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舰队快慢舰队主力已经快要汇合,根据红外成像最多半个小时就能靠港进行登陆!”
22时25分,当侦查卫星带来新一轮的情报后,将将完成所有准备的联军下达了全面出击命令。
中午的失败虽然导致整个苏阁南北部不设防形同丢失,但好在联军飞机损失很小,补充弹药后依然足够组织起“决定性”的攻击力量,依旧能够完成毕其功于一役的作战目标。
在短短的36小时里,这已经是联军组织的第四次200架以上战机规模的决战行动。
这个数量也许不算最多,但要论单机出动频次和短时间内的烈度已然超越历史,达到了新的高度。
整个欧州以及帝国在猝不及防之下全员激活了自身的应急机制,对北极熊死后松懈的战备力量完成了一次深度考试。
有些飞行员已经连续出动15个架次以上,远远超过了正常作战情况,目前整个联合空军99的人都在拼命嗑药。
不过比起陆军马鹿一等人待遇还是要好得多,前者直接磕的是冰糖,而宝贵的飞行员显然不能这么消耗,药品力度和后遗症都小得多。
然而即便如此他们的精力也几乎压榨到极限,尤其是托马斯率领的34架轰炸机,每一个机组从赶往带英到执行任务都跨越了遥远距离,基本上都在飞机上待了快40个小时,这次出击若失败恐怕接下来48小时都无法再撑起一次出动了。
怀恩和约翰逊也耗不起,虽说大家都默契的把所有开支算在带英头上,但随着一次次夸张的调动和物资准备他们也有些受不了了:
仅仅计算成本帝国就已经垫付了100亿美元,这可是在2天里花出去的!
过去几年里帝国积攒的昂贵兵器跟廉价黑火药子弹一样消耗,动不动数百架的出击规模背后是十倍于此的后勤力量。
短时间来一次还行,再持续真的撑不下去了!
而就在出击命令下达前,特伦亲自向联军提出一个小小的要求:
带英能出动的战机就这么点鹞式和反潜机了,参战可以,但能不能单独指挥负责侧翼,反正鹞式的主要工作是反舰,本来也就无法参与正面碰撞。
这个理由合情合理,就算髪鸡也挑不出什么毛病:
如果仅仅比较空战能力,AV8B“鹞式”还真不比蚊蚋强,顶多半斤八两水平!
再说这把带英放血本来也就不少,所有人都一致同意了请求,甚至已经默认带英可以悄悄划水摸鱼,不强求一定跟上主力。
争取到独立指挥权后特伦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统一通讯,简单粗暴的命令54架带英飞机停止接受之后奥尔德格罗夫的一切命令,由自己亲自指挥!
此时他也已经坐上一架NimrodR1电子干扰/侦察机,像马克一样抵达一线。
经受了巨大损失的皇家空军也自然愿意接受最高长官的命令,随后特伦独立频道中再次强调一切服从命令,未接到命令禁止一切攻击。
得到全数回应后立即命令前往凯恩戈姆山脉附近,沿着海岸线低空飞行北上。
特伦现在也很紧张,就在他上飞机前失落帝国宣布货轮已经沉没成功签收,随即告诉他们要交付的4艘军舰已经在其他军舰的烟幕掩护下偷偷向东远离,再南下靠近岸边。
4艘交易军舰不会参与开火而是全力隐藏自身,第三舰队主力会尽量吸引注意,但不保证万无一失,若被联军击沉不承担任何责任。
所以独立出来大的54架战机首要任务其实是防备联军,在后者试图发动袭击时保护好22万吨军舰,由陆战队和菲尔格率领的水兵队伍登陆接收。
特伦、班德和布莱尔都在心里反复复盘过,这22万吨军舰很可能是俾斯麦、布吕歇尔、以及1艘可能的俾斯麦3号舰,航母也大概率基于俾斯麦号舰体发展而来,毕竟汉斯的大军舰就俾斯麦独苗。
到时候带英抢占汉斯军舰其他人也挑不出什么毛病,大不了分两艘战列舰出去,可别说咱不仗义!
1条战列舰和1艘航母对现在的带英已经够用了,如此处置相当合适。
时间飞快的来到了23时05分,当黑暗中低空飞行的128架联军突击群率先爬升发射AIM120开始,战斗再次打响。
鹰弗尼斯外的200多架隐身雨燕立即遭到了AIM120洪流的冲击,猝不及防被主动雷达弹锁定几乎没有逃脱可能。
也是与此同时,第三舰队在港湾中的快速舰队开始从烟幕中弹射蚊蚋,稍后方的慢速舰队开始大批量发射V1,并仍然是每分钟近200枚的夸张数字。
然而与之前不同的是,奔着一上来就摁死第三舰队的联军并未执着于空战,由幻影F1、幻影2000和F18组成的48架反舰机群兵分两路,18架提前绕过鹰弗尼斯北上袭击慢速舰队,30架则直扑港湾中的快速舰队!
