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63章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

  “枇杷是时令鲜果,蜜露是采集寺院周围的百花蜜,看着挺开胃。”

  计云贪凉,率先夹起一瓣枇杷送入口中,只觉得枇杷的酸甜与蜂蜜的香腻完美融合,冰凉的口感在炎炎夏日里格外舒爽。

  “糟烩鲜蕈。”韩子瑜推荐道,“听说是法王寺后山里采的,味道极为鲜美。”

  陆北顾微微颔首,随后开始品尝。

  褐色的菌菇裹着琥珀色的糟卤,入口时先是糟味,继而菌菇的鲜美在口中爆开,竟有几分荤菜的满足感。

  “当真不错。”他赞叹了一句。

  “这松仁炒荸荠也极好。”卢广宇指着另一道菜,“荸荠脆甜,松仁香酥,火候恰到好处。”

  陆北顾依言尝了一口,果然清脆爽口,松仁的油脂香与荸荠的清甜完美融合......这里不仅炒菜的水平比其他地方强一截,他还注意到,每道菜的分量其实都不算少,显然目的就是为了让食客能品尝到更多风味的同时尽量吃饱。

  “咦?这茄子?里面别有洞天啊。”

  计云夹起一块酱烧茄瓤,发现看似普通的茄子内里竟填了东西。

  “这是法王寺斋堂的秘制做法,茄子挖空后填入香菇末和豆腐,再用自制的酱汁烧制。”

  忙着干饭的陆北顾默不作声,夹了一大筷子酱烧茄瓤放到米饭上一起吃。

  茄子入口即化,内馅鲜美多汁,酱香浓郁却不腻口,可以说是相当下饭!

  接着又把煨瓠瓜尝了尝,这东西不太符合陆北顾的饮食喜好,但瓠瓜在如今的大宋卖的相当的贵,开封城里甚至能卖到很离谱的天价......他也不知道为什么。

  品尝完四道热菜,陆北顾不禁赞叹道:“法王寺僧人的厨艺当真精妙,竟能将寻常素菜做到如此层次,真是有水平!”

  虽然这个时代的四川没有现代那些经典川菜,辣椒没有传入中国,豆瓣酱也没有被发明,但这些菜品的味道丝毫不比有各种调料的现代差,甚至在鲜美上犹有过之。

  “是啊。”

  韩三娘这时候笑吟吟地说道:“每年来合江,除了看沐佛节,也是奔着这口斋饭来的。”

  而两道凉菜更是别具一格。

  梅子渍茭白酸甜开胃,茭白脆嫩,梅子的酸味被调和得恰到好处;姜醋拌藕片薄如蝉翼,藕的清香与姜醋混杂在一起,令人食欲大增。

  不知不觉间,桌上的菜肴已消去大半。

  陆北顾已经埋头干了三碗饭了,最后又舀了半碗翡翠豆腐汤,但见汤色清透如碧玉,豆腐嫩若凝脂,汤底沉着几片鲜笋与菌菇。

  他低头啜饮,豆腐细腻的口感混着山野清鲜瞬间在舌尖漫开,咽下去喉间还留着淡淡的松香。

  而就在他喝汤消食的时候,却忽然感觉周围寂静了下来。

  这不太正常,大家交谈的声音即便都很低,但也不至于突然没人说话。

  陆北顾抬起头来,却见众人的目光,都聚集到了门口刚进来的一队人身上。

  为首的是一位穿着襕衫,肌肉却将其撑得鼓胀的青年。

  而在这身形壮硕的青年身后,一个人正不友善地盯着陆北顾看。

  仔细一瞧,正是许久不见的何聪。

  “为什么这么嫉妒地看着我?难道是因为我长得帅吗?”摸了摸的肚子陆北顾有些疑惑。

  他最近一段时间跟着李磐吃得好,有效地改善了营养状态,整个人确实从穿越时的皮包骨变得更健康了,脸庞也从瘦削憔悴恢复到了应有的英俊。

  至于何聪,说实话,陆北顾根本不知道对方的怨气从何而来,甚至从未把他当成过对手。

  不过,目前现场的焦点显然不在何聪身上,何聪就算是把眼珠瞪出火星子来也没用。

  “韩兄这是未战先降了吗?怎地找了这么一群臭鱼烂虾?”

