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472章 当头一棒

  翌日,陈家志没再跟着陈大官调研,而是直接和县委、农业局的人进行砂糖橘基地选址。

  只用了一上午时间,陈家志就把基地定在了县政府驻地的八达镇。

  县城周边的交通、生活环境更方便,如果太远,对后续建种植园是很大的影响。

  陈家志也确实看好在西林种植砂糖橘,这是他了解到各种自然条件后得出的主观判断。

  种水果和种蔬菜其实有共同点,无非就是气候、水源、土壤,想要风味甜,还得加个昼夜温差大。

  这些条件西林县都符合。

  至于营商环境?

  陈家志本来目的就是交好陈观叶,亏了也有价值,何况有这份关系在,地方上也不至于太过分。

  他自然也就冲了。

  至于三年投资一千万,这个数字很大很大,如果只是建普通点的基地,能轻松搞一万亩。

  而陈家志前三年只打算搞一千亩,大概一百多万元就足够了。

  因为引种砂糖橘后,还需要适应本地气候,进行品种改良,之后大规模拓张才更为稳妥。

  而他喊出一千万,也只是为了照顾陈观叶的面子。

  与政府谈项目谈多了,陈家志也清楚适当的吹嘘也是必要的。

  况且他确实打算好好搞。

  陈家志不知道的是,在原时空,砂糖橘是2002年才被引入西林县,如今因为巧合,引入时间提前了五六年。

  下午,从西林回到百色后,陈家志先去了一趟市郊的砂糖橘苗圃。

  经过农科院将近一年的养护,如今树势很好。

  不过后续还得运输到西林。

  薛军也来了百色,其在田阳,靠谱鲜生在此投资了水果中转收购站。

  陈家志去往南宁机场时,特意在田阳停了下来,和薛军聊了在西林投资建设基地的计划。

  薛军捋起了思路,道:“首先得招人,引种要做,前期拿地等工作也需要人手。”

  陈家志沉吟道:“请人是必须的,我考虑从四会找基地管理人才,同时去院校招几个学生培养,回头我再问问大姐夫愿不愿意来西林。”

  薛军点头道:“嗯,这样比较合理。”

  有经验的专业管理人才后备技术力量亲戚监管,这种组合前期应当是能把树种好。

  陈家志也只把这当成长远的投资,对他来说,早点拿到出口资质是当下较为重要的事。

  “我已经和农科院沟通了,他们会负责把砂糖橘引种到西林,靠谱鲜生提供资金支持。

  不过管理人员得你去找,招到人后抓紧拿地,明年春天争取先种两三百亩树。”

  “好。”

  还要赶着坐飞机,两人沟通的时间很短,陈家志只能挑重点说,又留下了西林县委的电话,才又匆匆返回了花城。

  抵达时又是深夜,相比西林寒凉的夜晚,花城则还略微有点燥热。

  从机场出来后,陈观叶强撑着精神,打趣道:“陈总,还是顺路把你送到江南市场?”

  “今天就算了,领导,老婆孩子还在家里等着呢,公司也安排了车来接我。”

  “行,小陈总,这趟辛苦你了。”

  “不辛苦。”

  到家后,陈家志拿钥匙轻轻开了门,客厅里灯还亮着,李秀半躺在沙发上睡着了。

  陈家志换了鞋,轻手轻脚的去洗漱,等再出来时李秀已经醒了。

  “家志,吃饭了么?”

“在飞机上吃了,不饿,睡觉吧。”陈家志拉着她进了房间,亲昵了起来  一觉睡到自然醒。

  家里没其他人,餐桌上放了早餐,包子稀饭酸菜,还有一杯鲜奶。

  陈家志坐下吃了起来,包子是猪肉馅的,酸菜是白萝卜,简单的早餐吃起来却格外的爽口。

  吃完,出门,陈家志在门口碰到了彭国真和陈少昌散步回来。

  “家志,上班去了啊?”

  “嗯,爸妈你们在这里住的习惯不?”

