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13章 共赴国难

第59军通信营营地  所有人都在紧张地忙碌着,参谋们拿来刚抄录了上百份的募兵檄文,首批士兵即将出发。

  营长黄文杰帮一名士兵绑好指物,也就是通信兵身后的靠旗,用力扎紧后看了看,还是有些不放心:“吕诚,你跳两下,我看看。”

  被叫做吕诚的士兵看了眼身后靠旗上的沈字,皱眉跳了两下。

  只见靠旗晃荡的不行,根本固定不了。

  “营长,不行啊,要不算了,什么年代了还绑这个?”吕诚说着就想摘下来,他与黄文杰都是洛阳老乡,说话也没有顾忌。

  黄文杰立马阻止:“不行,其他地方的都没事,你要跑的是凤阳周边,当年淮西老营集结,凭的就是这靠旗,别废话。”

  说着,又将绳子勒紧了一些,然后拍了拍吕诚的肩膀:“赶紧上马,检查一下,干粮,水壶都带齐了没有?”

  “齐了,营长,你放心,两日内,我肯定跑遍凤阳所有村镇。”吕诚说完就想拍马出发。

  这时候,黄文杰想起了什么:“慢着,火把别忘了,走夜路小心些。”

  他将准备好的火把递了出去,顺便看着另外9名通信兵:“都记着,两日内,必须将檄文传遍凤阳119个村子,包括山上的。”

  “是!”

  10人齐齐应诺,哒哒哒的马蹄声很快就在蚌埠街头响起。

  “五河的,准备好了吗?”

  右侧,8名骑兵已经翻身上马,向他敬礼,眼神坚定。

  “五河县103个村子,两日内檄文必须全部送达。”

  8人齐喝:“是!”

  “定远县”

  “长丰县”

  “盱眙县”

  “怀远县”

  一队队骑兵冲出蚌埠,奔向四面八方的村镇。

  除了第一队骑兵的吕诚,他一马当先冲出营地的时候就在蚌埠街头大喊:“传沈复兴将军令,募淮西乡勇3000再战凤阳,共赴国难!”

  “传沈复兴将军令,募淮西乡勇3000再战凤阳,共赴国难!”

  随着一纸告示被贴上蚌埠城门楼,整个蚌埠轰动了。

  有识字的老秀才,眼含热泪在告示前大声念道:“淮西的乡亲们,几百年前,异族入侵,乱世降临洪武皇帝”

  “可敢,再战于凤阳!”

  “共赴国难?”

  这一声再战凤阳,共赴国难委实扎入了淮西人的心中。

  那失去了几百年的荣耀,仿佛在这一刻回到了他们的身上。

  有准备收拾行囊离开的男人将妻女托付,找到了家里祖传的砍刀。

  也有意气的学生,放下纸笔,从容投军。

  还有步履阑珊的老者,掏出家中积蓄。

  人群开始向着凤阳移动。

  可如果你从天空俯瞰,那一队队骑兵在入夜后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星芒,从蚌埠照耀整个淮西大地。

  而吕诚,又是第一个冲入凤阳的。

  之所以没有让发电报,而是选用这样的方式,那便是张客侠的手笔了。

  他要是不会动员群众,那整个59军就没人会了!

  沈复兴书檄文,张客侠传江淮!

  “传沈复兴将军令,募淮西乡勇3000再战凤阳,共赴国难!”

  “传沈复兴.”

  已经入夜的凤阳县顿时变得热闹起来,人们不可置信地听着外面骑兵跑过,喊出的口号。

  一名两鬓染霜的中年男人猛地从床上坐起,惊得身旁的妇人大呼:“可是鬼子打进来了?”

  待听清外面街上喊的话,她先是松了口气,可立马警觉起来:“老头子,这是要打过来了啊,我们是不是该收拾收拾,往西边逃?”

  可男人却恍若没听到一般,他机械地起身,从床下的老木箱里翻出一个被布包。

  “老头子,你这是要做什么?”

  男人依旧没有回答,而是缓缓打开几层盖布,竟然露出一节枪头。

  这时候,男人终于笑了:“咱祖上说过,会有一天,凤阳老街有飞马传令疾驰而来,召集淮西后人,再战一场!”

  “没想到啊,真没想到,我父亲信了,一生没有等到飞马传令,我爷爷信了,差点被官府砍了脑袋,到我这一辈.竟然真的听到了飞马传令,再战凤阳!”

