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是我以个人名义找到的关系,没有找大房帮忙,走的是当年史弥远那一派的人脉。
史弥远死后,一部分人投靠郑大人,另一部分人倒是越发腐败,只要银子足够,类似团练使这样的虚职,他们都愿意卖。
对外只是说我帮昔日好友之子一个忙,做个引荐而已,在他们看来你我之间关系不深,或者是我得到了你给的好处,之后若真的有什么事情,顶多牵连到我,跟武家无关。”
武成玉点了点头,找了武正梁出面,日后若说完全没关系也不可能,但没有武正梁,就没有渠道去买官。
一个突然冒出来的人物突然拿出银子买官,这些官员再贪婪也不会轻易接受,所以必须是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出面做担保,这一点是无法避免的。
这一回武正梁不单单是帮忙买官那么简单,实在是把自己也搭了进去,日后若真的有事,武正梁也难逃其咎。
武正梁的目的只是不要牵连武家,却因此让自己担上了风险,仅以堂伯父而言,武正梁对武成玉绝对是仁至义尽。
武成玉当然知道武正梁付出了什么,他也发誓日后绝对不会牵连自己这位四伯,不过武成玉还是斟满酒,举着酒杯,对武正梁深深一躬,以示谢意。
他穿越以来,若论对他帮助最大,且从无所求的,还就是武正梁一人,无论如何,这个长辈也是最值得他尊敬的。
敬了酒,武成玉一饮而尽,这才坐下问道:“我对宋国官制不熟悉,也只是想要这个名头练兵而已。
只是不知道,有了姑苏团练使的职位,我手下能带多少兵。”
武正梁苦笑了一下:“我也不熟,只知道是个虚职,但也是可以带兵的,直到帮你买到这个官职,才发现一个团练使就算带兵也不能超过五百人。
之后我想帮你弄到更高的官职,但若是不通过武家大房,以我的关系,花再多钱,这个从五品已是极限。”
武成玉当场瞠目结舌了,这是吃了没文化的亏啊,前世九年制义务教育,他历史学的不错,但历史书上也没告诉他一个团练使居然只能带这么点兵。
实际上,因为宋朝的强干弱枝政策,以从五品武将官职类比,所谓的团练使其实跟水浒传中杨志担任的提辖官差不多,还真就是五百人。
武成玉其实是把所谓的团练使和民国时期的地方保安团混为一谈了,现在的南宋还没到蒙古大军杀来后,朝廷动荡无力管辖地方的时候,跟民国那种混乱的情况不同。
民国时期,各地保安团只要有人有枪,就能拉起一支队伍来,哪里有这诸多限制。
团练使这种地方部队,对南宋朝廷来说,也是需要压制的,一个地方团练使,超过五百士兵,就是极限,再多就犯了忌讳。
武正梁将团练使的一些要求讲完后问道:“你准备练多少兵?”
现在轮到武成玉苦笑了:“先期目标是五千士兵,至少要几万人才能满足我的需求。”
武正梁吸了一口冷气:“你倒真是雄心壮志,几万人的部队,咱们武家全部家业砸进去都不够。
而且人数一多就太显眼了,别的不说,姑苏这边的官员必然会上报,接下来朝廷就会下令让你解散,而且从此会提防你,甚至会以疑似谋反的罪名将你下狱。”
南宋朝廷对于军队的打压算是长期国策了,根本不允许地方突然出现一支千人以上的地方部队,更何况是几万人,这就已经等于是想谋反了。
武成玉沉思片刻,问道:“这姑苏地界,能注意到地方部队,有管辖权,又能上报的官员都有哪几个?”
“姑苏属于平江府,设知州总揽郡务,凡兵民之政,皆有权管辖,此外,还有监司,都由官家委派,有巡察辖境,稽考簿籍,举劾官吏的权力。
军队一方设都总管、都监、统制等,也都有保境安民、监察军队的权力。
你这个姑苏团练使,他们哪一方都有权力监察,一旦发现你麾下士兵超出常规,就会立刻将你撤职查办。”
“可有办法让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那就必须用银子将他们喂饱,但这么多上官,你想要喂饱不知道要花多少银两。
而且喂饱之后,你麾下有两三千士兵,他们可以当做看不见,人数再多一些,多少银子都不足以让他们同时为你承担风险,小二十一,你这条路恐怕很难走通。”
武成玉也知道武正梁所说的就是他遇到的第一个大难题,他要在南宋默默练兵,暂时就要依附于南宋体制之下,只有等到羽翼丰满才能起事,现在才刚刚起步,远不到发动的时候。
而且武正梁说的很对,这么多官,权力交叉,还都能管到他,一个个喂饱不知道花多少银子,关键是喂饱之后该弄你还是会弄你,这个方法绝不可取。
“这些官员如何?可有公正廉明,为百姓着想的好官?”
