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241 法源化缘,无心无相

  十字印倒是没出现其他的难题,除了神韵不全之外。

  陆无病在练剑之余,又加了一门功课。

  骨肉筋络发力收力,血液深层震荡与爆发…

  从图画之中自然而然领悟得来的一种神秘内息法,让他的力量一点点肉眼可见的壮大。同时,身体筋骨血脉,也在缓缓进行蜕变。

  “力与体,本就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修身功夫。如果说,形字印的最根本作用是培元固本,增强底蕴。

  那么,十字印最大的功用,就是用最合理的办法,把自己的底蕴根基潜藏着的力量激发出来。让身体变成最适合攻击的模式。”

  “只要底蕴足够,再来修行十字印,就简单很多。不会与像字印一般,练都没法练。

  这么修行下去,要不了数日时间,就能把十字印修到大成。

  到时候,我这力量,可能还得翻上一倍。”

  陆无病看懂了十方印每一印之间的联系,忍不住也是心中震撼。

  同时,对自己的天赋命格,满意到了极处。

  虽然这门天赋,看起来不能特别速成,想要得到,终究是需要不停的苦练。

  并且,还不能无中生有的,把所缺的功法补全…

  看起来有些不尽人意。

  但无论如何,天道酬勤天赋,终究是自己所见过,最不讲道理的一种能力了。

  等于是恒定了一个无限悟性一般的东西。

  只要见过、练过,就能直达彼岸,什么样的天才都比不上这种神奇的能力。

  别人就算得到了十方印,天赋悟性不高的,看都看不明白。

  就算是天赋悟性不错,能悟得一些东西,也不见得就能悟通全部。

  涉及到一些规则的法门,就连向人请教都没有办法。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

  这种修行模式。

  在陆无病的印象之中,就如前世所学的数学一般。

  那些足以让人烧干脑汁的难题,不怕你再怎么自律,再怎么刻苦。

  脑子没达到那个层次,连看都看不懂…

  一个难关有时候可以卡一年十年,甚至卡上一辈子,一个世纪。

  十方印就是这么一个东西。

  有人想要从别人那里得到解题思路,原则上是可以。

  但就算是一千个,一万个天才,卡在一个难题面前,该不会还是不会。

  对于幕后之人,所想出来的法子,陆无病只能说,那人是病急乱投医,想多了,却也表示理解。

  因为,不去这么做,他也完全想不到任何其他的法子,可以把十方印任何一印领悟到圆满。

  人力有尽,天道无穷。

  以人的智慧,试图去彻底掌控此世天道规则。可想而知,到底有多难。

  什么什么猜想,在这种难题面前,估计跟小学生题目差不多。

  而陆无病庆幸的是,他有着捷径。

  悟性不够,命格来凑。

  与其说是命格,不如说是天道开的一个小小后门。

  他掌握的是同样作为规则的一种能力。

  努力必有所得。

  不怕山长路远,只要一直前行,总有达到目的地的一天。

  正如陆无病所猜测的那般,规则层面的难题,也唯有规则方能破解。

  至于谁高谁低,在同一片世界里面,上限恒定,天道规则是为至高,不存在谁压制谁的问题。

  因为,上限已经恒定。

  除非把这片天地打破,跳出五行,脱离三界,那时才可以分个高下。

  天色已然傍晚。

  聚集在朱雀街头,兴奋得难以自抑的百姓早就散去。

  陆无病三剑斩杀北霸宇文霸的消息,也随着人流散去,传向四面八方。

  不出预料,北周大军很快就会知道。

  而大圆光寺,以及通天观,甚至白马书院几个京城大势力,当然也全都知道了。

  北周方面的反馈暂时还不得而知。

  城内三大势力的反应就很耐人寻味。

  白马书院之中,听说有大批书生,因为陆无病清理朝堂一事,想要上街请愿。并且,联络各部官员,操纵民意,停止处理政务。

  他们还没出得书院大门,只在门口,就被白马书院的院长和教导,拎着棍子打了回去。并且,劝退三十余人,不得再进书院。

  自此之后,书院就平息了下来。

  那些要挟朝廷的实务官员,刚刚露出一点想法,立即革职查办。

  陆无病并不关心这些人到底想什么。

  他只知道一点。

  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想要做官的人,那是车载斗量,多不胜数。

  就算是路上一个打更的,一个挑粪的,也有着做官的梦想。

  至于能力。