  不顾床上妇人难看的脸色,男人激动地站起身,细细端详着手中略带锈迹的枪头:“你且收拾行李,去武昌寻儿子去,我徐彬就不走了。”

  说完,竟自顾自走向自家铁匠铺,看起来要为自己重新打一把长矛。

  复,先祖荣光!

  就这样,一骑接着一骑,他们在第一天跑遍了半个淮西。

  深夜,吕诚带着剩下的两人在卸店村歇脚。

  他看着手中的地图嚼着干粮:“明天我们就要进狼巷,听刚才村里的人说,那边有成群的野狼出没,也有说有山贼出没。”

  另外两人喝了一口热水:“老吕啊,也差不多了,这一日,我看各村都有猎户、渔户应征,那些个老头子,更是激动不已。”

  “就是,要不别去了,我们绕过去么,东边还有7个村子要跑。”

  吕诚摇了摇头:“那村长说了,山上有十几户猎户,枪法、身法都是一等一的好,山地作战一流。”

  “呵呵,说得好听是猎户,这年头,上山的,八成都是贼匪,说不定还是逃兵呢!”

  “没错,就是不想让我们上山,故意吓我们的,村头那户的寡妇,看我们的眼色就不善。”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似乎要将吕诚劝下来。

  但吕诚丝毫不为所动,他指了指卸下的指物:“知道这个吗?营长说了,在古代,这就代表将令,我们这叫飞马传令,再上一级,就是露布飞捷,若有不从者、拦路者,直接军法处置!”

  “诶”

  两人哀叹一声,转身各自去检查武器。

  这兵荒马乱的时代,山里面埋个人,几百年都没人知道。

  见两人不再言语,吕诚又从怀里掏出那份檄文,低声念了一遍,这才心怀激荡地睡去。

  第二日天色未亮,冬日的薄雾将整个狼巷笼罩。

  从西侧的小鳖山、尖山、东狍子山到大棺材山与铜箍山,怎么看怎么不吉利。

  三人站在山下,看着狭窄的山道,望着见不到头的狼巷,心中惴惴不安。

  要知道,狼巷还有个名称,叫做狼巷迷谷。

  外面的雾散了,里面的雾可不见得立马就散了。

  吕诚再次掏出檄文看了一遍,深吸一口气:“咱们进山!”

  说着便主动下马,牵马进山。

  山路崎岖无比,唯一的道路看起来还是上山采药的人踏出来的。

  正应了那句,初极狭。

  没错,这里并不是传统的山路,而是在峡谷中的山路,不过两米宽的通道两旁,尽是陡峭的山壁,抬起头,还是雾蒙蒙的一片,望不到尽头。

  走出不过一炷香时间,竟然前后都是薄雾,根本看不清。

  时不时的,竟然真的传来狼叫,很是瘆人。

  “老吕,要不.算了,这怎么看也不像是有人住的啊。”身后之人终于忍不住开口。

  “闭嘴!”

  此刻的吕诚同样脑门出汗,强咬着牙继续前进。

  又是半小时过去,通道越来越窄,吕诚只能留下一人看着战马,带着身后的洛阳老乡继续前进。

  “站住!”

  嘶——!

  突如其来的喝声在狭小的山谷回荡,吕诚一惊,才抬头,就看到了黑洞洞的枪口顶着自己的脑门。

  完了!

  真是土匪!

  已经是檄文发出的第三日早晨,凤阳县外的军营已经挤满了应征的乡勇。

  那面国难时刻见忠诚旗帜下,无数“淮西后裔”从山林间,从湖泊里,从淮西各地前来报到。

  甚至更远的地方,听到沈复兴募兵抗日,也开始自发组织起来。

  从昨天开始,便陆续有人或是骑马,或者步行来到凤阳。

  行至军营外,往往都会大喊一声,就如同现在:

  “大石岗村乡勇7人,应沈将军令,特来应征,再战凤阳!”

  “亮岗村乡勇5人.”

  尽管来的人有限,沈复兴还是进行了筛选,他不想带他们去送死。

  太年长的,太年幼的,都被他亲自劝了回去。

  直到一名中年人,斜背着布包,手持一杆红缨枪出现在营门口朗声道:“明,中山王徐达第19代世孙,徐彬,特来应征!”

