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536章 开业(下)

  莫斯科市,涅格林纳亚街道十三号。

  翟远披了件风衣,双手插袋,站在远东银行董事会议室的落地窗前,俯瞰着下方喧闹街区。

  距离远东银行正式开业,还有半个小时。

  连绵不绝的人潮已经提前在银行门口翘首以盼,队伍排出去数个街区,一眼望去尽是攒动人头,长达数公里。

  纵然隔着厚厚的防弹玻璃,仍有绵密的嘈杂声钻进耳中。

  “我记得莫斯科上一次这么热闹,还是在普希金广场的麦当劳开业期间。”

  波波夫市长走到窗边,脱下呢帽,语气里带着几分揶揄:“翟先生,你的银行比我们市政厅还要热闹,市民们宁愿围在这里排队,也不肯听我们在红场演讲的改革计划。”

  五十四岁的加夫里尔哈里托诺维奇波波夫,身材略显臃肿,宽肩大肚,典型一副俄国中年体格,脸庞方正,稀疏的棕灰色头发向后梳得服服帖帖,颧骨高耸,唇角微微下垂。

  学者出身的波波夫与奥尔洛夫那种大老粗不同,开口便是地道的伦敦腔英文。

  “市长先生。”翟远从利枝手里取过雪茄盒,拿出一颗递给波波夫,笑着纠正道:“是我们的银行。”

  波波夫露出会意笑容,伸手接过雪茄,回头冲坐在办公桌前的另一位中年男人说道:“爱德华,或许你们外交部应该考虑下,给翟先生颁发一个经济关系贡献奖以兹表彰,这样明天他就可以将之挂在银行的大堂。”

  外交部长爱德华谢瓦尔德纳泽抬起眼皮,理所当然笑道:“当然,如果翟先生需要的话。”

  会议室里,三人发出阵阵笑声。

  “虽然一切看起来如此美好,但我必须提醒您,翟远先生。”

  再次开口的是一旁始终沉默的中央银行总部负责人,维克托哈尔安斯基,

  相较于波波夫的热络与谢瓦尔德纳泽的辞令,这位五十多岁的金融官僚显得更具专业性,他抿了口桌上的黑咖啡,缓缓说道:“中央银行,或者说现在整个苏联的经济情况都不容乐观,任何一家国有银行几乎没有可供支撑的流动资金,接下来我们能提供给远东银行的,只有在监管上最大程度默许,在贷款方面,恐怕很难给予支持。”

  房间里的气氛凝了一下,

  波波夫市长自顾自点起雪茄,望向窗外人潮,

  爱德华部长打量着正前方一副油画,似乎要看出花来。

  翟远在侧头听过利枝的翻译后,脸上笑容不减:“当然,维克托行长。国库空虚,贷款无门,这不正是远东银行存在的意义么?虚报贷款盗取国库储备,那是花旗、汇丰才会做的事,我们这间远东银行,绝不会主动从中央银行拿走一分钱的贷款。”

  “一句到尾!”翟远揽住利枝的纤腰,肆无忌惮在她脸蛋上啃了一口,财大气粗道:“无论未来五年、十年、二十年,我都希望远东将是苏联金融领域最好的合作伙伴,我的资本是用真金白银,为苏联的经济改革添砖加瓦,然后再从中抽取很少一部分服务费,放进我们银行的股东口袋里,仅此而已。”

  波波夫和爱德华露出心照不宣的笑容,维克托亦舒展开眉头,

  每个人的每一句话都尽可能留有余地,但在当下的环境中又各自做出承诺,

  至于这份承诺能坚持到几时,要看接下来整个国家的走向。

  只要远东银行能伫立在莫斯科,翟远丝毫不吝于做出任何保证,等到远东银行展现出它的价值时,或许明天就有人主动过来撕碎今天的承诺,当每个月赚400卢布的苏联高官们,突然尝到权力带来的甜头,很快就会自发凝聚成一个利益集团,以远东银行为中心撑开一柄巨大保护伞,建立一套小圈子秩序。

  历史的经验无数次证明,真正能凝聚人的,从来只有利益,

  利益链条一旦形成,比任何口号更坚固,比任何意识更长久。

  “各位还真有闲情雅致。”

