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347章 现在就是很后悔

  大棚里的黄瓜、茄子和青椒都相继要进入采摘期,这比正常的元谋蔬菜冬早蔬菜上市时间至少晚了大半个月。

  露天的蔬菜还要晚一些。

  这对产量有不小影响。

  但忙碌了这么久,又一直在赶进度,马上迎来收获也让人感到喜悦。

  这就属于正向反馈。

  元谋能禹蔬菜批发市场距离基地并不远。

  而当地缺乏保鲜措施,为了延长储存时间,能禹的蔬菜批发衍生出了另一种交易方式。

  即农民或者种植大户采摘样品去批发市场,外地的收购商看中了,再去地里看货买菜。

  因为部分农民地少或者交通不方便等原因,代办和批发商也在其中承担着中间商的作用。

  不过云岭农场决定自行接触收购商。

  送走了来考察的领导后,陈家志又给管理人员开了会,强调商品性和包装。

  并在采摘样品时亲自下场,大拇指上戴着铁指甲,往大棚里黄瓜垄间一钻,右手铁指甲在黄瓜连接藤蔓处轻轻一割,一根根黄瓜便抱在了左手,再整齐的摆放在菜筐里。

  一筐标准的黄瓜便出炉了。

  这东西其实很简单,主要是要形成统一标准,歪瓜裂枣的黄瓜统一打成残次品,不得采收进入市场。

  元谋在长期的卖方市场下,农户优化商品包装的意识还比较淡薄。

  许多菜工采摘时都会下意识把次品也采收入筐,需要反复强调和纠正。

  好在李明坤不怕麻烦,对黄瓜进行了辅助授粉,良品率较高。

  另一边,县里的考察团也在前往下一个点的路上。

  庞姓县领导正在听人谈论云岭农业,从大棚到苗场,观点分歧还是较明显。

  农业局的马明始终认为其有可取之处,大棚弥补了采收期短的缺陷,专业化育苗则能提升整体竞争力。

  而县蔬菜种子经营部的周金辉则坚持认为成本过高,不够接地气。

  马明揶揄道:“周经理,莫不是你怕云岭的种苗太好,抢了你们的生意?”

  “笑话。”周金辉冷声道:“马局,一亩地种苗投入五六百块钱,哪个农民承受得住,我会担心他抢了我生意?

  再说了,嫁接苗到底有没有作用,现在谁能说得准!”

  马明呵呵说道:“嫁接苗没作用,亏你还是从事这行的”

  听着两人夹枪带棒的对话,县领导挥了挥手,打断了两人的争论,再让两人说下去得吵出真火。

  “吵能吵出结果吗?再等几个月什么结果都出来了。”

  马明和周金辉这才罢手,不过依旧谁也不服谁,两人的争执很快也在一定范围内传开。

  面对他人询问时,周金辉也丝毫不避讳,乃至大肆宣扬1.5毛/株的菜苗,一亩种苗成本高达五六百元。

  如此价格也让人咋舌。

  然后一问卖了多少株?

  一株没卖,反倒送了几万株出去,甚至差点免费送农民都不愿意要,让人忍俊不禁。

  这样的种苗能有市场吗?站在周金辉一边的人越来越多。

  马明也感觉到了身边的变化,心里也有动摇,他怎么敢卖那么贵的呀!

  而陈家志压根没再关注这事,定价高只是意外,而且一粒种子卖一块钱他都见过,1毛5/株实在不值得说道。

  凌晨的元谋比白天冷多了。

  不过对从西安过来的江辉来说,凌晨还有十二三度,这天气很暖和。

  江辉是西安人,在当地从事蔬菜生意,连续多年冬天都要到元谋来买菜,对这边很熟。

  他裹着厚衣服,走在能禹蔬菜批发市场的通道里,随意打量着各种瓜果蔬菜。

  元谋最知名的是洋葱,其次是黄瓜和番茄,每年他都会持续发货回去。

  这里的蔬菜多年来也没有大的变化,冬天发去西北城市后也常年不愁卖,即使偶尔会被客户吐槽,也同样能稳定赚钱。

  没走几步,他突然看到前面有几个人聚在一起,应该是在谈价,争执得还挺激烈。

  他在一旁停下看热闹,暗自鼓劲,打起来,打起来!

不过终究让他失望了,两边似乎围绕价格争执不下,一会儿七毛,一会儿六毛,语速很快很冲,他没能完全听懂  偶然一瞥,江辉也看到了被遮挡了视线的菜筐,是一筐带刺黄瓜。

  嗯好像还挺漂亮,咦,今年黄瓜不是五六毛每斤吗?

  这七八毛是怎么来的?

  江辉感觉到了不一样的气息,想起刚才那一瞥,就像在人群中看到了绝世美女一样稀罕。

  他走过去,扒拉开人群,随后便看到了黄瓜的真面目。

  小小的一筐菜仿佛有魔力一般,让人一看就挪不开眼,花鲜、刺密、色量、条直…

  一看就是好瓜啊!

