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16章 黄埔小课堂

  在得知德意日即将结盟的事情,重庆高层还在进一步商讨接下来的计划。

  但除了王世杰与委员长、沈复兴外,大多数人都不持乐观态度。

  这个消息其实瞒不了多久,世界间谍网络早已将这个消息传递给各国的首脑。

  可知道消息是一回事,如何看待又是一回事。

  就比如在9月初召开的军政会议上,沈复兴作为欧美事务司专员参加会议,就有人提出来,日寇如果继续西进,国府能不能守住的问题。

  这次会议的规格很高,从与会人员的名单上就可以看出来。

  沈复兴作为特约嘉宾只能坐在长桌的第二排。

军政部长,军委会总参谋长何应钦副总参谋长白崇禧政治部长陈诚军令部徐永昌行政院孔祥熙  戴季陶、孙科、居正,王宠惠、王世杰、商震、张治中等几十人都在列。

  提问的人正是孙科,委员长在说明当下的时局后,原本想要定个基调,让大家提一些假设性的意见。

  毕竟当下的情况出现了一些极端事件,就如同他在开场的时候说的:

  “如今,后方物资的紧缺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后勤的已经无力支持用卡车运输物资到前线,川中再次调拨10万民夫参与后勤,勉力维持第五、第九战区的防守作战,第一战区、第三战区所需物资依赖战区自筹。”

  “每三个月才有一批物资运输到墨三(顾祝同)处,其他战区,基本已经断供。”

  “千里转运,能抵达第三战区的物资十不存一。”

  “当然,豫北与山西地区,尚能自足。”

  “这里要表扬一下维安,数百万难民本来是向西安、重庆方向逃难,现基本都安置在豫北地区,为国府挽回了不少声誉,你们也都看到了,那一个个安置数万难民的营地,令人震惊。”

  “但抗战不是一人所为,此次开会,还要依赖大家群策群力。”

  随后孙科就提出疑问:“既如此,何不与柏林接洽,否则日寇一旦获得德意支持,全力西进又当如何?”

  一时间,在座不少人都开始沉默。

  是啊,获得德意支持的日寇,全力西进,国府能守住吗?

  李宗仁已是沙场宿将,两次挫败日寇会战计划,如今第五战区新败,宜昌失守,如果日寇一意孤行,重庆能不能守?

  所有人都看向委员长,孙科这抬杠算是当场不给面子了。

  可人家有先总理基因当免死金牌,自然百无禁忌,委员长面色一沉,刚欲斥责孙科,却看到坐在第二排的沈复兴嘴角冷笑,仿佛嘲讽一般。

  委员长心头一动,面带微笑地看向孙科:“有同志问我,日寇全力西进该当如何?”

  白崇禧眉头一挑,顿时察觉不对,这不是委员长的风格啊。

  何应钦皱眉,看来回家要重新记笔记,老头子风格怎么变了?

  但只有孙科冷笑着等委员长发话,后者的灵桥牌普通话继续传来:“我不明白,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清楚?看来,我想有必要重开黄埔军校,让有些人进去好好补补课。”

  委员长一边起身,一边大脑中酝酿措辞:“既然如此,我就给你们重新上一课!”

  在场不少人面色古怪,看向孙科的眼神带着不少怨气。

  好好的来开会,不是来听委员长车轱辘的!

  “维安啊,这里你对日寇最为熟悉,我问你,日寇是海军强还是陆军强?”委员长一手负后,一手指向沈复兴。

  白崇禧翻了个白眼,这特么是点他呢!

  沈复兴略带尴尬起身回答:“自然是海军,每年消耗钢铁至少在250万吨以上,我国进口与自产总钢铁..约20万吨,不足日寇海军十分之一。”

  “海军总吨位约在150万吨,今年更是扩充了运输船超过180万吨,石油消耗巨大,是我国.算了,玉门油田刚开始扩产,预计产量也不会破万,不够人家一天消耗的”

  说到这里,委员长满意地点头,伸手制止沈复兴。

  因为越说越丢人,不少军政要员也是第一次听说这个数字,这哪里是十倍的差距,这是几十倍的差距啊!

