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391 激战正酣,二五仔现身

  随机推荐:

  所有人的眼睛都望向福长安。

  只见福长安额头渗出汗珠,闭上眼睛,30息后又突然睁开眼睛。

  大吼道:

  “给他,都给他。西岸所有兵丁包括马夫辅兵全部给他。本官也过河!”

  “抚台!”

  福长安伸手制止了下属们的劝谏。

  抽出佩剑,指向河对岸:

  “这1仗,朝廷输不起。诸位请随本官一起死战吧。”

  众人眼眶发红,感动哽咽。

  齐刷刷跪倒一片。

  大队人马快速越过石桥、浮桥准备加入战团。

强劲的大风让人心惊胆战  好在这是人工开挖的河道,水流相对平缓,宽度有限。

  纵然如此,清军辅兵也临时增加了几道供过桥人手扶的绳索,替代护栏。

  远处,

  吴军出动了1辆瞭望车。

  高10丈的粗木杆顶端有一小小木围。

  一名没有“恐高症”的视力极佳者将自己绑在杆子上,为大军提供视野,尽量减少战争迷雾。

  “西边有清军援兵过河。骑兵很多,烟尘滚滚。”

  “无法估算数量。”

  瞭望哨不断挥舞着旗帜,给底下人示意敌人援兵的方向。

  得知消息的林淮生沉默,

  这对于他来说是个坏消息。

  两处清军合兵一处,兵力雄厚,这就更加难啃了。

  “中军前移,抵近指挥。”

  “遵命!”

  命令一道接着一道,吴军的阵型疯狂变动。

  炮兵重新套车,位置前移。

  空中俯瞰,吴军的阵型就像是个“同”字。

  第1军团的4000士兵刺刀雪亮。

  以标准的线列步兵战术,3列,在火炮阵地之后10丈静静站立。

  从全军集中起来的800线膛枪手,在第1军团军阵之后。

  第2军团在左翼,方阵以营为单位,纵向排列。

  近卫军团在右翼,也是一样。

  中间,是主帅林淮生和他的卫队、第1派遣军、以及第2军团杨遇春的甲士营。

  派遣军的炮灰们颇为惊诧,

  这1仗居然没被驱使在最前面拼命?军法队起善心了?

  张老三努力地伸长脖子想看清楚清军到底来了多少人。

  此时,军法队路过,

  告诉第1派遣军所有人:

  “你们也属于光荣的吴军序列,不要有其他想法。赢了,酒肉女人管够。败了,清军会把你们大卸八块。”

张老三望着飘扬的营旗  心想,这倒是实话。

  平时都分正规军团和派遣军团。

  万一败了,反而被迫一视同仁了。

  军法队这帮绍兴书生一肚子坏水,这是提醒自己,别起什么不该起的心思。输了一样会被清军虐杀的。

  清军乌泱泱压过来了。

  在正面,海兰察一口气出动了2万余步兵。

  从南向北分别是河州镇、西宁镇、江浦镇、宁夏镇、太原镇、大名镇、南阳镇、河北镇、归德镇、

  各镇兵马之间,间隔不超过20丈。

  人挤人,人挨着人,缩着脖子迈步向前。

  各色旗帜,好不热闹。

  林淮生远远瞅见了“江浦镇总兵胡”的旗帜,低声吩咐了2句。

  一名侍卫面露诧异,随即离开,提醒炮兵不要炮轰友军。

  而在南边,

  4万多淮西新军忙着乱糟糟地整理阵型。

  他们从军时间太短,列阵稍显生疏。

  2杆醒目的大旗打头。

  一杆是“钦命淮西新军”军旗,一杆是“安庆城守尉明亮”的将旗。

  明亮疯了。

  就在刚刚他喝下了足够分量的烈酒,整个人都处于一种极度亢奋的状态。

  眼睛血红,大辫子盘起,赤膊拎着刀盾走在最前面。

  海兰察知道其中原委。

  故而将淮西新军丢给他节制,成全其必死之志愿。

  明亮扭头,再次强调自己的身份:

  “我,明亮,镶黄旗人,世袭轻车都尉。孝贤纯皇后是我亲姑姑,大学士傅恒是我亲叔叔,我爹是八旗都统,我娶的福晋是康熙爷的亲孙女。”

  “老子这样的身份带头做先登,够分量了吧?”

  淮西新军被一连串显赫的名头煽乎的昏头转向。

  明亮从家奴手里接过大把的银票,高高举起:

  “这里有5万两银票,招募200名先登勇士随本官一起玩命。有吗?”

