护卫艇,在过去的三十年里,太平船舶不仅是SEA的主要军舰制造商,其建造的军舰还出口澳大利亚、加拿大、智利、西班牙等国。

  李奕轩一行人来到一处船台,虽然海风徐徐,但是船台里弥漫着焊接的金属味道,巨型龙门吊的钢索在空中微微晃动,阳光透过顶棚的缝隙,在湿漉漉的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斑。

  李奕轩跟着工程师赵四维走进船坞深处,视线瞬间被前方的灰色艇体吸引——那是正在建造的海蛇级常规动力潜艇,艇身如一条蛰伏的海兽,部分裸露的高强度钢在光线下泛着冷硬的金属光泽,几名工人正趴在艇体侧面,进行最后的焊接作业。

  “总裁,您眼前这就是海蛇级的首艇‘海蛇号’。”

  赵四维指着潜艇,用颇为淡定的语气:

  “虽然它是常规动力潜艇,但是它与普通的常规动力潜艇又有不同,最核心的优势,就是其装备有全球首款实战型斯特林AIP动力系统。”

  他引着李奕轩走到潜艇动力舱对应的船坞平台,手里的图纸在风中轻轻翻动:

  “您看,系统里包含两台柴油机、4台斯特林发动机和1台主推进电动机。常规潜艇水下航行依赖蓄电池,最多两三天就得浮出水面充电,可海蛇级不一样——”

  赵四维顿了顿,加重语气介绍道:

  “水下以4到5节低速航行时,单靠AIP系统就能连续潜航至少两周,不用上浮;要是速度降到4节以下,潜航时间能延长到三周左右。这几乎让它拥有了准核潜艇的水下续航能力,却没有核潜艇的天价成本。”

  虽然核潜艇的性能优越,美国海军甚至直接放弃了常规动力潜艇,但是SEA海军并没有放弃常规动力潜艇,这是因为SEA存在近岸防御的需求——其水下战任务有相当一部分包含了在大陆架海域执行的近岸任务,因此常规动力潜艇还是可以接受的。同时,由于常规动力潜艇相比核潜艇可以保持较高的完备率和出勤率,可以做到迅速出击。

  与此同时,还有外贸需求,早在二十多年前,SEA就利用从德国带回来的21型潜艇舱段制造新艇,向西班牙、巴西、阿根廷以及智利等国出口,在过去的二十间,太平船舶一直都是最重要的潜艇供应商。

  而太平船舶在研制新型核潜艇的同时,并没有放弃常规潜艇的研制,而AIP系统就是其历时三十多年的研究成果——它是对二战德国瓦尔特式潜艇的进一步研究与改进。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终于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

  李奕轩俯身看着图纸上的动力系统示意图,指尖在“斯特林发动机”的标注上轻轻点了点:

  “这么说,它能长时间在水下隐蔽?这对近海防御太重要了。”

  “完全没错。”

  赵四维笑着点头,又指向潜艇首部,说道:

  “武器系统也不含糊。艇首有6个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分上下两层水平排列,上层2个,下层4个。能发射73型鱼雷,射程远、精度高,对付水面舰艇和潜艇都没问题;还能兼容‘捕鲸叉’反舰导弹,打击范围能覆盖百公里外的目标,必要时还能布放水雷,形成水下封锁线。”

  他伸手指着潜艇的艇体,介绍道:

  “艇体用的全是高强度钢,下潜深度比传统常规潜艇提升了15,在深海里更难被探测到。”

  李奕轩绕着潜艇走了半圈,目光落在艇身的焊接缝上,若有所思地开口:

  “核潜艇的威慑力确实强,但造价和维护成本太高,盟国的财力根本负担不起。这种海蛇级,倒是刚好契合他们的需求。”

  这也是提升盟国防务能力的一个有效选择,东南亚地区本身就是海岛地区,海军建设是不容忽视的,而潜艇也是有效遏制敌国海上力量的必需。所以,东约各国海军都有一支规模不大不小的潜艇部队。

  不过,他们使用的潜艇基本上都是SEA淘汰的——那些潜艇都是利用德国战败后剩下的21型潜艇散件建造,基本上都是在战后结束的十年左右服役,到现在,他们中最老的潜艇,已经服役超过三十年,哪怕就是舰龄短一些的,也服役二十多年了。