  “习惯,习惯,你快去上班吧哈,不用担心我们,我们又不是七老八十走不动路了。”

  陈家志有点不信两人住得习惯,城里和乡下菜场差别还是挺大的。

  在两老催促下,陈家志才开了车去上班。

  彭国真和陈少昌望着离去的切诺基,又看看大房子,心里说不出的自豪。

  陈观叶的效率很快。

  陈家志回花城仅两天,靠谱鲜生的自主出口权申请就审批通过。

  这可能就是权力的好处。

  有了自主出口权,再加上更完善的检测证书,靠谱鲜生的出口客户范围就能再度扩大。

  只是万事开头难。

  办公室里,陈家志和新进的外贸业务员叶俊飞正在忙着通过传真、电话等形式联系过往的老客户。

  “陈总啊,我确实在花城,不过暂时不考虑从靠谱鲜生拿菜。”

  “能问下俞总现在从哪里拿菜么?”

  “这倒可以告诉你,从玉。”

  “好的,俞总,以后有机会再合作。”

  被新加坡的老客户俞红拒绝后,陈家志脸色并没有丝毫变化。

  “俊飞,你那边怎么样?”

  “不太行。”叶俊飞略有点丧气。

  陈家志道:“没事,可能太久没做出口了,此前断掉合作也确实比较伤口碑,慢慢来吧,机会会有的。”

  “嗯”

  叶俊飞点了点头,又继续联系。

  陈家志并没有和他说‘氯氰菊酯’的事,目的也是想看看叶俊飞有没有耐心。

  他不喜欢死皮赖脸的做生意,但至少要能耐得住前期业务少的寂寞。

  此前的刘云帆就是反面例子,撬走的客户今天还连续拒绝了陈家志。

  从早忙到晚,除了薛成林这个老客户支持,一天下来一无所获。

  “俊飞,可以下班回家了。”

  “嗯,老板,我再看看能不能从其它渠道找到客户信息。”

  “行,早点回去哈,这事急不得。”

  叶俊飞点点头,仍留在工位上查找着有用的信息,至少态度上给陈家志的感官不错。

  陈家志下了楼后,和李秀说了下,便去了南北市场的水果档口。

  这两天里,他发动了关系网,通过彭谦、农科院、农业局等关系,寻找西林砂糖橘基地的管理人选。

  同时也说动了大姐夫吴成勇去西林县,今天大姐陈家华和吴成勇便来了城里,从下午就一直呆在水果档口。

  “勇哥,感觉怎么样?”

  吴成勇挠了挠头,道:“还是有点不适应,你说我种菜种的好好的,又去种树,这…这不是猴子掰苞谷么?”

  大姐陈家华本来正在帮着打理水果,闻言搭话道:“你哪来那么多废话,家志让你去你去就行了,他还能亏了你不成?”

  三个姐夫里,易定干就不说了,薛军也混起来了,只有吴成勇勉强担任了个小组长。

  吴成勇知足了,陈家华却有点吃味了。

  吴成勇说:“我只是说说,又没说不去。”

  店里没客人,陈家志给了吴成勇一支烟点上,笑道:“西林那边需要一个信得过的人,大姐说得也对,我肯定不会亏了你。”

  “嗯,我听你安排。”

