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0613 捞人

  裴元说着,又从地上捡起了先前剩下的半截竹子,用绣春刀锋利的刀刃,继续做起竹签来。

  不一会儿,一枚和刚才差不多大小的竹签,就出现在裴元手中。

  萧通和陆永忍不住好奇,都问道,“千户这又是做什么?”

  裴元咬牙道,“当然是让毛澄那个狗东西,知道什么叫后悔。”

  裴元正在做着手工活,忽听有人凑近疑惑的问道,“贤弟这是在做什么?”

  裴元闻言,连忙抬头,原来是臧贤赶来了。

  裴元看看手中的青竹签,又看了看臧贤。

  迅速地挤出一个笑容,半开玩笑的说道,“喏,瞧见了没?这就是在朝野闹得沸沸扬扬的青竹签。”

  臧贤伸手要接,裴元顺手递了过去。

  臧贤翻来覆去看了两眼,有些纳闷的对裴元说道,“贤弟,你和杨廷和真是一伙的啊?”

  想到臧贤这个家伙,是个什么都能卖的政治掮客,裴元很有心机的避而不答。

  反倒是问道,“臧兄为什么这么问?”

  臧贤也没什么好隐瞒的。

  “之前的时候,倒是一直有人在骂锦衣卫奸邪,可后来那些落榜举子了解到,贤弟只有区区千户的时候…”

  臧贤顿了顿,对裴元笑道,“当然,我这做哥哥的肯定知道贤弟的本事。”

  裴元笑笑,也不在意。

  毕竟活生生的例子就在眼前。

  这臧贤不过区区九品,就能因为嫌弃印章的形制跌份,和礼部尚书傅珪大闹。

  还能找准时机,联手党羽赶跑傅珪,这也不是一般人啊。

  赶跑一个“九常”,而且还是“上七常”中比较强势的尚书,这可是裴元都要绞尽脑汁的事情。

  虽然这个过程借了一点“湖广大捷”的势,但是乱中取利,本就是臧贤所长。

  再加上臧贤依靠操盘“闯三关”让宁王获得兵权的机敏手段,裴元可不敢仅仅把此人当做朱厚照的一个男宠看待。

  裴元索性继续问道,“他们还说什么了?”

  臧贤道,“那些人觉得,这桩科举弊案应该另有后台,并且把目标直指杨廷和。”

  “因为有人对外面透漏消息,这次的殿试乃是杨廷和乾纲独断的。为了让他提前挑选,其他的读卷官比以往晚了一个时辰才拿到卷子。”

  裴元一听,就知道是有人要算计杨廷和。

  因为就连他这个跑去找毛纪特意问了的,都不知道有比以往晚一个时辰拿到卷子的细节,外人又怎么可能清楚?

  必然是那十七个读卷官,有人出了问题。

  若问裴元对此怎么看,那当然是笑着看了。

  臧贤坐下,也半开玩笑似的询问道,“是不是真的啊?”

  裴元想了想,答道,“大学士怎么读卷那是他的事情,我们且不提。”

  “关于小弟的青签案,主要是涉及到的是这三人的名次吧?这名次,是陛下最后定的。”

  裴元说了些有用的废话,怎么理解就看臧贤自己的了。

  臧贤显然也是知道分寸的,笑了笑没再追问下去。

  他将手中的青竹签递还了回去。

  裴元接过。

  一边用绣春刀仔细刮着上面的毛刺,一边笑着对臧贤说道,“臧兄这次过来,一定是有好消息要告诉我的。”

  臧贤说起正事,倒也正色了许多。

  “南边的事情,大致确定了,只是价钱上可能没那么好看。”

  裴元当然不会相信一个掮客的节操。

  这种家伙,一般都是吃了上家吃下家的。

  信他才有鬼了。

  裴元已经代表罗教主动发出求和信号,秘密找人出货了,那么南方豆油的上涨很可能就是最后一波了。

  换成是裴元自己,这种一锤子买卖,也要趁机赚个盆满钵满才行。

  裴元本就是罗教幕后最大的操控者,当然不可能吃这个亏。

  也幸好他已经提前筹划到,有朱厚照这个幕前黑手来顶锅。

  裴元迎着臧贤期待的目光,叹了口气,半真半假道,“这件事可能有变数了。”

  臧贤闻言皱了皱眉,脸色没之前那么好看了,“怎么说?”