  虽然,虽然他们装备有一些新型潜艇,但是潜艇部队主体急需更新,可以说,现在“海蛇”级潜艇推出的时机恰到好处。

  赵四维立刻接话:

  “是的,总裁,这正是我们设计它的核心思路——用常规潜艇的成本,实现接近核潜艇的作战能力。我们的盟国多是沿海国家,近海防御、海域巡逻是主要需求,海蛇级的隐蔽性、续航力和武器配置,完全能满足他们的作战任务,还能大幅提升水下力量,不会给财政造成太大压力。”

  李奕轩停下脚步,抬头看向庞大的艇体,点头说道:

  “你们的设想思路很对。等‘海蛇一号’试航成功,要尽快组织盟国的军事代表来考察。这种性价比高、实用性强的装备,才是他们现在最需要的。”

  当然,也是东约组织成员国所需要的,对于东约组织成员国的来说,现在他们需要提高防务能力,只有如此,才能够在未来建立足够的威慑,

  而足够的威慑力,正是现在东约组织所需要的,毕竟,相比于北约、华约,东约组织的威慑力…仍然有着很大的差距。

  赵四维点了点头,说道:

  “总裁,您放心,按计划六个月后,就能下水试航,到时候让他们亲眼看看海蛇级的性能,相信他们会明白,这正是他们所需要的,而且暹罗海军已经有了采购意向,他们将会采购不少8艘潜艇,还有伊朗,他们是海象级潜艇的老用户,对它自然也非常感兴趣。”

  海象级潜艇是太平船舶十年前研发的一款常规动力潜艇,这款水上排水量1600吨的常规潜艇,一经问世就是国际市场的畅销货,他与德国的209型潜艇类似,但是吨位更大,续航能力更强,航速更高,能携带较多的武器,价格必须适中,能被大部分第三世界国家所接受,同时操作和维修要简单方便。除了SEA海军装备了24艘之外,截止到现在已经出口12个国家同型艇近54艘,是西方国家中外销量最大的常规潜艇。

  不过,这款被视为“比核潜艇还安静”的常规动力潜艇,现在已经落后了,眼前的海蛇就是他的替代产品。

  船台里,工人的焊接声、机械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那条黑灰色的“海蛇”静静蛰伏着,仿佛已经做好准备,即将潜入深海,成为守护盟国海域的水下利刃。

  看着眼前的这艘潜艇,李奕轩又仔细询问了很多问题,从建造到生产,当然还有金融服务。

  武器装备出口,从来不仅仅只是出口,还有政治等方面的影响力,这些都是需要考虑到的。

  而李奕轩之所以来到这里,他所关注的并不是武器本身,也不仅仅只是东约各国的防务能力。

  虽然防务能力提升是写进条约的,但是想要完全实现它,就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

  这就是外交问题了。

  毕竟,军备的采购与提升,是需要真金白银的。每到涉及到出钱的时候,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看着神情严肃的大公子,知道其在考虑什么的,余向东适时的说道:

  “总裁,您放心吧,东约各国肯定会出去的,在美国实施战略收缩后,东约会议上就已经达成了共识,当时要求成员国将军费开支在五年内提高到GDP的5以上,现在他们正在一点点的提升,像掸邦、暹罗都已经达到了达到这一目标,其它各国都在缓慢提升,毕竟,安全问题是极其重要的。”

  掸邦和暹罗为什么会提升的那么快?

  因为他们是冷战对峙的前线国家,一直以来他们都保持着非常高的军备水平,在过去的几年间,他们一直在加强军备,像暹罗则装备有超过1000辆坦克,除了SEA的VT1型坦克之外,还装备有美援的M48坦克,在过去的两年中,又采购了210辆VT2型坦克。

  在东约国家之中,暹罗的军备一直都是保持着第二的水平,尤其是陆军,56万陆军的规模,甚至超过SEA,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是陆上对峙的前沿。自然看重陆军建设。

  “安全问题是重要,但是各个国家都是有所侧重的,”

  李奕轩说道:

  “有的侧重于海军,有是陆军,而我们需要的是整个东约的提升…”

  地址:

哎呦文学网    回到过去做财阀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