  门外响起重重的脚步声,身材魁梧的奥尔洛夫推门而入,见会议室里翟远在内的四个人或立或坐,咧嘴发出半开玩笑的调侃。

  “市长、部长、行长同志,第四坦克师奥尔洛夫报到。”

  奥尔洛夫环视房间三位长官,又冲翟远笑着点下头:“我手下的伙计们已经将第一批物资护送进银行,考虑到今天银行门口至少汇聚了2万多位市民,物资调配方面多花费了些功夫。”

  落地窗外,街面上人潮黑压压一片,

  十几辆军车开道,第四坦克师的战士们手揸步枪,竖起铁马阻隔人潮,将一个个箱子搬进银行清点。

  奥尔洛夫从怀里摸出一块金表,晃了晃:“我来是特意提醒各位同志,市民们都在翘首以盼,不要忘记剪彩开业的时间。”

  “当然,我们现在就下去。”

  翟远看一眼三大长官,笑着说了声,搂着利枝一马当先走出会议室。

  身后的波波夫、爱德华、维克托三人对视一眼。

  波波夫咬着雪茄,笑容可掬的说道:“比起美利坚来的金融大亨,我更喜欢这个知进退的香江年轻人,虽然他们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

  “是的,他懂得拿捏分寸。”爱德华微微颔首,从椅子上站起身来:“美利坚的资本家一副救世主的模样,而他知道什么时候该笑,什么时候该示弱,什么时候该把钱塞到每个人的口袋里。”

  维克托挑了下眉:“我必须承认,他比欧美来的金融大亨更懂得本地政治潜规则,连文化部的宣传口径都在为远东银行发声…但这样的人同样很危险啊。”

  “帝国的大厦摇摇欲坠,或许正需要这样危险的人来撑一撑,历史一再证明,真正推动变革的往往是那些敢于打破常规的人。”

  波波夫喷出团烟雾,环顾另外两人,低声说道:“除了亚佐夫元帅和克格勃保守势力,第一书记和第一主席都致力于推动苏联经济体制的改革,远东银行和众多外资银行一样,都是国家初次尝试的实验品…至于会不会变成牺牲品,我可以提前向大家透露的一些消息,改革派和激进派很快会联手进行一场翻天覆地的计划,加速向市场经济过渡,旨在与世界经济系统挂钩。”

  这番话说完,爱德华和维克托脸上都露出动容之色。

  一旁的奥尔洛夫更是瞪起双眼,似乎听到了什么不得了的消息。

  “唯一的问题,他不属于任何派系,在苏联没有根基,也没有血脉绑定。”

  波波夫上前两步,将雪茄放进烟灰缸,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虽然我们目前给予远东银行的信任和便利,将来也许随时会被重新评估,但显然不是现在。所以各位远东银行的股东们,在形势还没有变糟糕之前,先下楼参加开业剪彩吧,远东银行需要我们站台,我们也需要向第一书记和主席,表明自己积极拥护经济改革的态度…”

  公历1990年6月20日,

  坐落于涅格林纳亚街道十三号,远东银行门口挂起一条红色彩带,

  在资本主义入侵的年代,剪彩对苏联官员早就不算陌生,随着相机快门的喀嚓声响起,翟远为首的远东银行股东们面带笑容,齐齐剪断手里的彩带,周围礼花筒随之绽放。

  “在这个变革的时代,机会与挑战并存,远东不仅仅是一家银行,更是一扇通向世界经济的窗口。”

  翟远站在银行门口,握着话筒,用尚不纯熟的俄语背稿,给足了苏联民众面子:“无论是企业家或者普通市民,远东银行都希望在将来成为你们可靠的伙伴,这间银行不仅是你们而开,也为莫斯科的未来而开…”

  短暂的演讲最后伴随一声‘多谢’宣告结束,在波波夫市长的领掌下,人潮中响起阵阵掌声。

  随着银行两扇玻璃大门缓缓推开,

  莫斯科远东银行,正式宣布开工营业。

  霎时之间,市民挥舞着手中的卢布,如潮水般涌进大厅。

  这幢莫斯科歌剧院旧址,原本可以容纳1700名观众,短短几分钟便人满为患,各处窗口排期长龙,休息区座无虚席,特意分出来十几个白俄女人维持秩序,转瞬间被人潮淹没。

  “3000卢布,我不需要黑咖啡,请帮我兑换成面包。”

  “10000卢布能换多少奶粉,我现在就要。”

  “我在巴拉希哈市有一间裁缝铺,请问能不能办理贷款业务?”

