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1314章 把它们分开

  “而且这个东西有个好处,你们采矿,基本上不会毁坏表面的植被和土壤,对于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几乎不会有任何影响。他们该放牧放牧,该种地种地,不影响。”这东西几十米插根管子,深度几百米,地下的事情对地面影响非常小。

  这算是个小小的好处,以现在对这东西的重视程度,在开采的同时里面还种地放牧是不可能的。但是这并不妨碍同志们找出其他的好处来。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别人想通过卫星发现和分析我们在草原的U矿以及产量几乎就成了不可能的事情!”防工委领导对此大为高兴,现在敌人的飞机是进不来的,特务想要到那些地方搞事情也很难,唯一便利的办法,是通过太空的卫星来解决问题。

  如果采用这种方式进行开采提炼的话,只要在抽、注水井旁边多种几棵树,他们别说分析产量,能看得出这里是个矿算他们牛逼。

  虽然还是可以通过其他附属设施来获得一些判断,但是这些东西同样是可以伪装的。

  总工也意识到了这里面的关窍:“要不,调一点骑兵部队过去,真的放牧什么的,更能迷惑敌人?哈哈哈。”

  高振东冷不丁冒出一句话来:“其实,这东西的产量,如果太少的确不方便让人掌握,多的话反倒是无所谓。”

  其他几位同志看着高振东,仔细琢磨着他这句话,有意思,真的有意思!

  “你这话还真挺有道理,希望那一天早一点到来。”

  高振东笑了起来,他也希望。不过现在最重要的是解决眼前的问题:“获得这种‘高’浓度的溶液之后,后面的步骤你们应该是清楚的吧?”

  两位同志笑着点头:“后面的我们倒是研究过,先淋洗树脂获得浓度更高的溶液,同时也能对树脂进行再生。淋洗液盐酸除杂,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搅拌,就是Na2U2O7了,最后压黄饼。”

  Na2U2O7,重U酸钠,黄饼的主要成分。

  到黄饼这一步,接下来的,就可以上传统工艺,比如生成UF6,离心分离。

  虽然具体步骤更加复杂,但是他们很清楚,和高委员沟通,说到这一步也就够了,估计人家门儿清得很。

  “那就好,不过有一个问题…其实不是问题,有一个特性你们可以利用一下,能降低后续工艺同位素分离的难度和能耗。”

  高振东顺口把最后一个需要注意的事情说了出来。

  他说得倒是顺口,但是所有的人的目光马上就把他给盯得死死的,还有这好事?

  高振东虽然只是说的是同位素分离,但是大家都知道他的意思是什么。经常接触U矿的人都知道,U235是好东西,但是U238却暂时没什么卵用。

  等到U238能用来生产Pu239,估计还有段时间。而且就算是能利用U238,那也得先把U238和U235分离了才行,同位素分离技术在这里永不过时。

  而被以讹传讹说通过一个国家的用电量就能分析U产量的段子就是这么来的——离心分离法很耗电,通过离心UF6气体获得U235,的确是会对用电量产生一定影响。

  但是要说通过国家的用电量分析U产量,明显就想多了,至少对于我们这种体量的国家来说,是不可能的,除非用电量数据精确到某一小片区域还差不多。

  但是离心分离235和238,的确是同志们很头疼的事情,在这方面,能省一点是一点。

  “还能这样?”

  高振东点头笑道:“能。这里面涉及到235和238之间的一点微妙的化学性质差别。可以肯定的是,浸出液里是同时有4价U和6价U的,而这偕胺肟树脂,我没推算错误的话,对6价U的吸附效率要高得多,这也是我在灌注抽取法里,要尽量将4价U氧化为6价U的原因…”

  至于到底为什么是这样,同志们没问,高振东也没说。

  “然后呢?”两位同志直勾勾的看着高振东。

  “而6价U离子里,U235的含量比U238要高得多!这是两者之间的化学性质差别决定的。”

  话说到这份上,两位同志已经知道高振东想说什么了!毕竟螯合树脂他们虽然不熟悉,但是化学基本操作还是精熟的。

  “我知道了!液相层析!你的想法是,我们可以利用液相层析法,利用螯合树脂对U溶液进行反复吸附、分离操作,一层层、一步步的尽量提纯6价U235!!!!最终在层析塔顶部获得高U235丰度的U溶液,然后才进入制备Na2U2O7的工序?”两位同志激动得一下子就站了起来!