  那就搞笑了,做官是最不需要能力的。

  真正干活的,反倒是那些埋头苦干,就连风往哪个方向吹都不知道的老实人。

  让他们干什么就干什么…

  这些人,才是中流砥柱。

  白马书院那些高层,都是聪明人。

  他们或许是在忍耐,或许是在观望,陆无病同样不在乎。

  文士嘛,脱离了王朝权力,他们什么也做不了。

  只要自己这里稳得住,到时会有大批文士哭着喊着想要效力。

  如果稳不住,也不用想着什么将来。

  那是别人该操心的问题。

  白马书院安静了下来,通天观这里,就显得有些奇怪。

  他们的香火一直鼎盛,就像完全没发现京师的变化一般。

  有些惹眼的是,通天观主五气道人仍然会每天按时前往皇帝姬九凤的闭关所在。

  也唯有他,有权自如进入皇宫火元殿,不知到底是在鼓捣一些什么。

  至于大圆光寺。

  法源住持倒也没什么,每天念经祈福,为百姓消灾解难。

  无相和尚每日里为一些穷苦百姓治病,忙得灰头土脸,深得众人敬重。

  以至于,大圆光寺的名声一时大好。

  但陆无病却是知道,某位和尚的狐狸尾巴,已经露了出来。

  “就在这里。”

  城外十里,苍云岭上,雄伟佛寺矗立半山腰处,石阶弯弯曲曲…

  从山下直到寺院,行走着密密麻麻的行人。

  有人一边行走,一边举着线香。

  有人跪伏在地,一阶磕一个头。

  个个面上全是虔诚之色,破衣烂衫之下,是皮包着骨头的瘦弱身躯。

  陆无病叹了一口气,也不去多看。

  他知道,破山中贼容易,破心中贼最难。

  越是在艰难困苦的日子里,人们心中越是需要相信一点什么。

  可以说是希望,也可以说是幻想。

  若是连一点心理寄托都没有,很多人,根本没有活下去的信心。

  而神佛,就能让他们心里得到平静,对眼前的痛苦,甘之如饴。

  这种时候,单纯的说,拜佛求神是一种骗局,其实是没用的。

  除非,找到了问题,还能解决问题。

  让世人过得幸福美满,而且,还知道怎么守护住这份来之不易的幸福。自然而然,百姓就不会渴求太多…所谓的信仰,也就不攻而破。

  他这次来,并不是想要察探大圆光寺的香火到底是不是鼎盛,而是前来看一看,无相和尚的治疗小屋,到底有着什么样的秘密?

  心竹师姐盯了两天时间,今日终于有了发现。

  “还得多亏猫猫的鼻子,要不是它嗅觉特别灵敏,就算是守在青竹林,也不可能发现那和尚的秘密。”

  沈心竹神情有些沉重。

  她发现了对方的隐秘,却宁愿没有发现。

  有些情况不去细想,不是从头至尾认真盯着,还真的极难发现情况不对。

  就算那些被治愈的信众,也只会感激涕零,向着成千上万的信众宣扬无相和尚的大恩大德。

  并不会有人知道,无相和尚接入青竹林的数十个病患,其中竟然有十余位,不见了踪迹。

  “小猫的鼻子,我自然是信得过的。师姐的七情锁魂之术,更是可以锁定病患的心情起伏,也绝对不会出错。

  既然如此,就行动吧。”

  这片后山野岭,少有人迹往来,正常人,也绝对不会想到,有着秘密深藏其中。

  即算是有人心中怀疑,想要进入其中打探,也只能发现,四处古树连绵,树下荆刺密布,蛇虫遍布山野,根本就没有什么值得一探的目标。

  但陆无病知道,眼前一切只是表象。

  从大圆光寺青竹林到后山野岭,能够运走那么多的病患不让人发现。

  只有一个可能…

  对方走的不是外面的山道,而是地下的通道。

  想通这个疑点。

  无相和尚的秘密据点,也基本上就暴露了。

  秘密不在山上,而在山腹之中。

  陆无病打了个手势,山下就有人得了消息。

  很快,久候一侧的御马监黄承宗,在凉伞遮盖之下,缓缓拾阶而上。

  “久闻法源神僧棋力高深,特来请教一番。”

  黄承宗烧香拜佛之后,没有求签,也没有解运,反倒是想请法源神僧手谈一局。

  “黄公公既然有此雅幸,老衲哪能不做奉陪?”

  两人摆好棋盘,开始战斗。

  黄承宗看似在全力下棋,心里却是焦灼万分。

  下棋当然只是借口。

  真正的目的,其实是拖住老和尚。

  哪怕是争取到一时半会,也已经足够了。

  至于老和尚会不会给这个面子?

  身为大圆光寺的住持,只要他还有所求,就必须给官府一些面子。

  否则,他家寺庙,发展就会有问题。

  别说是香火如此鼎盛。

  甚至有可能在京师开不下去。

  因此,哪怕是黄承宗明知道这个老和尚其实挺看不起自己的,但他敢笃定,对方表面上一定会和和气气,不敢拒绝自己的一些小小要求。

  这与实力无关,而是一种规则。

  “黄公公能完成任务吗?”