武正梁摇了摇头,一脸不屑:“当初史弥远眼看就要上位,将姑苏看做是自己的钱袋子,那时候姑苏的各路官员都被他安插成了自己人。
史弥远毕竟是被你刺杀而死,并不是朝堂争斗中失利,这些官员的位置都没动,顶多是升官难一些罢了。
这几年,他们可谓是将姑苏祸害的不轻,若非咱们武家上面有郑清之大人,他们估计都会打武家坡的主意。
总之,这公正廉明的官我可想不出一个来,若是以国法惩处,谁都跑不了。”
武成玉点了点头,这就好办了,若是碰到个好官,比如文天祥之类的,他还真下不去手,等他的部队有了规模,文天祥这样的忠臣必然上报,到时候就是个大麻烦。
可若都是贪官奸臣,那么手腕就可以灵活的多,武成玉可没想过用银子喂饱他们,他的钱每一分都要用到必要的地方,这些贪官利欲熏心,也必然贪生怕死,对付他们可以用更好的办法。
该说不说,生死符这种东西真的是控制别人最好的法门,现在天下除了武成玉应该无人能解。
这东西发作稳定,一年一次,只要预先准备好解药就是,而只要受过一次生死符的折磨,这些人必然不敢再反抗。
这些没练过功夫的贪官,无论是意志还是身体,都不可能熬过生死符的酷刑。
同样的东西,在天山童姥手里,只能用来压迫那些妖魔鬼怪,在武成玉手里才能将利益最大化。
“四伯,麻烦你把整个平江府的官员名单都给我一份,特别是那些有权力管到我这个团练使,又可以上达天听的,我有办法让他们从此俯首帖耳。”
“真有把握?此事非同小可,不要勉强。”
“四伯放心,应该放心,有时候用点江湖手段更可靠。”
“好吧,既然你有把握,此事暂且放下,你今日叫我来,除了团练使,还说有事问我,不知何事?”
下面的事就是武成玉武功再高也难以解决,他给武正梁讲述了自己对于练兵基地的要求,希望这位对姑苏一带极为了解的好四伯可以指点迷津。
武正梁听完也有些头疼,姑苏这地界上哪有可以藏兵的地方,有些地方放在江南叫山,放在北方顶多叫土堆,这一点姑苏连杭州都比不上。
忽然间,武正梁脑中灵光一闪:“小二十一,你为什么一直纠结于山,姑苏没有山,却有水,偌大的太湖,这太湖之中可是有不少岛屿,与姑苏城隔水相望。”
武成玉听完也是恍然大悟,之前脑子里都是义军基地的样子,钻了牛角尖,这太湖的水域面积可足足有两千多平方公里,大大小小的岛屿五十多个。
武成玉也想起前世到苏州游玩,了解到太湖里最大的岛貌似叫做西山岛,也叫西洞庭山岛,占地面积七十多平方公里,在后世是苏州的一个镇,足足容纳了四十多万人口。
武成玉当时也登岛了,那时候有全长4308米的太湖大桥与岸边相连,现在这个时代自然不会有如此长的大桥,想去西山岛必须乘船,且这段距离用现在的船只耗时可是不短。
一个西山岛,就算是他同时训练五万士兵也绰绰有余了。
不止如此,想到了西洞庭山岛,就有东洞庭山岛,没有西山岛大,却也有足足60多平方公里,也是一个天然的基地。
这样一个地方足够大,相对隐蔽,在太湖之中进退自如的基地简直是老天爷送给武成玉的礼物。
而且,按照武成玉的记忆,这两个岛屿气候宜人,适合种植,后世也以农副产品丰富著称,若是自己开发出一片农田,至少能解决部分军粮问题。
此外还有不少矿产,煤矿产量不小,铁矿也有,若是从同官县温夫人那边弄来一些成熟的工匠,那么后期军队所用的兵器铠甲也可以自己打造。
武成玉越想越是兴奋,越想眼睛越亮,恨不得现在就登岛去查看地形。
这时武正梁接着说道:“只不过,太湖内的岛屿也有些问题,现在太湖水盗横行,朝廷的军队对他们毫无办法,而且我隐约中查到,这些水盗其实与官府也有勾结,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
武成玉更开心了,都是水盗才好啊,若是他看中的东山岛和西山岛上都是普通老百姓,那还需要想办法把他们迁移走,可若都是水盗,那对于背嵬军来说,实在是不值一提。
而且现在的这两个岛还没有得到后世那般开发,要想将岛屿建设好,必须有大量劳力,让自己的部下干太浪费精力,从外面找工匠又会泄露岛上的情况,这些水盗实在是太适合不过了。
太湖可真是个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