  这是他的个人积蓄,现在已经没有意义了。

人快死了,钱还没花光  悲哀啊。

  见厚赏,立马有人主动请缨。

  明亮看也不看,随手抽出银票就塞给出列的人。

  他毫无往日的贵胄矜持:

  “拿着,别嫌弃。”

  突然,

  他派发银票的动作停住了,望着比自己矮了1头半的许满仓,愣了一下:

  “娃,你也报名当先登?”

  “对。”

  “有种!”

  明亮摘下自己的顶戴,扣在许满仓脑门上。

  重重一拍他肩膀:

  “好兄弟。”

  “你们皖北人够义气,够爷们。今天能把血和你们洒一块,是我明亮的荣幸。”

  许满仓头顶三品大员顶戴,

  只觉得浑身的血都在往上涌,激动的无法形容。

  “杀,杀贼啊。”

  明亮挥舞着佩刀,悲壮的冲在最前面。

他的2個家生奴才举着旗帜,泪流满面的跟着嘶吼“杀贼啊”,跟着主子往前冲  再后是200名重金招募的先登,

  再后面是队列乱糟糟,士气高昂的淮西新军。

他们即将挑战的是静候已久的吴军第2军团,所谓老乡见老乡,乓乓乓乓乓  见清军已经进入2里。

  指挥线膛枪方阵的近卫军团军官举起佩剑:

  “45度,放。”

  冲锋的人群中间栽倒一片,尸体又绊倒了后面。

  阵型太密集了就是这样。

  从天而降的弹雨持续了4波,至少造成了五六百清军的伤亡。

  然后,

  左翼第2军团的枪声和正面的火炮阵地的轰鸣,一起响起。

  只不过,

  所针对的目标不同而已。

  左翼针对的是淮西新军,正面针对的是9镇绿营。

  吴军炮火之绵密让9镇绿营有些崩溃。

  炮兵们完全根据手册开炮,打的准,打的快。

  实心弹的最佳落点在敌人集团的前方十几丈。

  近日干旱少雨,地面硬实。

  实心弹落地后会弹跳向前,再落地,再弹跳。如此轮回2次。

  海兰察看的额头青筋毕露,可没办法。

  预定的战术被吴军的“超远程抛射”打乱了,全乱了。

  他无法预知吴军拥有多少这样的“超远程火枪手”,或者叫“妖术加持的火枪手”?

  所以不敢玩分批添油战术。

  万一,再被吴军“超远程抛射”打崩,那士气就全完了。

  与人打仗,与妖人打仗,是两码事。

  这帮绿营兵一旦心里认定伪吴王是妖王,底下的兵都是妖兵,有可能集体哗变,丢盔弃甲。

  9镇之后,又是12镇兵马。

  海兰察疯了,他想用人海淹没吴军的密集火力。

  福长安快马赶到,语气诧异又愤怒。

  “海都统,你在做什么?”

  “抚台,没法子。吴贼不知道玩了什么妖术,火枪能打2里半,2里半啊。”

  福长安一愣,望向周围的将官。

  众将官纷纷点头,表示海兰察没撒谎。

  “2里半?2里半!”

  他反复嘀咕,望着远处黑压压厮杀的人群。

  “抚台,我亲率马队冲击吴贼中军,砍下那妖人的脑袋。”

  “好。”

  海兰察终究是被妖法迷惑了心智。

  他换上了一匹黑马,而且令士兵斩杀黑狗,将血淋在他的刀锋上。

  众索伦人有样学样,

  用黑狗血在脸上来回涂抹。

  江浦镇在9镇当中伤亡率最低,连带着两边的西宁镇和宁夏镇也沾了光。

  吴军炮兵刻意避开了这一区域。

  胡之晃低声嘱咐心腹:

  “告诉弟兄们,放慢脚步。”

  走在最前面的心腹们压住脚步,整个方阵就自然的放缓了。

  左侧的西宁镇总兵马青树拨马跑来,询问:

  “这位大人,怎么回事?”

  胡之晃按捺住给他一刀的冲动,维持着颤抖的脸部肌肉,用生平最恐怖的语调说道:

  “那是妖阵。”

  马青树这个厮杀汉心里一哆嗦。

  在这夏末的大白天,浑身汗毛根根竖起。

  “兄弟,你,你有证据吗?”

  胡之晃戏精上身:

  “凭空刮起这么大的风,伱见过吗?”