  人家海军早就不参战了,光是陆军就打不过!

  孙科笑得很得意,似乎沈复兴的话却更加印证了他的说法:人家西进怎么办?打不过!

  但委员长却笑容依旧:“你们说,日寇继续造海军,扩编运输船,是为了把他们上个月刚下水的大和号开到重庆边上炮击吗?”

  孙科张了张嘴,想不出答案。

  委员长缓缓来到他的身后,双手放在他的椅子上:“情报显示,日寇的陆军今年只新增了100多辆坦克车,你告诉我,这是要西进吗?”

  孙科感受到身后传来的压力,额头微微渗出不敢说话。

  “我们有些同志,提意见是好的,但是要弄清楚情况。”说着,委员长俯下身:“这150万吨的海军,是对付我们的吗?那个航空母舰,能开进长江吗?”

  “回答我,能吗?”

  此时的孙科已经噤若寒蝉,他弄不清楚,这是委员长愤怒了,还是故意针对他。

  无声的孙科与无声的现场像极了现场老师教育学生,好像真正回到了黄埔课堂一样。

  不过沈复兴知道,这是委员长在统一思想。

  精神层面,那日的《我的祖国》早已传遍大江南北,成为当下人们心灵的慰藉。

  而在这些高层中,一首歌而已,顶多感动几分钟的事情。

  政客从不相信眼泪!

  委员长站在孙科背后,就像是校长教育自己的学生,道理就掰开了,揉碎了喂进嘴里。

  但知识却还是从你平滑的大脑皮层流过,没有留下丝毫残存。

  智库主任王世杰对委员长的“教学”极为认可,频频点头。

  不少人则是低头思考,思考日寇还在不断增加的庞大舰队规模与无法停下的中日战争。

  如果要对付我国,似乎应该缩编海军,直接拉5000辆坦克,把150万吨战舰停在港口,把燃油全部拿出来。

  这样的话,别说什么沈复兴,沈什么都没用。

  看众人陷入思考,委员长很满意大家的反应,终于这些人的脑子里不是捞钱了。

  “大家想想看,海军在哪里才有用?而对日寇来说最缺少的是什么?”

  不等众人开口,委员长的自问自答模式出现了:“对咯,那就是粮食、橡胶、矿产还有石油!”

  “那么哪里有呢?”

  见委员长再次提问,孙科颤颤巍巍说道:“是是南洋!”

  委员长表情惊讶,他伸手指着孙科笑着说:“哎呀,不愧是先总理之子,就这份学习能力我仿若看到了引领吾辈前进的先总理。”

  孙科嘴角抽搐,但无可奈何。

  委员长继续说道:“那我再问你,如果消息属实,英德是不是开战了?德日作为同盟,英日要不要宣战?”

  “要也不一定,我们不也没宣战么?”孙科脑子一抽,直接将所有人都忌讳的话说了出来。

  但委员长只是眼睛一眯,没有立刻发作:“呵呵,我知道,后人一定评价我不敢宣战,抱有乞和的心态,但国家要的是规避国际法的进口,要的是实实在在的物资,而不是后人的评论,那些东西,我不在乎!”

  说到这里,委员长收敛情绪,换上自信的表情。

  “为什么我要派维安去河内?为什么要承认自由法国?一切都是为了家国生计!”委员长挥了挥拳,仿佛在宣告他有多么英明。

  众人没注意的角落,沈复兴低着头,眼角不住抽搐,实在是没眼看。

  可接下来,委员长的话却又出乎了他的意料:“但大国博弈,绝不是你们想象的那么悲观,桂永清在柏林发来电报,元首愿意协调中日战争,我想让孙科过去,带着我们的诚意过去。”

  闻言,沈复兴瞪大了眼睛抬头,一脸不可思议的表情。

  但他很快又收敛情绪,这话不可信,或者说,这是故意在这里说的话。

  无他,人太多了。

  光速记员就有3个,虽说是保密级别非常高的会议,但这跟开发布会也没什么区别了。

  孙科表情已经完全变了,先去了莫斯科,现在让他去柏林?

