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二百八十一章 天降异象五色鼠妖,国有巨贪

  第282章天降异象:五色鼠妖,国有巨贪!

  外面雨势未散,垂檐滴雨,大珠小珠落玉盘。

  王澄和沈月夜摆出莲花式,前者双手在女孩纤细的腰后掐阴阳印,后者则在他颈后掐阴阳印。

  阴阳龙虎二气吞吐不休。

  随着骨子里的酥麻感越来越强,王澄已经能清晰感受到作为「精」丶「神」桥梁的「炁」,正在体内隐隐流转。

  不同于主要用来供养一盏心灯的天一生水金蟾炁丶万国市易通宝炁丶蓬莱都水玄元炁这些九天道炁,这是自己自己本身的炁。

  人炁?元炁?真炁?王澄自己也不清楚它到底是什麽。

  墙内世界也没有任何一本秘卷道书能给他解惑,连往日里似乎无所不知的奇货可居都没有了动静。

  这一道「炁」在两人体内流转,带着两人气息循环连成一体。

  到最后不仅是精气丶心光,连「富贵」丶「如意」这种天然契合的命数都在共鸣,两人全身轻松,复归先天。

  师姐弟各自得「炁」,开始由内而外发生细微而深刻的变化。

  只不过他们的「炁」暂时还十分弱小,没有任何威力。

  如果没有系统性的「性命双修」之法,可能永远也没有机会练出什麽大名堂,实现超凡脱俗的质变。

  但若得了更进一步的完善法门,这就是一颗能长出参天大树的种子,震撼整个墙内世界。

  「性即是吾人之灵觉,命即是吾人之生机。

  灯油是命,灯光是性;有灯无油,灯必不能发光;有油无灯,则无照明之用;两者相合,才能长生久视。

  墙外所谓的仙人传播的那些所谓性命双修之法,也不过是借仙药修行命功。

  以变成各种与海洋生物结合的怪物为代价,强行达到性命双修之境,看起来就走了歪门邪道。

  我虽然命功刚刚入门,充其量只是得了一点点真炁,却觉得修行之法不外乎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那些看起来越和谐越美的,自然越合乎于道,也越堂皇正大。

  就仙渣那一个个歪瓜裂枣的丑八怪,怎麽看也不像是什麽修行正途。」

  结合就任直岁堂官时,无意间在堂上经历的那次异常。

  王澄怀疑那些只是露出一鳞半爪的墙外「仙人」们,有可能跟自己一样,也只是在探索一条并不完善的长生之路。

  而且他们这些先行者大概率出了某种十分严重问题。

  自家五代始祖王邦彦和七艘天工宝船丶宝船舟师陷落其中,或许就有这方面的缘故。

  王澄下意识看了一眼钱眼里之前出现过异状的符应镇物定心金箍。

  中三品神道职官开了三窍,灵觉敏锐,对自身吉凶祸福有着模模糊糊的预感,在天道垂青时更加敏锐。

  阿绡姐姐当初说自家得了天道垂青,很有可能人在家中坐,好事天上来。

  至于什麽机缘能跟可以定心猿的定心金箍扯上关系?

  在他想来最大的可能就是这求而不得的法门了。

  「难道是会有现成的法门以三千渊宝的形式从海里飘出来?还是有人也在研究这等门妙法?我的机缘到底在哪呢?」

  与东海国擦肩而过的台风渐渐过境四藩岛,冲进主岛之后开始慢慢削弱。

  平湖港碧空如洗,万里无云。

  清晨的金光扯碎夜幕,这座瀛洲唯一对外口岸重新苏醒,人声嚷嚷,渐渐有了烟火气。

  王澄和沈月夜各自变了一副样貌,像普通小情侣一样手拉着手溜出王宫,已经坐到了一间专做家乡味道的早食小馆里。

  看着桌子对面一身素雅襦裙,脚踩银缎绣鞋,将浑身都遮个严实的师姐,王澄得意地一个劲儿笑。

  女孩美目流转,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还不解气,一抬桌下的大长腿,踢了他小腿一脚。

  裙裾荡起,露出白皙足背丶小腿肌肤上好几枚还没有完全消去的粉红色草莓印。

  两人固然都是命功刚刚入门,对肉身增幅不强,但王澄有蛟龙变化之术和巨灵降世,修行结束照样杀得师姐溃不成军。

  折腾她一宿,反而更加神采奕奕。

  「卤面来了,赶快吃吧。」

  在月港的时候,他们的一天基本都是从一碗热气腾腾的芗州卤面开始。

  这小馆里做的也很地道,金黄色的面条泡在浓郁的卤汁里,搭配上鲜美的香菇丶鱿鱼丶瘦肉等等配料,每一口都是极致的鲜美。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王澄和麾下五峰旗统治阶级的饮食习惯,已经开始潜移默化地改变整个九藩岛。