  难怪要争价格。

  他想到了近两年客户的吐槽,不管大小、弯直、品种全都混杂在一起。

  前几年菜不好买也就无所谓了,但这两年菜好买了,竞争加剧,他面对客户吐槽时的底气是一年比一年不足。

  江辉仍旧蹲着看黄瓜,问道:“黄瓜还有多少,七毛一斤我要了。”

  陈家志还在和另几个捣乱的本地人纠缠,陡然听到一个不同的口音,还稍微愣了一下才看到菜筐前还蹲了一个人,虎背熊腰,块头不小。

  “地里还有黄瓜,老板有兴趣,可以白天来带你到地里看货。”

  因为有另几个人在,陈家志说得很模糊,也没应下价格。

  江辉又问:“一共种了多少亩地嘛,我要的量不少,最好能多摘几天,少了我也懒得跑,你们这里路可不好走。”

  陈家志笑道:“不少,包你满意。”

  两人聊得愉快,其余几个先来的汉子就不满了。

  “喂,刚才我给你八毛你不卖,现在七毛你就卖了,你什么意思,看不起我们龙哥是吧?”

  “踏马的龟儿子,得罪了龙哥,以后就别想在这混了。”

  又有人对江辉吼道:“滚,懂不懂先来后到!”

  江辉站了起来,一米八几的大块头给了几人很强的压迫感。

  刚好,陈家志这时也看到了骑车赶来的薛军等人,顿时就有了安全感,也不再和所谓的龙哥几人拉扯。

  “你们是诚心想买菜吗?”

  龙哥是活跃在能禹批发市场附近的混混,靠着暴力手段强行收购农民手中的蔬菜再进行出售,也就是中间商。

  陈家志由于是新面孔,菜还很漂亮,便被盯上了,对他报的高价几乎没怎么考虑就答应了下来。

  这引起了陈家志的警惕,随后在王永祥提醒下反应了过来。

  菜自然不能卖给这种人。

  别看这群人答应了高价,但事后很难拿到钱,一般的农民被知道了菜地位置,还可能被持续威胁。

  所以陈家志一直在和他拉扯,同时龙哥也拿不准他的菜地在哪里,便一直僵持现在。

  “你什么意思,不想做生意了是吧!”

  “我看你就是欠揍!”

  “龙哥,弄他一顿就老实了!”

  眼看已经在推拉着要动手,江辉也在犹豫要不要帮忙之时,另一帮人也飞快的跑过来。

  “狗杂种,想打架是吧,来和你爷爷过俩招。”

  薛军一马当先,一巴掌便扯开和陈家志推搡着的汉子,跟着拳头就是直中面门,把人打趴在了地上,又一脚踹飞了另一名混混。

  顿时,安静了。

  李明坤也带着几名菜工靠了上来,手里拿着扁担等工具。

  采购商江辉看着冲上来就大杀四方的薛军连连点头,这下通透了。

  混混一方都看着龙哥,龙哥反应过来后,也愤怒到面目扭曲,不知从哪拿出把西瓜刀,厉声道:“踏马的,你找死,老子弄死你!”

  薛军一言不发地从腰上摸出家伙,黑洞洞的枪口直瞄着龙哥的脑袋。

  世界再度安静了。

  有两个混混吓得腿都在哆嗦,龙哥迎上薛军的眼神,心里也在发毛。

  从刚才动手的狠辣劲来看,他毫不怀疑对方敢开枪。

  “大哥,大哥,我错了,都是出来混口饭吃,不至于,不至于…”

  “滚!”

  龙哥带头连滚带爬的跑了。

  而这里的动静也早就引起了周边的注意,陈家志让薛军收起了枪,才看向来买菜的外地人。

  这人也是人高胆大,一直没离开的意思。

  “老板,我一共有150亩地,种的都是黄瓜、茄子、青椒和番茄,其中还有50亩大棚,到三四月份都还菜卖,量应该能满足你的要求。”

  江辉眼前一亮,要说元谋冬早蔬菜有哪点遗憾,便是到了一二月份菜就难买了。

  如果有大棚,好像真能解决这个问题,他可不关心成本等问题。

  “好,白天去地里看看,价钱怎么定,还是七毛每斤吗?”

  “刚才我可没有同意七毛卖给你。”陈家志伸出拇指和食指,“至少得八毛。”

  江辉说:“今年市场价普遍在六毛/斤,卖七毛的都少,你这八毛的太贵了。”

  “老板,货不一样,你看我这黄瓜,盘靓条顺,又都差不多大,还有这鲜花,亮度,你去哪找这么好的货?”

  “你这是黄婆卖瓜自卖自夸啊!”

  “嘿,也不急,马上就快天亮了,可以去看了现场再定价格。”

  陈家志注意到有其他收购商也走了过来,便又开始招呼其他人。

  这年头敢揣着钱在外做生意的都是胆大之辈。

  一点点冲突反而让人注意到了他这边的黄瓜。

  就像长得帅的人在外很自信一样,他这会儿推销自家黄瓜也很有底气。

  人帅瓜靓,任谁看了都会心动的报价。

  只一小会儿的功夫,就又有多名收购商约定去现场看货。

  等在一旁的江辉有些惆怅,该果断下单,现在就是很后悔。

哎呦文学网    1994:菜农逆袭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