  裴元左右看看,示意手下们都退下。

  臧贤见裴元这么郑重其事,只皱眉瞧着。

  裴元压低声音道,“臧兄可能还不知道,罗教现在已经落入陛下手中了。如今罗教同时被山东都司、山东镇守太监和山东巡抚三方辖制,之后有什么变数还未可知。”

  臧贤闻言,脸色瞬间变得难看起来。他伸手在桌上一划拉,将东西全部稀里哗啦的打翻在地,起身就走。

  裴元连忙道,“且慢。”

  臧贤停住脚步,冷峻的脸上绷了几绷,又温和道,“贤弟怎么说?”

  裴元道,“陛下还不知道这些豆子和豆油的事情。”

  “我在山东都司和山东巡抚那边有路子,镇守太监那里不太好办,但也能试试。”

  “臧兄能不能找个由头,暂且将山东镇守太监召回京来。这件事,我可以去谈。”

  臧贤见还有希望,倒是怒意暂歇,他一时想不起山东镇守太监是何人,直接问道,“山东镇守是哪个?”

  裴元道,“是毕真。”

  臧贤默念了这名字两句,说道,“好吧,过几天内府会向山东索要一些年节用到贡物。到时候会让毕真亲自来解送。”

  说完,目光斜视裴元,冷淡道,“等人来了,你把这件事料理好。”

  裴元拍着胸脯保证,“好说好说。”

  臧贤松了口气。

  他的目光在那些打碎的杯盘上扫了一眼,向外唤道,“武伟。”

  不一会儿,刚才那个一直招待裴元的小吏进来,点头哈腰道,“奉銮有何吩咐?”

  臧贤示意裴元道,“这是我的好兄弟,等会儿领他四下看看。除了事涉谋逆的官眷,其他的由他尽兴。”

  我靠!

  裴元心中那小小的不满尽都散去。

  臧奉銮大气啊!

  只是,裴元昨天忙了大半夜,其实还是挺尽兴的。

  再说,焦妍儿美貌明艳,远胜寻常姿色。

  裴元当即果断拒绝,“这,不好吧…”

  臧贤笑了笑,随即摆手离去。

  说起来,教坊司之所以划归在礼部名下,那是因为教坊司的主要业务,是承担朝廷各类庆典,以及宴会活动的乐舞工作。

  那种出来卖的官妓场所,早期在富乐院、十六楼,后期则在官营的勾栏瓦舍。

  这些乐舞妓和那些出卖皮肉的娼妓是完全不同的。毕竟,总不能在朝廷举行庆典时候,让一群被三教九流玩坏的女人,上去搔首弄姿吧。

  万一哪个姑娘前夜的风尘气没打理干净,再被哪个皇子皇孙、尚书侍郎的过肺一下,这又成何体统呢?

  所以,这些在教坊司从事舞乐的犯官官眷,比起传统印象中的妓女,相对要更高级、更雅致一些。

  只不过,这些本该属于朝廷的资源,都被臧贤毫不吝惜的拿来结交各路人物了。

  臧贤走后,那武伟连忙上前笑着道,“裴千户请,这里的姑娘,您尽管挑。”

  裴元为难道,“这不合适吧?”

  武伟笑道,“这种事情,还得看个眼缘,没有眼缘,难道还强求吗?这会儿正是午休的时候,人都在后面呢,光是看看又没什么的。”

  裴元扪心自问,自己确实没有此心。

  但是一想到这楼中女子可以随意挑拣予取予求,这种情况,想想又有点激动。

  他迟疑着道,“要不,就光看看吧,也算涨点见识。”

  武伟一笑,引着裴元向后面的院子去。

  萧通、陆永连忙迎上来,“千户。”

  裴元摆摆手,两人立刻识趣的不问,老老实实的守在远处。

  教坊司在这处的营业场所,后面有个三进的大院子,居中正堂是正经的衙门驻点。两侧厢房,则是姑娘们住的地方。

  武伟领着裴元到了一处厢房门前,敲了敲门,然后冷淡的说道,“开门,有贵客。”

  里面窸窸窣窣的声音一静,接着有一个舞女怯生生的将房门打开。

  武伟又换上笑脸,向裴元示意。

  裴元好奇的看了一眼,见屋里拥挤的住着几个女子,见到裴元都本能的、害怕的福了一福。

  裴元还没那种挑拣货物的心态,目光从她们身上扫过,颇有感触的挪开。

  武伟又示意裴元到下一个厢房去看。

  裴元的目光从这厢房掠过,在后院环视一圈。

  想到这许多房间中的女人,就这么任由他挑拣玩弄,裴元终于明白什么叫无法无天的乐趣了。

  裴元也不去看,笑着对那武伟说道,“见识完了,走了。”

  武伟愣了一下,“千户不继续看吗?”