  「到了!我们到东海国了!」

  忽然,码头上除了早已开始劳作的倭人力工外,又传来许多熟悉的乡音,两人扭头看去。

  由十几艘大型福船组成的船队靠港,几百号大多衣衫褴褛的大昭人拖家带口「哗啦啦」走下帆船。

  纷纷对着屹立在港口上,浑身金光灿灿的靖王爷神像,跪地痛哭:

  「拜谢靖王爷丶靖海王救我全家老小性命。」

  「此生当牛做马也要报此活命大恩。」

  少数夸张的还学着戏文高呼:「王爷万岁万岁万万岁!」

  等到心情稍微平复之后,东海国的户部官员们才上前维持秩序,一个个对他们登记造册,列入东海国户籍。

  「富贵,这段时间大昭来的流民可真多。

  你把他们接到东海国来,不光解决了他们的生计,还扩大了咱们的主体民族,做了一件两全其美,功德无量的大好事。」

  沈月夜看着自家师弟,明媚的双眸里闪闪发光。

  王澄早就趁着《海权论》的东风还在持续发酵,对大昭沿海的所有港口城市发出招贤令。

  有意者可以去月港或者就地搭乘商船至东海国报导,船资都由东海国报销。

  如果商人能带着流民过来,还能抵消关税和港口管理费用,比直接花钱更划算。

  王澄一开始交给罗文龙的那两朵五庙神藏花,可不是白白送给了社稷主。

  他没有要别的实物奖赏,只要求他默许各大府县放人。

  这不是什麽让皇帝为难的事情。

  大昭王朝末期气象已显,这年头吃不上的饭的流民到处都是,年年都有人揭竿而起。

  对统治者来说这些曾经「种田的人」都是动乱的源头,巴不得远远送走。

  等他们到了东海国,立刻按照九藩岛原本的行政区划分成九个府,浩浩荡荡填充人口。

  青衣仕女模样的书蠹精主持登记造册,将三卷《水浒传》原稿展开,召唤书中世界降临。

  《水浒传》到了王澄的手里,只能用来当一座移动仓库,还是一个有着另外七个出入口的公共仓库。

  利用程度比凤洲山人还要低,短时间内没有办法拿来对敌。

  书蠹精倒是已经成功就职小说家,将这书中世界当成了新家,开始慢慢开发。

  配合燮理阴阳只与那些流民稍微交谈两句,对他们的大体情况就已经了如指掌,录入书海当中。

  士丶农丶工丶商丶兵适合干什麽也就有了去处。

  大昭有高达四成的识字率,虽然是只要会写自己名字就统计在内,但比起倭人,那也绝对是高质量人才。

  不然如果没有足够的读者,哪有如今小说业和印刷业的蓬勃发展?

  就算流民中再没用的闲汉,也能当「种人」去偏远山村「夜爬」,从根本上替换本地人种。

  如今这早就不是第一批流民,所有事情都乾的井井有条,不需要王澄插手指挥。

  抬手一招,这一批人的详细信息就呈现在他和沈月夜面前。

  不出所料,他们变成流民的主要原因还是土地兼并,大地主隐匿人口,为了躲避赋税丶徭役丶地租的围追堵截。

  虽然现实有些残酷,但不得不承认,土地官绅集团越强,流民越多,东海国得到的好处就越大。

  在这个时间节点,刚好吃下了最宝贵的人力资源,而且都是青壮丶少年,老弱病残根本流不起来。

  王澄估计,全大昭大概有六百万流民,占在籍人口的十分之一。

  但这只是在籍人口,也就是需要交税的丁口。

  大昭人口的实际数量可能在1.6亿到2亿之间,在籍人口和隐匿人口两相对比。

  就会发现谁才是大昭真正的主人实在是有些难说。

  有这些流民做补充,主体民族反过来压倒九藩岛上150万倭人也不是什麽天方夜谭的事情,多给他一点时间早晚都能办到。

  但那时整个瀛洲都应该落入他的手中了。

  「不过,这里有个问题」

  王澄突然蹙眉。

  他发现除了土地兼并这个共同的主因之外,在这一批流民的经历中还发现了另外一个共同点。

  很多地方都在闹一种名为五色鼠妖的天灾!

  当地士林中那些最有学问的人跟他们说:

  「天子得了天命才能统治人间,天人感应之下某人失德,天道才会降下异象。

  所谓:五色鼠妖,国有巨贪!」

  (本章完)

哎呦文学网    咒禁山海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