  防弹玻璃后面,穿着整齐制服的白俄柜姐们忙得不可开交,

  开立存折、登记账户、核对身份证件,复印机和钢笔摩擦纸张的声音不绝于耳,一迭迭卢布塞进柜台窗口,很快换成一张张存单和兑换券顺着窗口支出。

  大厅单独划分出物资区,第四坦克师的士兵严阵以待,

  储户们前脚从柜台窗口离开,后脚便忙不迭举起兑换券,挤开人群去领取口粮。

  苏联民众手里不缺钱,但没钱消费和没有消费品是两回事,存500卢布就能换一块黑面包,对比将钱存进国家银行低利率零福利,所有人都知道该作何选择。

  “仅仅昨天一天时间。”

  维克托看着疯狂涌进银行的市民,语气复杂说道:“莫斯科各大国家银行储备金平均减少了7,市民们全部把钱提取出来,为存入远东银行换取物资做准备。”

  翟远听到这种带着几许怨气的言论,心底不以为然。

  倘若你们总行能搞定供应链,给市民谋福利,何至于让外资进来洗劫?

  不过脸上仍挂起和煦笑容:“维克托行长,卢布不会离开莫斯科,从国家银行的金库,进入远东银行的金库,它们只是换了个地方留存而已…”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整座银行大厅,喧闹的声音从未停止。

  这份热闹场面,一直持续到傍晚时分,奥尔洛夫又调动了两批物资送进来,市民的热情依旧没有消退。

  等到莫斯科的天空逐渐染上一片橘红,远东银行门口仍围堵着数以千计的储户。

  但银行的铁闸门已经毫不留情合上,工作人员挂起下班的招牌。

  整场工作时间里,唯一发生的些许摩擦,是自尊心极强的苏联人民,对白俄柜姐们的微笑服务发出训斥质问。

  苏联人民无法理解柜姐为什么要对自己微笑,进而认为对方是在嘲笑自己。

  但这也仅仅是一个细小插曲。

  “七千三百万卢布,发达啦!”

  银行大楼内,利枝已经带着一班会计们,核算清楚今天的营业数据,并迅速整理成表格送到翟远手里。

  她神色兴奋向翟远汇报道:“这只是目前统计出来的初步数据,还未核对全部物资兑换情况。”

  翟远看着表格上一串串冰冷的数字,轻轻呼出口气。

  紧接着,一沓沓卢布被清点装箱,

  士兵们荷枪实弹押送解款车,进到租用中央银行的内部深层金库,

  地下一层的钢铁墙厚达半米,厚重钢门、防弹墙体和轮班站岗的士兵看守,多重军工级门锁也替换成翟远所设的密码口令。

  “安全性是够了,可一旦有人翻脸,金库还是有被查抄风险…虽然这个概率很小,也要未雨绸缪啊。”

  翟远隔着玻璃窗目送解款车离去,攥着营业额账单,心中自顾自思忖:“得尽快把这笔钱花出去。”

  6月20日,远东银行首度开业,

  当天创下储金七千三百万卢布的傲人战绩,折合美金一亿一千余万,折合港币九亿两千余万。

  不过这只是官方的汇率。

  “但话又说回来了,身在苏联当然要锚定官方汇率!”

  大厅里工作人员还在继续清点工作,

  翟远已大踏步往楼上贵宾厅走去,顺便吩咐利秘书,说:“散户们服务完了,帮我请所有办理贷款业务的高净值客户进来,国企、油矿或者是土地开发,只要他们遇到经营方面的困难,都可以申请一笔贷款用作周转,卢布或者美金都没有问题。不过按照市场化信贷的原则,将来一旦他们违约,远东银行有足够正当性,可以对他们的企业进行破产清算…”

  真正的收割才刚刚开始。

哎呦文学网    1982从香江开始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