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对论语已经背熟,单是考县试,只要身体状态不出问题,大脑能够正常运转,帖经这一科目,是一定能够做到十道题全对的!”
看着手上已经有点卷边的书籍,陆北顾心中思索道。
“不过也只是应对县试,若是州试,听计云说,难度还要再上一档!”
宋代科举考试没有明代清代那么变态,不会给弄个“截搭题”出来。
但要是觉得把论语背熟,就能在州试也达到十题全对的成绩,那可就真想多了。
用常规思维想都知道,玩个游戏不同周目的难度还不一样呢,怎么可能不同等级的考试,题目难度没有任何变化?
实际上,帖经这个考试科目的难度是有的,只是不在县试而已,等到了州试,就开始出现“倒拔题”了。
所谓“倒拔题”,就是考官为增加考试难度,故意从中论语中选取孤章绝句或易混淆的难句作为考题,且前后遮蔽的方式异常刁钻,如只露出一两字或遮蔽学生背诵时候常用到的记忆点,要求考生根据有限线索补全原文的一种题型。
请问,假设你把论语背熟了,那现在出题如下,你应该怎么填空。
“子_曰:“_____,_____,____矣。”9
不会答?
不会就对了,目的就是不让你轻易答出来。
那么怎么分析到底是论语里的哪句话呢?
也有办法,比如这个“曰”前面有两个字,那就肯定就先能把“子曰”给排除了,这句话不是孔子说的。
至于是子贡、子游、子夏、子张、子路还是谁说的,那就得看后面具体空了几个字,用的什么标点符号,而论语里又有哪句话的结尾是“矣”了。5
而这三句话全都是五字句,所以答案是——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这种“倒拔题”对考生记忆搜索的要求,显然是非常高的。
而到了州试里,十道题里有八道都是这种“倒拔题”。
所以你觉得同样是帖经,州试跟县学旬测考的“子曰:‘________,哀而不____’。”是一个难度吗?2
说白了,就是为了防止所有人都把论语给背熟以后,单纯截去前后进行填空会考不住学生,拉不开学生之间的分差,属于是“为了考试而考试”。
不过“倒拔题”是不会出现在县试里的,按照陆北顾目前论语研读进度来看,考县试他的帖经几乎不太可能丢分了。
就在陆北顾默默思量之际,身后传来了卢广宇的声音。
“陆兄起的好早,会食所养的鸡还没打鸣呢!”
陆北顾转过身去,见卢广宇也拿着书来晨读了。
“听说今天沐佛节会很吵闹,就特意起的更早了一些,多争取一些时间读书......对了,张晟呢?怎么没见到他?”
“今天肯定吵,游街就要经过我们这里,得来回走好几圈呢。”
卢广宇说道:“张晟家里药铺有事,昨天就回去了。”
“陆兄你不知道,这阵子没了你带我们晨读,可是有几天一犯懒就没坚持下来,不过晨读多了确实有益处,现在感觉对论语熟稔多了。”
“当然了。”
陆北顾说道:“论语毕竟是先圣和弟子们的语录,本质上还是对话,是口语,虽然是先秦时期的,但这点是改变不了的,所以多读出来其实比在心里默念默背效果要好得多,主要是不能怕害羞就张不开口。”
“正是这个理解。”
两人简单交谈一番,随后又各自举着书籍,在院子里开始了晨读。
如此读到鸡鸣,读到天光破晓,远处城外的山上突然传来了悠长的钟声。
“咚——咚!咚!”
这浑厚的钟声惊得檐下麻雀扑棱棱飞起。
不多时,便听得城外传来一阵紧似一阵的锣鼓声,那声响起初如细雨敲窗,渐渐竟似惊涛拍岸,声音大到让人有了似乎连县学的青砖墙都跟着微微震颤起来的错觉。
“真让人说中了。”陆北顾苦笑着收起论语。
整个合江县城,都开始随着这密集的锣鼓声沸腾了起来。
县学里也已骚动起来,学子们三三两两聚在院门口,有几个胆大的甚至攀上墙头。
“外面好多摊子!”
“应该挺多都是摸黑坐船来的,也有昨天就来的。”
“对,城东的史坝水驿听说昨晚来了许多外地商人。”
“真热闹啊,怎么还不开门放我们出去?”
早晨县学是到点才开大门的,所以这时候他们也只能干看着。
把书籍放回学舍,陆北顾没去凑热闹,而是直奔会食所而去。
他花2文钱买了个烧饼,1文钱买了碟炒咸菜丝,2文钱买了碗粟米粥,把烧饼从中间掰开,将一多半炒咸菜丝倒进去,剩下的则是倒进了粟米粥里。1
就这样,一口烧饼夹咸菜,配上一口粥,陆北顾美滋滋地吃完了早餐。
等到吃完早餐,却发现县学基本上没人了。
学生们就像是被憋在笼子里的丧尸一样,大门一开就瞬间蜂拥而出了。
至于早餐?肯定是在外面买着吃啦。
因为合江县是水运枢纽,而且法王寺的沐佛节活动远近闻名,所以参加活动的不仅有合江县本地人以及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还有借机来做小生意的外地商贩,各种小吃可以说是应有尽有。
而此时也跟拂晓前大不相同了。
明明只过去了一个时辰,外面却根本没有半分寂静可言,到处都是锣鼓声、诵经声、交谈声,可以说是极为吵闹。
“陆兄,一起去看看吗?”卢广宇也吃完饭出来了。
陆北顾点点头,既然决定去参加法王寺的禅林雅会了,那么上午的沐佛节活动也一并看一看吧,权当给自己放一天假。
“那就去见识见识吧!”
两人才出县学大门,拐到旁边的街,满目绮罗便晃得人眼花。
街道两侧早支起连绵小摊,估计都是天不亮就开始摆摊了,而卖香烛的、售花胜的、贩糖人的摊子前都挤满了人。
几个梳双鬟的小女娃手持新采的芍药,笑闹着从他们身边跑过,罗裙翻飞。
而在这时,锣鼓声也越来越近了。
“小神来喽!”
“让让!让让!”
四个穿着彩色短衫的赤膊汉子抬着神轿,昂首挺胸地走了过来。
此时还没到道君皇帝那时候,大宋百姓都是普遍信佛的,而沐佛节虽然与民同乐,但其实是一个非常盛大庄重的节日。
这种节日,都是有着严格的流程的。
一般而言最重要的神佛都是在后面才出场,前面出场的就都是一些当地人信仰的佛教相关的小神。
陆北顾定睛看去,轿上供着尊鎏金小像,竟是猴首人身的形象,披挂锁子甲,手持镔铁棍。
“这不是......孙猴子吗?”13
无支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