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从历史中能找到什么?
除了考试的答案,便什么都不剩下了。
民国37年 阙汉骞率部在锦西发起进攻,部队久攻不下,前有罗奇等人的钳制,后有委员长电话微操,竟一时无法施展。
面对塔山的顽强防守,阙汉骞忽然想起了那年在安南作战时,山下奉文给他的惊喜。
那便是绕开重兵防守地域,用机动兵团快速穿插绕过敌方阵地,提前完成迂回支援任务。
但令他绝望的是,他的计划被钦差大臣罗奇否决。
部队强攻不下后,阙汉骞于绝望之际命令士兵往港口运送物资,并强行打开后勤仓库,抢走大量物资登船逃跑。
至于曾经的老上级廖耀湘兵团,那便不是他考虑的事情了。
当年,人们总说沈复兴拴着阙汉骞都能打胜仗,可他现在拴着的可不是自己的狗,那是委员长的。
能赢才怪!——
安南12月的天气白天凉爽,但夜间的寒风吹来,还是让人有些发颤。
阙汉骞骑着马,行走在后撤的队伍中,天空的明月缓缓升起,为他们点亮回家的道路。
“再行军半个时辰就休息!”
杨中藩看了眼时间与地图,将命令下达到每个连队。
“当时就应该守兴安、南定与东兴一线,这都怪我!”阙汉骞拍着大腿懊悔。
“师长,别这样,廖军长的电报你也看到了,东线的退路已经断了,他命我们向北撤离,有部队会来接应!”杨中藩安慰道。
阙汉骞摇头,声音略显沮丧:“下午小鬼子一阵追击,600多弟兄没了,守宁平一个月,205师才牺牲1000多人,这一仗就没了600我怕,等不到援军啊。”
杨中藩也开始沉默,如今队伍里不过3000余人,长安山地的一团全员坚守阵地,给师部送来了遗书。
“吾等抱定牺牲之决心,必会战斗到生命最后一刻,掩护大部队离开。”
没什么慷慨陈词,没什么感天动地,只有简单的一句话:
我死了,你们要好好活着。
那个受土木系影响最大的阙汉骞此时有些动摇,曾经的那个自己到底去哪里了?
这双手,是打仗的,还是写字的?
都说投笔从戎,可握着笔,如何从戎?
骑在马上的阙汉骞垂丧着头,似乎已经找不到自己前进的方向了。
杨中藩见状微微叹气,他觉得这不怪阙汉骞,也不怪他们205师。
宁平阻击战,他们一个新成立的师,不过6000余人,对阵日寇2个师团几支部队的轮番进攻一个多月。
这战绩,就算把官司打到委员长案几上,他都要跳起来喊两声:“有本事,你们来?”
但这大好形势,却一战即溃。
若不是一团与二团一部死命阻击,怕是这3000多人都撤不出来。
留在东兴与兴安的那2个营,如今也怕是凶多吉少了。
“报告!河内急电!”
通信兵匆忙跑来,将一封电报交给杨中藩,后者刚打开电报就有些吃惊:“进攻?”
“什么?”阙汉骞闻言拿过电报一看:“命你部即刻转向,进攻兴安?”
杨中藩有些着急:“去,确认一下,这道命令来自军部还是”
言下之意,是不是沈复兴挟私报复。
毕竟他们在土木系,这种事情见多了。
但被阙汉骞伸手拦住:“来之前,霍军长与我有一番交谈,说.沈复兴在抗日这件事情上,从无二心。”
杨中藩还是不信:“师长,知人知面不知心啊,陈长官表面上难道.”
“闭嘴!我意已决,全军改道,向兴安进发!”阙汉骞眼中有不一样的光芒闪过。
但杨中藩的此举,还是被老王猜到了。
“如果阙汉骞不配合夹击,兴安,而是直接穿过丛林跑回河内怎么办?”
沈复兴还没回答,廖耀湘却先替他回答了:“在组建第205师的时候,我与李希烈就考虑过空降师长的事情,放心,205师有不少第7师过去的基层军官,还有19个姓沈的,放心吧。”
互相不信任的问题,其实从淞沪就开始了,只不过到现在愈演愈烈罢了。
沈复兴与白大爷已经开始南下,为今之计,就是尽快打通与阙汉骞部的联系,坚守兴安,守护河内。
消息也同样传回了昆明行营,土木系的阙汉骞丢了宁平、兴安、东兴,被日寇包围。
这时候,委员长的迷之操作带来的危害就显现出来。
滇系军阀龙云是行营主任,土木系二把手罗卓英暂领总参谋长一职,而作战指令的制定是委员长心腹林蔚,下辖的关麟征部 四个核心职位,代表了四股势力。
龙云看着吵成一片的会议室,顿时觉得自己当年太过犹豫了,若是倾力相助,会不会李白就夺了天下?