  别说他们了,就连防工委两位领导同志都没坐得住。

  这简直是U工业到目前为止的一个大喜讯!

  别管能把丰度提高多少,只要能有明显提升,那这个技术就有非常好的前景。

  如果能在进入离心分离之前,就尽量提高U235丰度,那离心机也不用甩得那么辛苦,也就不需要耗那么多电了。

  关键是这个工艺,至少听起来非常之靠谱,只要高振东同志说的两个条件得到证实,那就能把U生产往上猛提一步。

  电这个东西,当前可是不富裕。

  虽然U用来做聚变弹不太好用,但是短时间之内,裂变弹也不是不能用,而且这东西更大的用处,是发电。

  没有核电站,但是不耽误我们准备核燃料嘛。

  “我们马上就回去,组织同志,验证您刚才提到的两个先决条件!一是偕胺肟螯合树脂对6价U离子的吸附选择性,二是6价U离子里同位素的分布情况!”两位同志完全坐不住,这要是他们能坐得住了,那反倒是神仙了。

  看着他们急切的样子,防工委的领导也没办法。

  “这么急?你们今天刚从金城那边赶到这里。”很明显,这两位同志是在金城大学甘老师那里,做完了偕胺肟螯合树脂最终成果的验证,马上就飞到京城来了。对于他们来说,搞个飞机坐倒是很简单。

  “没关系,我们坐飞机过来的,很舒服。”

  “鬼扯,那飞机能舒服到哪里去?”对于飞行拖拉机的舒适度,同志们都心里有数。

  但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主要是这个飞机是当前能随便调用的飞机里,安全性最高的一款,除了慢点颠点吵一点,其他性能在少量人员运输上几乎无敌。

  而面前这几位同志这帮宝贝疙瘩,他们坐的飞机首要就是要安全。

  “真的挺好的,人都抖精神了。”两位同志开玩笑道。

  要硬说那飞机很舒服,两位同志也实在是干不出这种睁着眼睛说瞎话的事情来,不过他们换了角度,抖精神了!

  “领导,真的不用担心,说实话,你现在要留我们在京城休息哪怕是一天,我们都会比在飞机上难受千万倍。现在我们这心里啊,就好像是有千万只蚂蚁在爬一样。”两位同志指了指自己胸口,开起了玩笑。

  不是,用来思考的不应该是脑子么?不是胸口。高振东很不厚道的在心里吐槽,不过他知道同志们的意思。

  “这…好吧。早知道就明天才把振东同志请过来了。”防工委领导开玩笑道。

  不过他们也理解,草原砂岩矿的开采技术、U同位素预分离技术,就这两项技术到手,这两位同志要是还能在这里坐得住,那也不太可能,他们的心,恐怕早就飞到草原上去了。

  “那你们要注意休息。在飞机上睡一觉吧…”说到这里,所有人都笑了起来,这个玩笑就开大了,在那个飞机上能睡着的,都是神仙。

  几位同志在防工委匆匆一见,然后又带着各自的任务和激动的心情分道扬镳。

  从领导办公室的窗户往下看下去,两台车出了防工委,各自奔赴各自的战场。

  “要给同志们考虑配备一下好飞机啊。”领导忍不住道。飞行拖拉机他也坐过,方便是方便,要说舒服嘛,那是真说不上。

  “我们向高卢人购买的那个猎鹰20公务机,是不是可以?”总工沉吟一下道。

  这个高卢人去年搞出来的公务机,不论是速度还是舒适性,都能把飞行拖拉机按在地上摩擦,但还是有些“小”问题,比如…

  “安全性还没完全验证,而且他们乘坐的飞机,最好还是自己生产的。”飞机这东西结构复杂,就意味着有很多东西根本拆不开或者不敢拆,卢比扬卡的改进型金唇窃听器事儿才刚刚过去,大家都不想又有什么新的情况出现。