  沈心竹心里却不托底。

  她自从七情天音突破之后,心灵感应变得十分敏锐。

  比郑元彬等人,在精神境界之上,走得更远一些。

  大圆光寺很大,三百多个和尚,也有七情六欲,如点点星光映照四方,喜怒哀乐十分明显。

  就算是那看上去宝相庄严的无相和尚。

  沈心竹也能察觉到对方心里的丝丝波动。

  但唯有法源老和尚,什么都感应不到…

  在沈心竹的心灵感应之中,老和尚身周就如一个黑洞。七情心念探去,什么也没有,只剩一片虚无。

  刚刚想要继续探查,心头危机拉满,沈心竹就再也不敢继续下去。

  她甚至怀疑,老和尚早就已经察觉到自己在偷偷探查。

  只不过,不计较而已。

  如此修为境界,她只在传说中偶尔听过一些,相比起来,黄承宗修为虽然不错,却相差太远。

  “能,又不是让他去打架。你要相信,在狐假虎威方面,他是专业的。”

  陆无病笑道。

  其实,他也不需要黄承宗做太多事情。

  尽力就好。

  他伸手微微向空一抓。

  五指弹拨,划出奇异弧线。

  恍如五柄长剑一般,引动山林间的奇异气机。

  山坡之上,突然之间,就腾起五道橙黄色长蛇,扭曲盘旋着,凝聚成一只巨大手掌。

  手掌插入地底,深达数丈。

  数十万斤泥土,连同树木、荆棘,冲天而起。

  原地就露出一个深坑。

  坑的一侧,有石板拱出一个圆型洞穴。

  洞穴深处,隐隐透着灯光。

  “咦…”

  正拿着黑棋陷入长考之中的法源神僧,突然双耳微动,身上涌现出极细微波动。

  一股浩浩然气机,就如苏醒的巨兽,隐隐浮现殿中。

  “神僧棋艺不佳,此时已然落入下风,但也不是没有破局之机…如果我是你的话,就会把这局棋下完。再差的结局,总比没有结局要好。”

  黄承宗老神在在的笑道。

  心里却是七上八下,远没有他的表面那么平静。

  他清晰的感应得到,老和尚身上那庞然的气息,只要泄漏一丝丝,就要把自己碾压得粉碎。

  但正如他自个所说,不论再差的棋,硬挺着也要下完。

  此时万万露怯不得。

  被老和尚发现那位陆公子所做的事情,倒也罢了。

  但如果因此耽搁了形字印的搜索,事情就大条了。

  他完全不敢想像,如果线索断在自己这里,那位看起来平平淡淡的少年,到底会如何的勃然大怒。

  事后会不会把大圆光寺铲成平地,并且,顺手把自己给打成肉酱?

  黄承宗幼年入宫,他比谁都明白,不能办好事情的太监,是没有存在的价值的。

  “黄公公是有备而来啊。不知,是陛下的意思,还是那位无病公子的意思?”

  法源眯了眯眼,重新收敛气机,神情微显淡漠,就如高高在上的佛祖,冷眼看来。

  “是朝廷的意思。”

  黄承宗安然笑道,这大离王朝还在呢。

  大圆光寺到底是藏污纳垢,还是慈悲为怀,总得看看才知道。”

  “有道理。“

  “下棋,下棋。大圆光寺立寺百五十年。从建寺起,历经三代高僧,兢兢业业行事,为大离分忧解难,方有如今信众如云香火如海…

  当然,若是神僧也想如同大梵寺一般封山闭寺,不理世外兴衰。那也无话可说,只要能承担得起后果就行。”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老僧不敢…大圆光寺别无所求,只求善因善果,求得一分世外清净。”

  “咱家不明白什么因因果果,只知道一个道理。任何事情都有代价,想要得到什么,就必须失去什么。

  什么也不做,就想坐享其成?这世上哪有那么好的事情。若是有,咱家也想要。”

  “施主慧根不浅。”

  老和尚长眉微跳,不再多说多求。于是,继续静坐下棋。

  刚刚后山传来的强横波动,他决定不再理会。

  无论是什么事情,比起自家基业来,总是不值一提。

  “还真拖住了?”

  沈心竹大感诧异,不由得对那位老太监有些刮目相看。

  圆光寺偏殿发生的言语交锋,她虽然没听到。但只要稍稍想一下也能明白,那就是一只兔子与老虎谈条件。

  而且,还是让老虎不吃肉。

  能谈成才是真正的厉害。

  她回头看了一眼,再不关心,跟着陆无病一步踏入地洞之中。

  前方灯火通明,牛油大烛随风轻摇,一个和尚站在地下大殿之中,转头望来。

  和尚眉目如画,眼含慈悲,白色僧衣一尘不染,光头反射烛光,像是脑后披着一层佛光。

  若是单看和尚扮相,简直就如佛子临凡。

  但若是视线落往别处,就不会这样想了。

  挂在殿中的,是数十上百具赤条条被开膛破肚,剥皮裂颅的男女尸老少尸身。

  恍如地狱。

  浓浓血腥味扑鼻而来。

  和尚一手拿着小刀,一手捏着心脏,竟然有着说不出的诡异。

  就连小猫都忍不住嫌弃的倒退数步。

哎呦文学网    万剑归宗!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