  我们不是还承认了自由法国么?这是去送死?

  委员长缓缓开口:“我们的条件很简单,加入轴心,日方完全退出我国领土,包括东北、宝岛!在此基础上,都可以谈嘛!”

  说着,委员长轻轻拍着孙科的肩膀:“这条件不错吧,放心去谈,大胆去谈,不要怕!”

  王世杰的眼中闪过一抹异色之后,强行压制住说话的冲动,默默低头。

  而王宠惠却是仿佛明白了什么,大脑一阵盘算,嘴角竟有些冷笑。

  会议哦不,课堂到这里,委员长已经彻底进入角色。

  “对了,健生、文白,明日帮我送送孙科,此事就这么定了。”

  委员长刚说完话,张治中急匆匆来到门口,接过一份电报后将大门关上,看向委员长。

  但这时候,委员长突然伸手阻止张治中发言。

  沈复兴低头强忍,他知道对方上头了,这种众人仰望的崇拜感.该死。

  “别说,让我猜猜,消息应该传到莫斯科,所以,他们的武器生产线又恢复了,对吗?”

  委员长此话一出,张治中愣在原地,他低头看了看手上的电报,又看了看委员长,竟说不出一句话。

  在座的都是聪明人,看到委员长如此,自然也就知道,电报是真的了。

  毕竟张治中这人.不善于撒谎。

  委员长摆了摆手,一副尽在掌握的表情,好像对此根本不在意,但所有人都知道这个消息有多振奋人心,那可是实打实的外援。

  张治中深吸一口气:“200架飞机、100门大炮与大量弹药已经运往甘肃!”

  白崇禧闭上眼睛点头,终于有武器了,而不是靠沈复兴打下来的那条铁路,只能运一些原材料。

  委员长微微一笑,继续对众人说道:“20年前,我在恒泰号做股票,你们知道做股票最要不得的是什么吗?”

  无人回答,但大家都看着他装biao演。

  “最要不得的,就是追涨杀跌,还有就是新股、妖股,或许一时风光,可过两年再去看,可能这支股票都不存在了。”

  沈复兴哑然,这套理论,竟然.好特么有道理!

  而委员长没有说出来的潜台词就是,老牌列强,如英美,虽然一时弱势,但可以做长线。

  丘吉尔虽然嘴上强硬,但还是跟他的前任一样,将其他国家卖了,保护自己。

  可这就好比股票.不能看一时的涨跌。

  好家伙,明话、暗话都特么让你说完了。

  但除了沈复兴与王世杰之外,其他人几乎都是看神人一样的眼光看委员长。

  虽然打仗只会挪动机枪,但政治手腕与目光,还是很有一套的。

  不过那也要看跟谁比,至少比这些虫豸要长远太多。

  当然,治理国家也不太行,顶多管一个小岛。

  委员长说到最后,似乎有些累了,他抛出了最后一个炸弹:“我打算在昆明正式组建一支部队,两手准备么。”

  昆明?

  龙云?

  缅甸?

  这是既要控制云南,又做给丘吉尔看,你可以没有底线无视国际法则,我也可以没有底线,到时候我跟日寇一起瓜分南洋。

  用南洋换东北,也不是不可以!

  沈复兴叹息一声,果然是天赋都点在了内斗与政治上的男人。

  而军事与民生几乎是0,但也正是当时的国内环境,才铸就了这样一个严重偏科的人。

  至此,黄埔小课堂正式结束。

  决定整个国家未来数年外交走向的重大路线,也就在今天抵定。

  沈复兴作为欧美事务司专员,为委员长拟定告罗斯福的建议书,转给身在华盛顿帮助胡适做外交的宋子文。

请罗斯福总统牵头,建立中苏美英联盟提请废除自清末以来所有不平等条约  那边,孙科依依不舍地,正大光明的在所有人注视下开始前往柏林与桂永清汇合,手上还带着一份和平入盟计划书。

  漫天要价,两头谈判!

  所以啊,这买办阶级的投机属性,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哎呦文学网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