  “最主要的还是安全性,高卢人也没那么高的技术,能接收到我们国内的信号。再说了,大不了立个规矩,飞机上不讨论工作也就行了。”总工道。

  以高卢人的现有条件,无论是国内安装数据接收站还是采用定期取回存储设备都不可能,至于卫星…那就更不可能了。

  领导沉吟道:“嗯,请担任相关试飞和训练任务的同志们,辛苦一下,多投入一点力量,尽早把这个猎鹰20给飞出来!”

  “我倒是建议,我们同时找高卢人买几套猎鹰20的散件,自行组装几架,结合相关试飞和训练成果,刚才我们的担心都能得到相当程度的解决。”

  “这个建议不错,你回头找外商部的同志们落实一下。”领导立马就拍了板,不过这个飞机属于是民用飞机,得找外商部的同志去落实。

  总工在笔记本上将事情记下来,这才沉吟道:“领导,振东同志这…”

  “加强力量!暂时不动!”领导摸了摸下巴,这小子真是,时不时的就能整出点新花样来。

  他人虽然不在大漠,但是大漠却几乎到处都能看到他的影子。

  而对于熟悉高振东的同志们来说,高振东的花样越多,就越发不想随意变动他的现状,除非他自己提出来。

  正常情况下,人的居住环境只要越变越好,应该不会对科研产出产生负面影响,但关键是,这个高振东左看右看都不是正常人!能有鸡蛋吃就好,管他下蛋的鸡住哪儿呢。

  只要这个鸡蛋够重要,鸡住哪儿都能给护得结结实实的。

  蒜鸟蒜鸟,搞科研不容易。

  娄晓娥本人倒是并没有受到“金唇木雕”事件的太多影响,要说她的性格,有一大好处——心大!

  只要高振东不慌,她就不慌,天塌下来有振东顶着。

  她此时,正在和祁教授商量上次高振东给她说的那个课题。

  她们已经拿到了万23和进口万古霉素的药物数据,她们运气不错,万23本来就在根据娄晓娥她们新药的临床试验经验,进行一些补充试验,所以她们拿到的数据非常的齐全。

  “晓娥,你真想搞这个?”祁教授问道。

  倒不是她退缩或者是看不起,主要是考虑到万23已经被同志们研究得很多了,应该没有什么必要的样子。

  娄晓娥点点头:“嗯,我觉得可以试一试。主要是它和进口万古之间的疗效差别,我觉得我家那位的说法是有些道理的。你看啊祁老师,这种明确的、稳定的区别,肯定是有些原因的,如果能找到这种原因,也许对万23的应用会带来更多的帮助。”

  罗师妹在一旁疯狂点头:“祁老师,我觉得可以。娄姐夫那边的想法,还从来没有让我们彻底失望过。”

  对于娄晓娥的丈夫,罗师妹是连姓甚名谁都不知道,但是并不妨碍她对这位神秘的同志提出的建议兴趣拉满。

  他虽然不是搞这行的,但是分析、推理、直觉都准得惊人。

  祁老师有些意动,而且对于娄晓娥的丈夫,她们这个团队还是很相信的:“嗯,倒是可以,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对于已经有棒链63(克拉维酸钾)成果的她们来说,想要申请这个课题可以说是没有任何难度。

  这可以算是马太效应在科研上的体现,但是在科研上,马太效应是有一定科学性的,把事情交给已经证明过自己的人和团队,大概率要靠谱得多。

哎呦文学网    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