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三百三十六章 满是财富的宝地

  张苍领着两位大将军到了宫门前,先是站定与殿前的侍卫说着。

  “皇帝有命,两位大将军可径直入殿。”

  赵佗与屠雎相看一眼,便一起走入宫门。

  随后,张苍看着几乎铺满了咸阳城街道的车队,战争的胜利果实终于送到了大秦。

  也就令人放心了,毕竟当年为了这一仗大秦几乎是咬紧了牙关,才挤出来的兵力。

  成本已经投出去了,现在就该收回来了。

  “张府丞。”

  张苍正在想着,回头看去见到了陈平。

  陈平依旧是一脸笑容,望着一眼看不到头的运送车队。

  装着宝物的车队从咸阳城的宫门口,一路铺到了咸阳城外。

  陈平感慨道:“打车师打匈奴,都没有如此成果,看来车师与匈奴也没那么富有。”

  再看张苍的神色,陈平知道其人平日里都是寡言少语的,便自觉有话直说,行礼道:“张府令,皇帝有命,将这些宝物都送去骊山。”

  张苍道:“皇帝不在意这些宝物,皇帝在意的就只有人口与土地。”

  陈平行礼道:“在下,就先押送这些宝物去骊山了。”

  张苍颔首也走入了宫门。

  与陈平说话的这片刻,张苍发现赵佗与屠雎已往前了一段路。

  昨天下了雨,今天的风还挺冷的,尤其是冷风吹过的时候。

  在南方久了,一回到这里两位大将军对这里的气候还有些不适应。

  到了殿前,两位大将军脱去了鞋履,入殿觐见。

  右相冯去疾与太尉蒙恬就站在这里。

  “末将赵佗,拜见皇帝。”

  “末将屠雎,拜见皇帝。”

  两人齐齐下拜,递上他们的虎符与一卷书。田安端着木盘,看着两位大将军将虎符与书放入木盘中。

  大殿内很安静,扶苏拿过这两块虎符,虎符入手还有些凉意。

  扶苏也不知道这虎符是用什么材质所造,再将虎符的另一半拿出来,合拢之后便完整了,就连切痕都是严丝合缝。

  扶苏搁下虎符,让田安端下去交给太尉蒙恬。

  虎符到了皇帝手中,赵佗才觉得长出了一口气,身上的压力顿时消散不见了,虎符交还了,他的使命也就结束了,南征几乎用了他的半辈子,半辈子的辛劳也就有结果了。

  扶苏站起身走到两人面前,伸手扶起赵佗与屠雎,道:“两位大将军,带兵在外十余年,受苦了。”

  屠雎朗声道:“末将不苦,末将心心念念都想着回大秦,回到皇帝麾下。”

  扶苏拍了拍屠雎的肩膀。

  赵佗道:“臣也是…”

  扶苏道:“如今两位大将军所得的土地都是大秦的,你们来时朕考虑过,是否派人接替你们,可不论怎么想都想不到更好的人手。”

  “等你们的子嗣长大了,将来就可以南下,承袭你们的侯爵,永远富贵。”

  闻言,赵佗与屠雎再一次下拜行礼。

  右相冯去疾适时上前一步,朗声道:“征越大将赵佗,征越大将屠雎,镇守南越十六年,建盐场,垦田挖渠,冶铁造犁,建城邑,行秦律,特赐官大夫,食三百户,赐青铜轭,赐玉具剑。”

  “允赵佗子嗣扼东江道,世代戍守东江道,世代为业。”

  “命屠雎子嗣,任南海象郡郡守,掌南海郡兵符,可领越骑兵三千,戍守南海,世代为业。”

  当初让赵佗与屠雎孩子来关中,是为了挟制他们两人。

  现在这两位大将军回来了,皇帝便可以赐予他们后人的富贵。

  以后他们要留在关中,他们的子嗣可选择一个子嗣回到南方,一个扼守东江道,一个戍守南海。

  冯去疾望着神色激动下拜的两位大将军,一生征战所求不就是个平安富贵吗?