他不知道!
他现在只知道,沈复兴孤立无援!
这已经是第三次为了支援河内,救援阙汉骞召开的大会。
关麟征笑着说道:“我部接到的命令就是预防日寇北上入侵昆明,河内距我600里,这要是沈复兴败了,日寇趁虚而入,谁担负得起这个责任?”
林蔚被气笑了:“关司令,你要明白,那是廖耀湘,是沈复兴,不是某些逃跑将军,怎么会败?”
关麟征坐下,冷哼:“对啊,廖耀湘与沈复兴不会败,我为什么要去支援?”
罗卓英知道,这是对方因为之前后勤补给的问题,双方产生了矛盾。
他听闻有一批150毫米重炮从北方运来,要求划入他的名下,但那批炮火,既不是龙云的,也不是罗卓英的,而是俞飞鹏亲自督办的加急运送,2个月的时间,从郑县运来的大炮!
关麟征不知其里,以为委员长划拨给自己的大炮被克扣了。
毕竟这里除了中央军,谁还配用150毫米大炮?
双方的梁子也就此结下!
罗卓英无奈,只能打感情牌:“还是要救的,关司令,今天,让我们抛开派系之争,河内还有几千万斤粮食,那可是百姓糊口的吃食,也是我们的军粮啊。”
龙云深吸一口气,这就是他最反感中央军进入云南的一点。
你们自己都没斗明白,就来斗我了?
“关老弟,我听闻日寇评价52军一军当十军,怎么畏首不前?”
龙云的话有些刺耳了,这激将法也不是这么激的。
关麟征有些不满,他不是不去救,而是在等一封电报,一封决定他命运的电报。
但命运有时候就是这么捉弄人,他们这边正在想方设法让关麟征出兵,河内的电报却先一步来到昆明行营。
“报!河内急电!”
龙云立马挥手,让人拿过来,可电报却在半路被罗卓英截下,龙云的脸当场就黑了。
好在罗卓英深谙官场之道:“龙长官,我来念与你听。”
“沈复兴亲率税警三团南下支援205师阙汉骞,安南情况复杂,云南诸部切勿轻易行动,引起不必要麻烦!”
念完电报,罗卓英的脸色变得很难看。
他不知道这是不是沈复兴借刀杀人,要做掉阙汉骞。
毕竟这个说辞与这个动作.好熟悉啊!
但林蔚却急了:“日寇足足两个师团,他沈复兴纵有三头六臂,如何抵挡?”
倒是龙云变得淡定起来,沈复兴做事向来稳重,他干脆闭嘴,看着几人继续吵架。
但通信兵没走,而是又递出一张纸条给龙云:“沈复兴私电。”
龙云打开一看,只有一句:请兄力保郑县物资抵达。
龙云在几人的目光中收起纸条:“诸位请便,龙某身体不适,先走一步。”
跟这群虫豸确实没什么好说的,只是走到门外的时候,又有通信兵过来,递给他一份电报。
这份电报是重庆发来的,委员长亲电!
只是一眼,龙云心头大震,扭头看向关麟征的眼神竟然充满怜悯。
电报内容很简单,关麟征被指“抢功过多”且未乘胜追击,引发薛岳等将领不满,官司都打到了委员长面前。
罗卓英向陈诚告状,人廖耀湘都去救阙汉骞,他关麟征按兵不动,该死!
林蔚也打过小报告,关麟征此人桀骜不驯,恃才傲物,凭借长沙会战等威望,无视上级,恐有坐大嫌疑。
何应钦见保不住关麟征,干脆撇清关系。
委员长来电就是问龙云,要不要换掉关麟征。
这就是后台不硬的,人情不通的结果了,如果刚才关麟征出兵救援河内,他说不定就要建议委员长换掉关麟征。
现在么?
龙云淡淡一笑,对副官说道:“关麟征将军公忠体国,屡建战功,威望甚高,有他坐镇滇南,我很放心,请委员长勿忧。”
副官初听有些诧异,可下一秒就反应过来,看向吵闹的会议室,只觉得关麟征可怜。
但无论如何,关麟征的位置保不住,出兵的时机就会被耽误。
一切,就只能依靠沈复兴与廖耀湘自己了。
在前往兴安的道路上,沈复兴接过白大爷的雪茄:“白大爷,咱们一人一路如何?”
白大爷笑着摇头:“沈公勿忧,有白某在此,丛林山地之战,倭奴没有胜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