  裴元懒得再多说,慢悠悠的出了这院子。

  如今已经接近十月,转眼就要新年了,这也意味着他裴千户马上就要二十了。

  听听,二十岁了还没有一个儿子!

  再这么过几年,裴元也要开始慌了。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头目,他那些宝贵的种子,还是要撒到自家的好田地里才行。

  裴元回了之前坐的那桌案前,从桌子上取下那枚青竹签,就这么随意的握在掌中。

  王敞已经被都察院召回了,如今就在回京的路上。

  毕真也要因为臧贤的手段,要光明正大的押解贡物进京了。

  至于陈头铁,正好这次三法司把张永的死“栽赃”到了罗教头上,身为罗教的教主,陈头铁也该入京自辩了。

  山东已经没有可捞的人了吧。

  至于金献民…

  也该是组织考验他的时候了,裴元想着,那枚青竹签在指尖流畅的转动起来。

  接下来的几天,裴元一直在等待中度过。

  前去传唤司空碎的人,已经加急赶到阳谷。

  在猛然得知两位千户的好事之后,司空碎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关键作用,正在日夜兼程的赶来京城。

  馆选庶吉士的工作进行的很快,小弟们很听劝,除了霍韬参与馆选,其他人都没动这个心思。

  让裴元感觉有点失策的是,欧阳必进竟然成功的馆选上庶吉士了。

  这就让裴元的计划出现了一点点偏差,原本的时候,他还打算让欧阳必进和陈心坚配合一下呢。

  如此一来,只能另外再找合适的人选了。

  馆选庶吉士的事情定下来,接着就是其他新科进士的岗位问题了。

  今年的这一科,格外的有看点。

  朝野中关于这一科舞弊的事情,已经慢慢炒热。

  唐皋等三人的安排,也成了所有人关注的焦点。

  大多数人都认为,这三人可能要被送去修史,冷藏很长一段时间了。

  毕竟现在朝野议论纷纷,在这点小事儿上强行硬刚,有些得不偿失。

  然而这三人的最终安排,却让所有人大吃一惊。

  唐皋、黄初、蔡昂三人,最终被派往内书堂,负责为司礼监小宦官们授书。

  惯例上,司礼监的内书堂就是从翰林院找人授课的。

  但一般来说,能去给司礼监的小宦官们上课的,都是翰林院中前途无量的那一部分人。

  这些人,基本上都是未来有望内阁的,所以才提前去和那些将来的司礼监大珰们处好关系。

  杨廷和对唐皋三人的力挺,越发让他的政敌们觉得,这是他在意的一个点。

  一些人已经在酝酿着,该如此从那三人身上打开突破口。

  毛纪则在满城风雨中离开,带着几个家仆前往山东奔丧。

  路上的时候,他在驿站领取驿马和差役时,竟然意外的遇到了也要南下的严翰林。

  毛纪想起天子对此人的态度,对严嵩的态度大为改观。

  双方还借着裴元引荐的由头攀谈了几句。

  在听说毛纪是回山东老家奔丧时,严嵩还改容以对,表示既然知道此事,岂能无动于衷?

  为了不负这段交情,严嵩死活要和毛纪一起,去灵前上柱香。

  这就让毛纪很感动了,古之君子也不过如此了。

  毛纪甚至还有些羞愧,觉得那一天实在不该对裴千户太过无礼了。

  他离京的时候,正是各种谣言满天飞的时候,有人说裴元参与科举舞弊,也有人说裴元与杨廷和勾结,但是毛纪反倒是对那声量最小的一种可能很是认同。

  这裴元说不定真的有识人之明啊。

哎呦文学网    没钱当什么乱臣贼子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