  皇帝给了他们应得的,也给了他们后人的富贵许诺,让两位大将军可以在南方世代为业。

  这天下的土地依旧是大秦,这个大秦依旧是以大一统为治国的理念,维护一统,也并没有让分封死灰复燃。

  因此,赵佗与屠雎的使命结束了,皇帝给了封赏,也就意味着秦的郡县制随着土地与疆域,从南扩展到了南海,从北到了漠北的北海,从东直到长城的尽头,从西直到车师。

  这个国家太大了,大到很多人想都没有想过,大秦的疆域能这么大。

  皇帝在章台宫为两位的大将军宴请。

  传闻这一夜的宴席十分热闹,赵佗喝得酩酊大醉,屠雎喝得痛哭流涕,直到深夜才结束。

  翌日的廷议上,公子衡随着群臣来参加廷议时,还能闻到大殿内的酒香。

  今天赵佗与屠雎肯定不会来廷议了,但皇帝给了两位大将军在内史令章邯麾下安排了位置,两个能够让他们安然享受养老的位置。

  听着周遭的言语,公子衡看了看站在群臣队伍中的章邯。

  章邯站得笔直,闭着眼对周遭的议论充耳不闻。

  臣子或许会缺席,但皇帝不会。

  不论刮风下雨,还是霜冻严寒,皇帝每天都会准时出现在章台宫,若无特殊情况几乎不会缺席。

  今天廷议内容依旧是有关南方的官吏派遣。

  早在赵佗与屠雎回来之前,丞相府的群臣就对南方的事进行商议。

  不得不说,南方物产丰富,气候温暖,雨水充沛,不论是粮食还是渔业,皆丰足。

  赵佗与屠雎确实立下了大功,他们给大秦打下了一片充满了财富的土地。

  因治理南方的事,群臣再一次在章台宫进行了探讨。

  廷议结束之后,公子衡便离开了咸阳城,而是奉父皇与母亲之命,前去骊山看望爷爷。

  从咸阳到骊山快马加鞭,到了这里已是夜里。

  从南方运送而来的宝物还都堆积在山下,衡从盖在其上的黑布下,发现了不少象牙玉器与犀牛皮革。

  李斯道:“公子。”

  “丞相。”

  “老臣已不是丞相了,都告老了。”

  公子衡又道:“在父皇心中,无人能够替代丞相。”

  李斯叹道:“皇帝该再立一个丞相的。”

  皇帝的能力出众也是一个烦恼,怪只怪现在的皇帝能力太强了。

  有一个如此有能力的皇帝,又对臣子极其苛刻又挑剔,这样的皇帝多半是看谁都不满意的。

  是啊,皇帝对他自己要求高,对臣子要求也高,自少年开始,便是如此,没有变过。

  李斯道:“公子是来…”

  “我来看望爷爷。”公子衡当即回道。

  李斯望向山顶,道:“公子随老夫来。”

  正要走上山,公子衡看到了站在李斯身后的人。

  李斯注意到目光,回道:“这是任嚣,与赵佗一起回来的。”

  “他不去面见父皇?”

  任嚣道:“臣已接到皇帝诏命,明日就去觐见。”

  闻言,公子衡接着往上走。

  李斯询问道:“老臣听闻,皇帝将玉具剑赐给了赵佗?”

  公子衡颔首,询问道:“此物很特殊吗?”

  李斯颔首道:“当年秦军东出一统六国,从六国王宫所得的异宝众多,其中就有玉具剑,那是当年楚地的王室用具。”

  公子衡继续往山上走着,道:“这是王侯配饰?”

  李斯再道:“皇帝用意之深,皆在赏赐中,虽未封王侯,但却给了封侯礼器。”

  公子衡明白了,秦是不可能分封的,父皇也不可能让他们列土封国,土地一定要收回并且归国有,这么多年爷爷也好,父皇也好,都在这么做。

  公子衡继续往山上走着,想到了爷爷与父皇之间共同的执念,对大一统有着几乎于使命般的执念。

  以后的代代后人,也一定会如此吧。

  公子衡继续往上走着,一想到山下的那些宝物,说不定将来也会随着爷爷离开人世之后,一起与爷爷葬入地下。

  这是父皇的安排,公子衡深知父皇的喜好,父皇只对治国有兴趣,父皇只喜土地人口与赋税。

  而那些宝物,父皇不会收归己用,只好埋入地下,倒也眼不见心不烦。

  衡在书籍中看到过也听说过当年列国王室的奢侈生活,自小到大得到的,都是最好的老师的教导。

  倒是对那些奢侈生活没什么感想,至少现在的生活也挺好。

  公子衡来到了山上,见到正在看着蜂窝煤的爷爷。

  “爷爷?”

  听到呼唤,嬴政的目光还在看着已烧得结块碎裂的蜂窝煤,道:“你父皇将此物赏赐给群臣了?”

  衡解释道:“是在月圆的那天赏赐给群臣的。”

  嬴政沉声道:“你父皇拿着这个,就可以收到更多的赋税。”

  公子衡站在一旁,迟疑道:“爷爷的意思是,此物会成为赋税?”

  嬴政笑着哼了一声,“盐铁是国家与国人最需要的,以后就会多一种,煤。”

  公子衡道:“那太好了,父皇常说赋税赋税,也不知道赋税是多了好,还是要减轻人们赋税,不过有了煤,该能够迎刃而解了。”

  李斯道:“还要多想想国策才好…”

  在治国方面,即便是如今,李斯依旧是政治高手。

  这位老丞相说的每一句话,衡都记在心里。

  下山的时候还在复述着老丞相的话,希望能对父皇有用。

  从骊山离开时,公子衡提着一篮子的蜂窝煤来到了泾阳县。

  刘盈正捧着一卷书读着,见到来人,行礼道:“公子。”

哎呦文学网    秦人的悠闲生活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