  马青树刚想说:

  “老子见过,塞外的狂风能把牛吹上天。你不要吓唬老子,老子不是吓”

  却见胡之晃举着军旗来回摇晃。

  大吼道:

  “江浦镇的弟兄们,跟紧军旗,撤,撤,撤啊。”

  众心腹军官齐刷刷呐喊。

  兵丁们有样学样,跟着当官的。

  9镇进攻队形出现了第1个缺口。

  而充当第二波进攻力量的12镇绿营兵也陷入了茫然。

  有4镇原地止步观望,其余8镇继续前进,但是步伐肉眼可见地放慢了。

  后方观战的福长安在千里镜看见了,瞬间汗毛竖起:

  “前面是怎么回事?”

  “那是谁的部将?如此不讲军纪?”

  有侍卫站在马背上,观察了一下,说道:

  “回抚台,好像是最近表现特别突出的江浦镇。他们擅自后撤,堵住了路。”

  “派人去截住他们。告诉那个总兵,擅自后撤要诛9族的,他有几个胆?”

  胡之晃突然懊恼不已,太紧张,刚才喊错词了。

  现在改口还来得及:

  “败了,败了。快跑啊。”

  他扯着嗓子大声吆喝,心腹们愣了,事先对词的时候没有这一段啊。

不过,既然老大这么喊,底下人自然要跟着喊  “败了,快跑啊。”

  这一喊不得了,数万清军大乱。

  许多人都忽略一点,那就是打仗的时候,上帝眼角、统帅视角、普通士卒视角是很不一样的。

  普通士兵站在人群中,心情紧张而忐忑。

  视野不过区区几十丈,

  能望见的是自己的队官,熟悉的几十号队友,还有旗帜。

  突然,

  前方有人大喊“败了”,并且疯狂逃窜。

  你会认为是真的还是假的?

  其实不必带入军阵当中的士兵,只需将自己带入周一升旗的操场就好理解了。

  几千学生仔整齐列队,参加仪式。

  正要解散。

  突然,

  有人大喊:

  那边有个妹子没穿衣裳,大家快去看啊。

  所有的人都会争先恐后的往喊的方向跑。

  站在高台上的秃顶校长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底下失控,狼奔豕突。

  事后可以追究责任者,狠狠处罚。

  可若是在战场,事后做什么都晚了。

  “败了,败了“的呐喊声此起彼伏,江浦镇恶狠狠的用刀枪冲开了妄图拦路恢复秩序的1营友军。

福长安反应也很快,拨马就跑,上千名京旗护卫紧紧追随  富察氏为大清流的血已经够多了,自己总不能步了三哥后尘吧。

  他们很快就跑过了石桥抵达河道西岸,成为了十几万清军当中第一批过河的人。

  第二批是江浦镇3000兵丁。

  胡之晃骑在马上大喊:

  “你们快看呐,巡抚都跑了,还打个屁啊。”

  “跟着老子回江浦!这仗,咱们不打了。”

  人群越过石桥和3道浮桥渡河。

  河道宽度仅10几丈,过河速度很快。

  胡之晃犹豫要不要破坏桥。

  可回头一看,

  徐州镇兵丁距桥已不到2里。

  为了不和友军“同室操戈”,也为了避免出现“背水一战,哀兵必胜”的小概率事件。

  他痛下决心:

  “弟兄们,丢盔卸甲,扔掉军旗辎重,跑啊。”

兵丁们如蒙大赦,赶紧扔掉手里沉重的火绳枪、盾牌、佩刀、旗帜、干粮  甚至是凉帽、靴子、号服。

  极致减重,逃命专家。

  胡之晃骑在马背上,紧握大旗。

  他心里盘算着,

  带翻大军节奏的任务已经完成了,后面一团乱。接下来的任务就是以最快的速度安全返回江浦县。

  丢掉的兵器还可以再买回来。

  陛下会支援给他更好的火枪、火炮。当然,需要全城士绅付费购买,合情合理。

  顺便再把江浦县的钱粮全部截留,

  开始向听调不听宣的“地方军阀“转变,清廷最好识相,不要逼着自己易帜。

  想清楚了接下来的事,

  胡之晃只觉心中火热,回头大吼:

  “弟兄们千万别做逃兵。我老胡郑重承诺对天发誓,只要回到江浦,每人发5两犒赏。”

  心腹们跑的气短,依旧帮着吆喝:

  “咱们一心跟着总戎,总戎爱兵如子。”

  这个时候,

  老胡平时的威信就显出来了。

  江浦镇所有兵丁都选择信任老胡!

  (本章完)

哎呦文学网    大清话事人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