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大唐的新一代

  薛尚书被李皇帝拉着,有些手足无措,他看了看一旁的陈大,苦笑道:“陛下,臣在户部还有许多事情要接手,卓尚书这几天就要去吏部了,臣要抓紧时间问他许多事情。”

  “就不跟您去吃酒了。”

  李皇帝抬头看了他一眼,随即哑然一笑。

  他心里清楚,薛收不跟他一起去吃酒,绝不是因为户部事忙这么简单,毕竟衙门里的事情再要紧,也没有陪上司喝酒要紧。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薛收并不是武勋集团的一员,准确来说,他不是缉盗队中人。

  划成分来说,他是属于外戚里的文官,或者说文官之中的外戚。

  他去参与这场酒会,当然也没有什么问题,陈大这些人,一样会给他这个领导的大舅哥的面子,但总会有一些放不开,薛收是个很懂事的性子。

  因此,他主动推拒了。

  李皇帝扭头看了看陈大,对着陈大笑着说道:“你等我会。”

  说着,他拉着薛收走到一边,开口道:“户部的事情,该怎么干就怎么干,不用理会政事堂那几个老头儿的啰嗦,今年的钱粮免了,各地都不许征收。”

  他顿了顿,才正色道:“户部,要明发榜文,张贴在各县乃至于各个乡镇,明确知会天下人,各地方如若有人胡作非为,依旧收受百姓钱粮,按照欺君大罪论处。”

  “朝廷决不轻饶。”

  薛收先是应了一声,然后开口道:“陛下,臣这几天核算过,几位相公也说了,平白支出一整年的税收,朝廷后面的日子又会过得紧紧巴巴。”

  李云摇头道:“朝廷要存钱,没有什么太大的用处,堆在库房里,也是发烂。”

  说到这里,李皇帝眯了眯眼睛,轻声道:“而且,要是存钱存的多了,说不定就会成为一个数目,到时候谁也进不去这个库房,谁也查不了这个账。”

  “弄得污秽不堪。”

  另一个世界里,就有这个先例,守银库的兵丁,会用各种各样的法子,往外夹带银子,夹带的手段非常腌臜。

  而且,他们会把这个夹带的收入,视为自己这个差事的“合理收入”,甚至还会有人,苦练这种夹带的法门。

  到最后天长日久,朝廷户部的明账,跟库房里实际的存银,有着巨大的差距。

  当然了,如今李唐的库房里,存的大多数还是铜钱以及粮食,没有太多金银这一类的贵金属。

  不过不管是什么东西,只要是有用处的,就会有人想方设法的据为己有。

  还不如干脆花了去。

  他看着薛收,继续说道:“去年年底,我跟卓光瑞两个人,仔细算过帐,如果按照章武七年到今年的形势,朝廷差不多每过五年时间,就可以免除一年的钱粮。”

  “这个事情,甚至可以定为成例。”

  皇帝笑着说道:“不过这种事,又不好定为规制,毕竟也不定每年都是风调雨顺,如果这五年免了,后五年免不了,百姓就会心生怨怼,所以还是当做加恩算了。”

  李云看着薛收,继续说道:“朝廷的钱,足够维持朝廷运转就行了,往后十来年,打大仗的概率不大,放手去做就是。”

  “还有。”

  李皇帝伸了个懒腰,开口说道:“薛圭那小子,也不能一直在我羽林卫里混日子,等过两天,让他进宫找我来。”

  “我跟他聊一聊。”

  薛圭,薛收的长子,薛家的继承人,早年在金陵李园里长大,相比较孟青来说,薛圭才更像是李云的义子。

  哪怕是太子见了他,也得称呼一声兄长,是真正李家所有皇子的大表兄。

  薛圭只比李云小了十岁左右,如今也已经三十五岁,他现在在羽林卫里做到了副将,只在杨喜杨侯爷之下。

  不过,薛圭这样的出身,李云自然不可能让他一辈子待在羽林卫里,现在,朝廷里老一代人,已经在陆续凋零。

  李皇帝的长辈,多如风中残烛。

  他的同辈,不少也已经白发苍苍。

  现在,朝廷里的下一代人,是时候崭露头角了。

  薛收闻言,连忙低头:“是,臣见了薛圭之后,立刻转告他。”

  李皇帝拍了拍薛收的肩膀,开口道:“那好,那改天,咱们再细说。”