联军自然也看出来快速舰队烟幕之下的才是真正的精华,袭击的30架飞机中有全部18架F18,并且采用了5枚鱼叉2枚AIM120挂载方案,和幻影2000C一起拥有114枚反舰导弹!
由于烟幕的干扰加上快速舰队一直在刻意拉近战舰距离,联军通过雷达和照片认为主力舰数量应当在4至6艘左右,符合此前第二舰队的主力舰规模,另外可能还有几条驱逐舰巡洋舰,不过可以忽略。
138枚导弹分配6艘船,平均一条主力舰19枚,即使有烟幕干扰命中率较低怎么也能中10枚,战舰就算不沉也得丧失战斗力瘫痪吧!
这一轮过后轰炸机群还有700多枚鱼叉,要是还炸不沉第三舰队约翰逊就可以宣布全世界一起打外星人了。
由于精心策划的时间安排,在快速舰队和慢速舰队还没来的及大量弹射战机时两支反舰机群就发动了攻击。
陆地的优势让联军将低空突防的BUFF扳回到了己方,以至于集中发射导弹时唐恩才侦测到两支舰队周围同时出现大量飞机。
而看到巨大规模的空中信号短暂出现了一会儿后又消失不见,他立刻明白这是射完了导弹返航的机队,而一百多公里距离,显然是长距离的鱼叉!
鱼叉速度不快,飞过来起码得10分钟以上,加上是亚音速目标其实并非不可拦截。
当然如果仅仅是普通的战防空炮当然拦不住多少,但此时快速舰队的防备手段还真不少:
烟幕干扰算一道防线;
4条战列舰、2巡洋舰都改造了“小猎犬”和“鞑靼人”防空导弹,算一道防线;
所有战舰上都有密密麻麻的20/37/40/105口径防空炮,理论数值相当不弱,是防空主力。
甚至连蚊蚋的AIM9L也可以参与对鱼叉的攻击,不过效率和火力分配是个麻烦。
所有经过升级的战舰都配备了相应火控雷达,50年代水平发现导弹问题不大,完全有防御可能!
90枚鱼叉和24枚飞鱼安静的低空飞过,加之地面回波的干扰,直到靠近海岸时才被老旧的雷达侦测到。
不需要唐文下令,早就严阵以待的各种防空火力自动激活。
“小猎犬”和“鞑靼人”导弹以1分钟的速度从烟幕中飞出,但更引人瞩目的是密密麻麻的防空炮同时开火,黑暗中骤然爆发出无数火红的弹链,直接将几条战列舰释放的烟雾照的透红,像是海面上发光的云朵一样。
常规目力防空打反舰导弹没戏,可剩余的6艘战舰和5艘驱逐舰以一定阵型列阵、加上BUG般的情报联动机制,可以轻松将多艘战舰不同的火力集中攻击一处,通过覆盖攻击航向来试图拦截鱼叉。
因为发射的时间差,第一波18枚鱼叉12枚飞鱼以损失6枚代价率先突破火力幕墙,扑向了个头最大的两艘俾斯麦级。
在内湾港口中施展不开的两艘战列舰来不及做出大机动,立即有9枚导弹击中了横船的提尔皮茨号,另外6枚则锁定了提尔皮茨号。
鱼叉的判定威力几乎相当于406重弹,唐文立刻听到了耳鸣的音效,以及眼前弹出来的提示:
(俾斯麦号)“肾上腺素”效果已激活,主炮/副炮装填时间64
(提尔皮茨号)“肾上腺素”效果已激活,主炮/副炮装填时间45
“火力全开”效果已激活,战斗中副炮装填时间50,精准度502
两种技能同时激活,两条战列舰105毫米防空炮的装填时间立即迭加下降:
俾斯麦号的105防空炮装填时间从3.4秒降到了0.61秒,提尔皮茨号降到了0.99秒!
两艘战舰此时共有8门双联装105炮开火,加强后火力翻了好几倍,每分钟射速总和达到了1270发/分!
这已经差不多和3500发/分钟的近防炮站在同一量级,可以起到明显的拦截作用,而且射程从近防炮1公里出头提升到接近15公里,105毫米VT引信(升级)的威力也远远比20mm近防炮强得多!
战列舰上的105防空炮此时几乎化作了机关枪,炮弹跟水线一样带着耀眼的闪光哗啦啦飞出去,让第二轮30枚导弹一头撞上了弹雨墙,仅有16枚突破防线,其中3枚击中了沙恩霍斯特号,2枚命中希佩尔号,最后3枚再次命中了俾斯麦号。
沙恩霍斯特号被命中舰首还好只损失24血量,但希佩尔号很倒霉的被命中核心区血量骤减78,俾斯麦号血量下降至19,搭载的105防空炮装填速度进一步降低到2.7秒、0.75秒和0.65秒!
挨了60枚导弹攻击、实打实命中23枚后,快速舰队防空火力密度反而提升了3倍以上!