  整个军营的人纷纷扭头看向营门外的中年人,粗腰壮膀,一双手臂竟然无法自然垂下?

  少说也有200斤的体重,那脖子粗的,跟普通人大腿似的。

  天生的武将?

  沈复兴急忙出门,第一眼见到那人,便感觉自己这事儿做对了。

  “沈复兴!”

  没有用军职,也没有用在下,直接报出自己的名字。

  这让徐彬感觉极好,尤其是双手抱拳,更让他好感翻倍:“沈将军无须如此,我只是来应征杀鬼子的。”

  “这里都是杀鬼子的,里面请!”

  沈复兴直接拉着他往里走,这样的金字招牌,他是不会放过的。

  虽然进入了新的时代,但猛人,就有猛人的用法。

  迎着所有人的目光,沈复兴拉着他到登记处直接指示:“徐彬,先领一个连长的位置,登记下来。”

  徐彬一听,连忙摆手,刚才在门口那架势荡然无存:“使不得使不得,我虽然自幼习武,可也只是一名铁匠,还不是合格的铁匠”

  “无碍,会有人教你的。”

  沈复兴不由分说,直接示意登记下来。

  有指挥点数,又29军的军官辅导,这些都不是问题。

  徐彬在登记后,有一件事情很尴尬。

  没有合适的军服需要定制。

  “诶,老王在就好了”

  时间来到中午,约定的时间就要结束,沈复兴也必须出发,支援明光。

  尽管最终只筛选出2000余人,但这种自发募集而来的士兵,却比有些地方强征的士兵更强。

  其中猎户占到了一半,近千人!

  在一一登记后,军部会往他们家里送200斤米面。

  两天的时间,所有的部队都在坚守,就连180师与38师都各分出一个团支援池河县与定远县。

  李宗仁那边紧急调遣第135师苏祖馨、第179师何基沣两个师乘火车沿津浦线南下支援。

  “召集全军,我们出发!”

  沈复兴等不及了,他必须带着这2000乡勇与一营老兵混合的支援团,直奔明光。

  通信营的营长黄文杰在门口焦急地盼望,所有派出去的都回来了,唯独三个洛阳老乡没有回来。

  一问就说往最南边去了,没了音讯。

  2300人的队伍很快整队完毕,一半人持枪,一半人持刀。

  说白了,更多的就是壮声势,并不是跟鬼子硬碰硬去的。

  沈复兴骑在马上,大手一挥:“出”

  话音未落,大地开始微微震颤,地上的小石子开始胡乱翻滚。

  徐彬与一群老兵立马冲到沈复兴身前将他围起来,极为警惕地看着前方。

  经验!

  远处飞扬的尘土,看起来像有大队人马正在靠近。

  “第一营跟我上前,以连为单位,组成品字形防御,子弹上膛!”

  老营长很快反应察觉到了危机,几步跑到沈复兴马前:“沈将军,敌我不明,且暂避锋芒。”

  轰隆隆的马蹄声开始响起,沈复兴举起右手制止:“别担心,我看到了指物。”

  徐彬冲出几步眼睛微眯,似乎瞧见了什么,回首喊道:“是沈字旗!”

  听到沈字旗,众人顿时放下心来。

  而黄文杰这时候从营内打马而出,越过人群,他终于看到了等待已久的身影。

  近了,隆隆的马蹄声近了,居然有足足上百骑,扬起的烟尘遮天蔽日,竟一时不分清楚。

  直到近前几十米,为首之人与负旗之人才齐齐勒马。

  两人翻身下马后想着沈复兴冲来,跑在前面的正是吕诚,只听他大声喊道:“回禀沈将军,通信营1一连一排不辱使命,两日间飞马传令一百一十九村,无一例外!”

  “并于狼巷,募得”

  说到这里,那与吕诚并列的汉子抱拳朗声道:“白某乃狼山落草之人,民国6年募兵,追随孙先生参加护法战争,孙先生仙逝,白某便离开了军队,来到这里,十数年间,未害百姓一命。闻将军在凤阳募兵,特来共赴国难,若将军不弃,白某愿鞍前马后,为国效力!”

  听到这些话,看着那百多名骑兵,沈复兴很想在此仰天长啸。

  泱泱华夏,有如此忠勇之士,岂可败于区区倭岛之手!

  整军,出兵!

哎呦文学网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