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1312章 关公面前耍大刀

  熟悉这类工作的同志都知道,什么最危险的地方是最安全的,什么高灯下亮之类,大多都是不现实的,那需要环境和事情的极度巧合或者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正常做这类事情,没人愿意去走钢丝。

  所以这个信号来自南锣鼓巷95号,根本不可能,更别说那地方人手也不少,想瞒过他们,除非人和设备都是隐身的还差不多。

  “别急,按照发现者的估计,这个信号应该是南锣鼓巷95号的设备被激发出来的,信号发射地不在那里。”工作车上一位同志道,至于这是个什么原理,那是另外一回事,现在不用急着纠结这个事情。

  “嗯,再转转!发射信号的应该是个定向天线。无论如何,它应该就在这附近了!”另外一位同志道。

  发现者是真厉害啊,他早就说了,激发信号可能是全向的,会误导无线电信号定位设备的判断。不知道是哪儿的老前辈,厉害!

  前辈是前辈,但是不老,而且也不是干这行的。毕竟高振东十多年前就在部队上了,说是他们的前辈倒也不过分。

  车子依然在继续前行,至少有一点是值得高兴的,那就是这个信号的频率被跟得很紧,对方一跳,这边的设备马上就跟到新频段了。

  “来了!在西偏南!停车!”一台车上突然发出了兴奋的声音。

  如果对方是定向天线的话,那就不能再走了,再走可能丢失信号。

  “没错,就在这个方向!”车上的同志看着测向结果,南锣鼓巷95号果然就在这个方向上,这意味着这束信号的发射点、无线电工作车、95号大致形成了一条直线,没跑了!

  “我抓住他的方向了!你往前再走100米,对,我们利用波束宽度,大致将位置定出来!”

  再是定向的天线,波束也是有宽度的,这就为两台车子定位提供了可能,除非他们用的是激光,不过激光窃听在国内早就被破了,对手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

  一分钟后,工作车上的同志抓起了电台话筒:“找到了,大概在XX胡同XX号附近!”

  这一次,他们通知的不是自己这两台工作车中的任意一台,而是另外一支早有准备的队伍。

  这支队伍的来到无线电工作车定位的区域附近,四面扫视了一番,甚至都不用借助手上那台显示信号强度的设备,带队的同志就迅速锁定了一个地方:“就是那儿!走,悄悄的过去!”

  虽然无线电工作车上的同志说了,定位有一定误差,但是对他来说,定位误差没关系,他还有工作经验。先进设备是好东西,但是先进设备解决不了的问题,依靠工作经验却未必解决不了。

  依靠先进技术和依赖先进技术是两回事。

  这个地方位置高,灯光少,而且热天居然把窗子关得严严实实,和周围的一切都显得那么的格格不入。

  如果是平时,可能是里面没住人或者人出门儿了,但是在现在这种特殊情况下,这房子简直就像是秃子头上的虱子那么明显。

  房子里的人并不知道这一切,他只是在小心的完成自己的工作。其实工作量并不大,就是开着设备就行了,有什么收获会被自动录下来,他唯一的工作就是看着这个设备工作是否正常。

  如果不是这件事情可能掉脑袋的话,这甚至可以说是一件美差,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吃咸菜滚豆腐,还能喝两口的那种。

  对于他来说,目标人物从下班到出门这段时间都是他的工作时间,整成上夜班的了。

  他美滋滋的喝了一口酒,仿佛想要借助酒劲,压住自己对任务的恐惧。

  正在这时,房门下叮当一声滚进来一个东西。

  此人顿时吓得三魂七魄尽数离体,转身就往床后的一个角落滚去,手上也抓住了一支枪。

  不管滚进来的是什么,他意识到自己马上就得拼命了,或者还有一个选择,直接投降。

  投还是不投呢?

  不过现实并没有给他选择的机会,就在他脑袋里刚想起这个念头的时候,一声巨响和一阵强烈的闪光就将他淹没了。

  闪光爆震弹,对于毫无防备的人来说好用得一批!

  他顿时失去了所有的意识,等到他在天旋地转中稍微找回来一点点自我意识的时候,他发现自己满身大汉,被控制在了地板上。

  “抓住了!”

  “看看附近还有别的没有。”

  “没有了!”

  “通知包围的同志,不要掉以轻心!”

  “是!”

  这个人和房间里所有的物品,很快就被塞上了车,去了他该去的地方。

  没多久,高振东本人已经被接到防工委某下属单位,而他的身边,是防工委负责相关工作的同志,还有刚下班就又赶回来的防工委领导等人。

  在他们面前,正是那个别人送给娄晓娥的木雕。

  “金唇窃听器…没想到他们还在搞这一手啊,而且还改进了!”一位来自相关单位的同志,看着眼前这东西,发出了感慨。

  金唇窃听器,白熊和花旗互相伤害时的天才想法,可以说是让花旗佬结结实实的丢了个大脸。

  这东西是卢比杨卡藏在一个花旗国徽图案的木雕里,以先锋队的赠送的名义正大光明堂而皇之的送进花旗驻白熊大使馆里。以先锋队名义赠送,这也是高振东看到挂红领巾的棒梗兄妹之后,突然联想起这件事情的原因。

  花旗人硬是没检查出这东西有任何的问题,非常高兴的挂在了大使办公室里,一挂就是七八年。

  至于被发现,有传说是花旗佬自己的兰利中心发现的,也有传说是约翰牛的西敏寺大街的人发现的,当时约翰牛的人在监听白熊的人的时候,无意中监听到了这个窃听器发射的信号。

  不过为什么约翰牛的人要跑到花旗驻白熊大使馆旁边来监听白熊,这个事情就不得而知,共轭父子嘛,不重要,一切都不重要。

  而此时,我们负责相关工作的同志手上指的,正是高振东发现不对的地方,木雕中心那个圆圆的金色太阳。

  这东西是空的!像是个麦克风一样,正面的金属膜能随着人说话产生振动。

  而这种振动,会带动悬垂在下方的一根象征着太阳光芒的金属针一起振动,这根金属针相当于是一个原始的振动信号放大器。

  最妙的地方在于,这东西完全不需要供电,因为它的能源来自外部射入的电磁波激励,而这种经过金属针放大的振动,会对入射的电磁波产生一定的调制作用,然后在外面利用接收设备接收这种调制后的电磁波,就能还原屋内的声音。

  可以说是非常绝妙的想法,和激光窃听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还不像激光一样需要有一个振动面,也不需要对目标的通视条件,因为电磁波的穿透能力比激光好得多!