夸张的射速让上百门防空炮的火光照耀了整个夜空,后续的54枚导弹仅有25枚突破防线,其中16枚击中目标,击沉了来不及使用损管的希佩尔号和1条驱逐舰。
114枚导弹最终39枚命中,让快速舰队只损失了2艘辅助舰船却将综合防空火力提升了4倍以上!
岸边的留守士兵看到肉眼可见的密集弹雨也是傻了眼,但却注意到希佩尔号在烟幕中爆炸时的巨大动静以及腾起的爆炸云!
经过短暂思考他们不认为老船的防空炮有什么大威胁,上报联军总部:
战果显著!
而从北方传来的消息更令人振奋:
快速舰队都是些皮糙肉厚的战列舰,可以硬抗伤害后吃装填时间BUFF,慢速舰队却全都是一批脆脆的木质铁甲舰,并且没什么像样火力。
别说挨鱼叉了,就算一枚AIM120都能送进海底!
18架前往北方的幻影F1和幻影几乎没受到什么像样抵抗,18枚飞鱼全部命中目标,干脆利落的摧毁了9条“国王”级战列舰!
“国王级“好歹是满载2.9万吨的装甲舰,幻影F1们害怕打不死都是1舰2枚飞鱼,结果就看到下面的战舰只有零星防空火力,紧接着“三万吨的战列舰”就在眼皮子底下飞灰湮灭。
不仅是爆炸,而且是整条船直接炸成好几节,几乎是瞬间毁灭掉了!
这让发射导弹的飞行员都目瞪口呆:
飞鱼什么时候威力这么大了,还是第三舰队偷工减料用生铁皮冒充装甲?
虽然还不清楚原因,但他们立即信心大振,立刻向总部报告了好消息。
听到后的约翰逊忍不住狠狠一拍桌子,事情总算是按照他预料的方向走了!
唯一的变数是前方的E3B报告突然在第三舰队以东20公里发现了2条(实则是挨的很近的4条)战舰,更新快速舰队主力舰为8艘。
约翰逊一看航线不像是逃跑,反而像绕过海岸线继续向南,难道是还想奇袭论顿不成?
一看战情地图,刚好带英的50多架飞机就在那一片!
而特伦也正好声称发现了额外几艘战舰,表示其似乎落单愿意主动出击,让更宝贵的鱼叉留给第三舰队主力。
接近30架鹞式在手,还用担心2艘偷跑的战列舰?
约翰逊大手一挥:准了!
快速舰队此时弹射了约270架蚊蚋助战,慢速舰队的也有100来架,但他大手一挥,直接命令后续110余架战机全部压上去,同时让在内陆徘徊的26架B1B出击!
其中16架带着384枚鱼叉扑向快速舰队,剩下10架收起机翼低空加速北上,带着240枚鱼叉进攻慢速舰队!
23时10分至23时30分之间,在鹰弗尼斯到洛西茅斯之间的100多公里先是爆发了混乱而空前的战斗,600多架第三舰队的战机和180架联军战机展开大范围空中对决,失去了V1掩护的蚊蚋和雨燕面对aim120挂满的联军很是吃力,不断有战机掉下。
而满速舰队更不妙,虽然已经放出近2000枚V1,但却没有形成阵型除了制造雷达和声学噪声无法发挥有效作用,200多架蚊蚋也没能前出发现低空突防的B1B,只顾着和约40架联军战机空中缠斗。
与此同时,埋伏在凯恩戈姆山脉中残存的8个飞鱼机动发射车发射了16枚鱼叉。
23时50分,超大范围空战进入后半场白热化最激烈的阶段时,26架B1B近乎同时释放了所有导弹并头也不回的返航。
快速舰队疯狂迭BUFF已经将防空火力密度拉到5倍,靠近的鱼叉像是撞到一面实质化的墙纷纷爆炸解体,但依靠着绝对的数量优势,384枚鱼叉也有170余枚突防成功。
一枚枚标伤13500的鱼叉扑向残血的战舰,哪怕全力开火也无法阻止沉没的进程。
数百枚导弹的爆炸此起彼伏,但还是没能掩盖住战列舰殉爆时堪比核爆的惊天动静,连十多公里外岸边建筑的玻璃都被巨响震破。
北方的慢速舰队更是不堪,那240枚鱼叉简直跟打气球一样以难以置信的速度飞快消除着足足100多艘战列舰。
那些明明应该是铁王八的早期战列舰不可思议的脆弱,一旦被命中就在火光中毁灭,像是毫无装甲的民船一样。
前线的飞行员也意识到了不对劲,终于反应过来庞大的慢速舰队居然是民船伪装,真正的主力和第二舰队一样还是快速舰队的十几艘战舰!
这让联军既兴奋又有种被戏耍的愤怒,他们心心念念担忧不已的一百多艘装甲舰其实都是假的?!
约翰逊为此懊恼不已,假如自己胆子大一些组织敢死机队冲一把,第三舰队的虎皮早就戳破了!
请: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