  陈家志出生时,陈家华已经出嫁了,又离得远,吴成勇也不像易定干一样对他倾囊相助,所以姐弟关系最为疏远。

  吴成勇本身也因为年龄大,除了一身力气,会种地外,也没有其它的能力,在菜场干,当个小组长也就顶天了。

  陈家志把他调到西林去,说不定还要更轻松点。

  大姐陈家华则会调来花城上班,与陈家英也能作伴。

  确认吴成勇这里没问题后,陈家志才又开着车去几个门店粗略的看了眼。

  他查看了菜店的数据,虽然利润不高,但因为拿货价低等原因,经营情况比国营菜店时期应该要更好。

  水果店则还没开业,原本想等他回来后就开业,但又被陈家志打回去要求整改。

  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啊,他前世好歹也逛过水果连锁店。

  首先别人的摆盘就非常美观,进店第一印象就非常亮眼。

  其次才是水果的品质要好。

  而靠谱鲜生的水果目前并没有进行专业的农残检测,摆盘更是还得练,这两者现在都有条件进行改善。

  一连几天,陈家志的日子都过得很充实。

  离开花城小一个月,配送和档口等各方面的变化都不小,陈家志只是巡视花城和深城两地就花了不少时间。

  期间还在云杉摆了几桌,以庆祝乔迁之喜。

  不过当天在云杉的用餐体验仍然不太好,金融危机对云杉的影响似乎也不小。

  但也有欣慰的事,陈正旭带着对象来的,喝了不少酒的陈家志晚上就给堂哥陈家顺打去了电话,让他赶紧给孙子孙女想名字。

  在这之后,陈家志又相继去巡视了合利农场、彭村基地与江心农场。

  易定干和几个场长见到他后都开始诉苦,八月份亏,九月份看样子还要亏,都想让陈家志放开些对农药使用的限制。

  陈家志始终不为所动。

  他作为老板都没急,其他人那么急干什么?

  在江心菜场的菜畦里,陈家志听戚永锋说完了这两个月的遭遇。

  因雨水和病虫害爆发,累计有四五百亩地推倒重来,弄得戚永锋怀疑人生,差点以为自己不会种地了。

  “这菜看着不挺好的么?”

  “老板,马上都快10月份了,再出问题不用你辞退我,我自己就不干这个场长了。”

  “我可没说过辞退你哈”陈家志面带笑容:“我觉得你做得不错,能控制住农药。”

  戚永锋指了指远处的白房子,“检测中心就在我这,天天测,谁来都忍得住。”

  顿了顿,戚永锋又说:“老板,小鬼子没要求所有指标都在0.01ppm以下,我们为什么要比着这个标准来呢?”

  陈家志道:“防患于未然,也是对自己负责,再坚持一下吧,很快就能成果。”

  因为在高温高湿天气控制农药使用,导致各个菜场出菜量都出现了衰减。

  所以虽然最近行情不好,但靠谱鲜生也一直没有卖菜压力。

  不过很快就要有了。

  合利农场的1500亩早稻收割后,已经播下了四九心、芥兰、油麦菜、大利生菜等叶菜品种,最快半个月内就能有菜上市。

  按照陈家志的计划,有一部分菜是为出口市场准备的。

  只是如今出口方面,除了繁荣菜场的对日出口,其它区域的进展仍然不太顺利。

  但陈家志丝毫不慌,他时刻和房少华保持着沟通,随着山东菠菜的集中上市,又携带着出口退税和政策补贴之威,小日本方面已经撑不住了。

  时间一天天过去。

  东升农场,边界线上,区景泰见到一片翠绿的邻居菜场,竟露出了如释重负的表情。

  “这才是江心菜场的正常水平嘛,前两个月那是在搞什么飞机!”

  区景泰不无吐槽,整整两个月了,江心菜场水准失常,种出了一批又一批烂菜。

  他一开始听李继勇汇报时还不信,亲自来看了后又难以接受。

  就是这样的对手在香江抢了区泰记的客户?

  他脸往哪搁啊!

  直到现在江心菜场的菜又正常了,区景泰才有种石头落地了的感觉。

  李继勇分析道:“可能是菜价太低,江心菜场无心管理造成的。”

  区景泰微微点头,“有可能,靠谱鲜生珠三角这边出口业务开展得不行。”

  此前的菜价无论是内销,还是出口,都低得要菜农的命。

  好在国家出台了优惠政策鼓励出口,才让区泰记又重新缓了过来。

  而靠谱鲜生在珠三角主要是内销,没有政策支持,出口又短时间很难恢复过来,形势自然会更严峻。

  “陈老板,原来你也有今天!”区景泰有些幸灾乐涡起来。

  这时,一辆自行车飞奔而来。

  “区总,不好了,我们昨天出口日本的两柜货被退货了!”

  “什么?!”区景泰脸色微变,盯着来人,“怎么回事,为什么会被退货!”

  “日方给出的理由是农残超标。”

  “不可能,我们以前一直都是合格的!”区泰记吼道:“一定还有其他原因!”

  “但日本方面是这么说的啊!”

  随后的一天,区泰记发往日本方面的货接连因农残被拒收。

  区景泰急了,几番联系,他才通过客户弄明白了原因,小鬼子临时修订了食品卫生法。

  这当头一棒,让区景泰几近头晕目眩。

  请:wap.xshuquge.net

哎呦文学网    1994:菜农逆袭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