  难怪连花旗大使馆这么重要的地点都被蒙蔽了七八年,让兰利中心都丢尽了脸,这个设备的确是有些东西。

  而现在,类似的设备出现在了我们的同志面前。

  “没想到他们现在居然反其道而行之,直接就把设备本体做在了掩护物品的表面,搞这一手的人,心理学有点东西!而且构思也很巧,对这个木雕的形状利用得那是淋漓尽致。”别说别人了,就连我们自己的同志,面对这么有想法的对手也是保持了尊重,至少他们真的在严防死守之下把东西给送进去了!

  只是没想到被窃听对象本人,给一眼就揪了出来而已。

  现在还不能确定这东西到底是哪儿放的,虽然金唇窃听器的创始人是卢比扬卡,但是技术被公开之后,那就谁都能造这东西了,这设备只是构思巧妙,要说技术难度却没多少。

  高振东笑道:“我也就是发现这个雕塑虽然代表太阳光的金属针很多,但是真正和那个金属膜盒刚性连接,且能自由振动的金属针却只有一根,这才怀疑起来的。”

  同时振动的金属针不能多,因为不同金属针的信号会相互干扰。

  一只鸭子嘎嘎叫也许能让人体会到一片田园风光,一群鸭子一起叫就只能让人感到烦躁了。

  高振东的话,让在场的领导同志们都笑了起来,颇有一点对手是在关公面前耍大刀的感觉。

  高振东是谁?对射频设备这块是极熟悉的,而且对加密、窃听等等相关工作和技术也是大师级别的,而且非常敏感,上一次激光窃听器就是折在他手里的。

  你说你们把这么明显的一台窃听设备就这么明晃晃的放在他面前,这不是找死嘛!

  “振东同志啊,还是我们的工作没有做好啊,让你陷入了危险之中。”相关单位的同志很是自责。

  高振东笑了起来:“不是那么回事,这东西是没危险的,所以才能有机会蒙混过关。非要说的话,那最不小心的,可能就要算我爱人了。”

  他这话是实话,要是真的危险的东西,那绝对逃不过相关单位的同志的慧眼。这东西正是因为伪装巧妙,毫无危险性,才能从如此公开的渠道混进国内,并且辗转跑到娄晓娥手上。

  “这和娄晓娥同志没关系,还是我们工作做得不好。”

  防工委领导看到这里笑了起来:“行了行了,多大个事儿啊。看来对方还是有分寸的,只想要鸡蛋,没想要下蛋的鸡…”其实干出这事儿的到底是哪边,大家心里都有数,风格很明显,而且分寸上也比较克制。

  说到这里,他想起一件重要的事情来:“送这个东西的人,你们调查过没有?”

  “调查了,从调查结果来看,她主动参与这件事情的可能性不大。据她说,这个雕塑原本中间那个代表太阳的金属盘是实心的,不是这种空心膜盒。而作为来我们这里学习的外国人士,她有一些同样来自外国的朋友。现在调查下来,里面有个别人有卢比扬卡的味道。”

  “这…那对方怎么知道她要向娄晓娥同志赠送纪念品?”这是个问题,对方绝不可能未卜先知,恰到好处的盯上这个目标。

  “她们在日常交流拉家常的时候提起的,娄晓娥同志返校讲座的通知,京二医那边发布得比较早,她听到这个通知之后就有了这个想法,并且和同为留学生的其他人交流过,小姑娘可崇拜晓娥同志了。而且在那之后,她曾经因为身体不适,在医院住了一天。”

  “哈,卢比扬卡的‘同志’们,活儿还是这么精细嘛。”防工委领导闻言给气笑了。

  “另外,十七机部的同志检测表明,这个拾音膜盒、振动针的材质、磨损程度和另外那些针是不一样的。估计是因为这么短的时间,他们能做出这套设备就已经不容易,所有的针都换掉没有那个能力,而且还容易被发现。”

  “嗯…看起来好像是那么回事。”

  “还有一个情况,我们向这位留学生核实情况的时候,得知她的赠礼对娄晓娥同志带来了危险,这名留学生表现出了极为强烈的愧疚感,甚至…甚至有一点点自杀倾向。除非她是几十年的老油条或者是这方面的天才,否则一位不到二十岁的小姑娘,想在这方面骗过我们,很难。”

  来自遥远的另一个大洲的部落里的人,想法和我们是不大一样的,会出现什么反应同志们是没法猜的,但是这种反应真不真,他们倒是能看出个一二三来。

  防工委领导点点头:“嗯,看来晓娥同志给他们带去了很多东西啊。算了,不管真假,揪着个小姑娘不放没什么意思,这条线,就这么着吧。”再说了,就算是最恶劣的情况,暴露的也比隐藏的容易对付得多,只是日后她想再接触娄晓娥,那是肯定没机会了。

  高振东闻言,笑了起来:“同志,你帮我转告一下这位小姑娘,能不能弄个真的过来?”

  这话把在场的其他人都给整不会了。

哎呦文学网    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