  说完这句话,李皇帝扭头走到陈大面前,笑着说道:“走走走。”

  陈大先是点头,然后回头对着薛收抱拳行礼。

  薛收也拱手还礼。

  皇帝陛下笑呵呵的拉着陈大,离开了皇宫,一路奔向陈府。

  此时,因为周良的去世所带来的阴霾,在老朋友陈大的回朝,以及西域大捷的消息之下,终于冲淡了许多。

  而随着西域战事基本告一段落,在开国整整十五年之后。

  新生的李唐王朝,似乎也要开始,迎来一个新时期了。

  三日之后。

  一身黑色武官常服的薛圭,出现在了甘露殿里,他先是低头抱拳行礼,称了一声陛下,等李云让他起身之后,他才左右看了看,见没有别人了,才笑着说道:“姑父您找我什么事?”

  薛圭跟着李云已经太久太久了,他到江东的时间,甚至比他父亲薛收,叔父薛放都要早上两年多。

  跟着李云时间长了,他就很了解李云的脾气,他知道李云还是很念情分的,只要不是大朝会这种大场合,李云都是更喜欢“姑父”这种称呼。

  显得亲一些。

  皇帝陛下放下了手里的文书,看了看这个早已经长成大人的大侄子,按了按手。

  “自己找地方坐。”

  薛圭应了一声,也没有客气,直接自己找了把椅子,坐了下来。

  李皇帝看着他,开口说道:“你父亲应该跟你说了,还明知故问。”

  薛圭笑着说道:“我爹只是说,您要找我聊一聊,却没有说是什么事情。”

  李云看了看他:“杨喜前段时间找我,说想让你接手羽林卫,被我给否了。”

  “你这个年岁,不能一直待在洛阳城里。”

  皇帝陛下想了想,开口说道:“我准备,把你调去金陵,做金陵副将。”

  “给邓阳当副手。”

  皇帝陛下开口说道:“三年时间,你如果有本事接手金陵军,就任你做金陵将军,往后替我看着一段时间江东。”

  薛圭先是一怔,随即看着李云,开口说道:“那邓将军呢?”

  邓阳,是原先江东四大将军之一,这四大将军其余三个分别是苏晟,赵成,李正。

  可以说,邓阳是最不起眼的。

  因此,开国之后,邓阳也只是先任太原将军,然后转任金陵将军,没有机会成为军方的顶层。

  不过,邓阳的资历毕竟摆在这里,哪怕是薛圭这样的身份,也不敢这样硬生生的顶了他的位置。

  李皇帝瞥了他一眼,开口说道:“邓阳到时候会调任洛阳,我对他自有安排,用不着你操心。”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这是我的想法,你若是有什么想去的,或者想做的事情。”

  “也可以跟姑父说。”

  皇帝陛下起身,伸了个懒腰:“咱们可以商量着来。”

  薛圭低着头,笑着说道:“姑父,我知道金陵是很要紧的地方,您既然让我去,我自然没有不去的道理,这几天我就告别家里人,赶去金陵。”

  李云看了看他,叮嘱道:“副将三年,往后至少还有两任金陵将军,就是接近十年时间了,你不必自己过去,可以带着家里人一道去。”

  “你们薛家在金陵有宅子,你就还住在那里,往后做好常住金陵的准备。”

  薛家的那座宅子,就是李云原先住的李园,他前些年下江南发了火,要还给卓家,但是卓家哪怕是失心疯了,也不可能真的要回去。

  宅子还一直空着,依旧是薛家的下人住在那里。

  薛圭应了一声,然后开口道:“头一年,侄儿就不带家里人过去了,真的一家大小,连妻带妾,还有那么多儿女一起过去,便什么也学不进去了。”

  “等一两年之后,侄儿跟邓将军学到东西了,再把家人带过去不迟。”

  李皇帝闻言,瞥了这厮一眼,闷哼道:“你小子,莫不是担心带着妻儿过去,耽搁了你流连秦淮风月?”

  薛圭连忙摆手,苦笑道:“姑父您怎么这般想我?我是那样的人吗?”

  李皇帝看了看他。

  薛圭也看了看李云,随即脸色一红,咳嗽了一声,低下了头:“侄儿到了金陵之后。”

  “一定专心军务,绝不给您丢人。”

  李云这才“嗯”了一声。

  “那就这么着吧。”

哎呦文学网    贼天子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