  壮硕青年显然与韩子瑜积怨已久,开口就没留半点面子。

  “先镇。”

  韩子瑜冷冷而视,用力搁下竹箸,瓷盏发出清脆的碰撞声。

  “法王寺乃清净地,莫要学那市井泼皮做派。”

  坐在陆北顾旁边的计云,低声介绍道:“是泸州先氏这一代的青年才俊。”

  “先”这个姓,是有说法的。

  先氏自东汉时期定居泸州,至魏晋时期成为泸州地方望族,到了前唐,族中神童先汪便在唐德宗贞元中高中进士,出任过合江县令,如今合江县就有他年少时读书所在的“读书岩”及晚年归隐合江安乐山讲学所留下的书院,先氏因此在合江县也有很多祖产。

  到了如今的大宋,先氏更不得了,先罕、先诏父子登科,衣锦还乡,其乡因此得名“衣锦乡”,族中出任军职的人更是数不胜数,可以说是泸州最煊赫的家族。

  而先镇,虽然表面看起来粗豪,但其实心思相当细腻,学识也稳压韩子瑜一头,在州学属于那种经常能进上舍的存在。

  可以说,两人算是宿敌了。

  “哈哈哈哈,我又岂会在佛门清净地打诳语?”

  先镇闻言大笑,他忽然伸手按住何聪肩膀:“我可是听我们这位合江县学案首在门外指人介绍了,韩兄若不是临时凑不齐人,怎么连县学里不入流的都拉来充数呢?”

  目前在斋堂里吃饭的,绝大多数都来自泸州各县里有钱有闲的人家,以年轻人居多,所以很多人这几年来参加禅林雅会以后其实是互相认识的。

  听了这话,旁观众人也是响起了窸窣的议论声。

  这话一出口,何聪顿时脸色发青。

  先镇的话看似抬举,实则是把何聪架在火上烤了。

  毕竟在门外悄悄指人说小话没事,但行为被公之于众的话,不管说的对不对,何聪都不是君子所为,是会让在场众人鄙夷的。

  果然何聪急急摆手:“先公子说笑了,在下不过是......”

  “怎地?”

  先镇转头睨他,何聪顿时噤若寒蝉。

  而这时韩三娘忽然轻笑出声,她指尖转着青瓷盏,盏中老荫茶随之荡出细碎波纹。

  “孰强孰弱,究竟是谁不入流,待会儿禅林雅会上比一比就是了,何必在此徒费口舌?”

  “更何况。”她故意顿了顿,“我读过陆公子的天河水,立意文笔都顶好的文章,倒是未曾听过这位合江县学案首有什么大作?”

  何聪不敢对先镇发火,但面对他们却不太需要顾及,这时候额角青筋跳动不断,正打算开口说什么,角落里却突然传来声响。

  但见先前布菜的褐衣僧人立在佛龛前,手中犍稚①不轻不重敲了三下:“五观堂内,当思来处不易。”

  这声提醒像盆冷水兜头浇下......他们这些大檀越、檀越、功德主,是给法王寺捐赠了不少,但这不代表他们能在这里为所欲为。

  毕竟,在如今的大宋,百姓普遍信佛,佛寺的地位是非常高的。

  而他们这些年轻人能成为大檀越、檀越、功德主,花的其实还是家里的钱,只不过名额写的是他们的名字,如果真的在寺院里真的惹出什么祸事,对于他们来讲也是很大的麻烦,完全没必要。

  所以先镇冷哼一声后,带着人往最远的桌子走去。

  何聪临走时阴恻恻瞥了眼陆北顾,却见他正在用勺子舀碧玉羹,吃得专心致志。

  “陆兄倒是好定力。”卢广宇压低声音,“那何聪分明是冲你来的。”

  陆北顾慢条斯理擦净嘴角:“饿着肚子怎么斗法?倒是韩三娘......方才多谢了。”

  其实陆北顾本没有把何聪当成什么对手,但对方连番数次来挑衅他,那么他在这次的禅林雅会上也不能不还击了,免得别人觉得他软弱可欺。

  毕竟,就连泥人也有三分火气呢!

  “那是我家三妹见不得俊俏郎君吃亏。”

  韩子瑜心情大好,笑着给众人添茶说道。

  “大兄!”

  韩三娘嗔怪道。

  她夹起一粒松仁就扔了过去,正打在韩子瑜手背上。

  众人轻笑间,忽听佛寺里的大钟传来了浑厚悠长的钟响。

  ——不知不觉,午时到了。

  方才那位褐衣僧人又从后面转出,立在堂中央扬声道。

  “午时已过,诸位檀越若是吃好,便请移步领取手杖与遮阳笠、水囊、驱虫香囊,若是未吃好可继续用斋饭,等过了午时三刻方才出发。”

  ——————

  ①犍稚,寺院报时之器具,又作犍槌、犍锤。

哎呦文学网    大宋文豪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