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116 意向

  沈航三菱的态度出现了一百八十度的大拐弯,但俞兴这边还没有接到京城的消息。

  只是,如果从这位董事长的主动来看,他至少认为项目立项的机会很大,以及,更可能的是他直接或间接的拿到明确性的支持态度。

  这种态度转变与代表的背后信息对碳硅集团无疑是个好消息。

  俞兴在临港与大家简单聊了这次的机会,又分析可能的情况,或许京城最近没有反馈也是想看发动机厂商的态度,单单碳硅集团一个电车项目不好催动程序,而有了厂商的配合,也许又不一样了。

  总而言之,虽然有些小花絮,但主动要来临港并拿出手里最新技术的沈航三菱还是当前阶段的最好选择。

  如果陈董事长所言非虚,1.5T的发动机技术比另外一个供应商东安动力是要领先数年时间的,后者据说有在探索1.0T的发动机,但还没有成功点火。

  “俞总,你对沈航三菱他们不生气?”崔之愚在会议结束之后又和老板聊了几句,忽然这么出声。

  “生气也于事无补,大家各取所需,你看人家陈董事长一感觉有更大的利益,都不用我开口,自己就要来临港见面。”俞兴笑道,“还说什么呢,正好李总要调走了,责任都推他身上吧。”

  崔之愚前后去奉天喝了几次大酒,但始终拿不到有效的进度,这次知道是因为领导个人的因素,心中还是有些愤愤不平的。

  他略带讽刺的说道:“李总这次的如意算盘是拨不响了。”

  “就这样吧,他调走了,以后不知道有没有打交道的机会。”俞兴沉吟道,“我们主要的精力还是把车做成功,要是碳硅集团能成功,说话自然就有分量,他也不算什么了。”

  他觉得这次碰见的事以后可以当作一个小案例来分享,当然,自己是不会点名的。

  崔之愚点头称是,心里有一种极大的预感,增程器这个环节的进度要很快推进了。

  两边的时间已经约定。

  俞兴在考虑两天之后借着1.5T发动机的最新消息又给领导秘书打了一通电话,顺带就提到两边在合作上的沟通,而这次得到的回应就是颇为积极的。

  他也就基本确定,确实还需要厂商的参与才能尽快推动项目的立项。

  “你们搞点东西那么费事。”刘琬英知道这件事的始末之后难免感慨,“不如咱们过山峰直接杀过去。”

  “刘总,刘大总裁,那你给我钱也行啊,钱砸过去也能把事情推动。”俞兴只能摊手,“要不说,破坏容易,建设难呢。”

  刘琬英笑道:“钱不留着生钱了?莲花集团买不买了?”

  莲花是想买的,而且,过山峰的部分资金正好可以用资管机构的名义参与进来。

  俞兴“嘁”了一声:“我有钱,我股票还能卖钱呢。”

  百晓生的股票同样是可以动用的潜在资金,因为碳硅集团的资金都有预算,后续可以预料的也不宽裕,所以就不得不考虑正常的资金来源。

  俞兴可以自己出一部分钱,然后再把它换算之后作为资产注入碳硅集团。

  不过,这至少都是两三年之后的事情了。

  俞兴是这么考虑和打算。

  但是,他没想到这次与沈航三菱的见面也会带来接触契机。

  7月16日,沈航三菱的一行人抵达临港,除了董事长陈茂雍,还有三菱在公司的技术负责人也是担任副董事长的山崎义则,以及马中投资控股公司的卡米尔。

  五家持股公司如此就来了三家代表。

  这个阵仗比较超常规,潜在意思也挺明显,沈航三菱表示重视双方的合作,愿意推进,先前的都可以放在一边了。

  俞兴热情接待来自沈航三菱的这些人,也描述了自己对新能源产业未来的想法。

  副董事长山崎义则可能是被请过来表示“弥补”作用的,他对双方的合作没什么话,倒是在听完俞总发展新能源项目的信心之后颇感兴趣。

  “俞总,据我所知,全球范围内的电动车公司都更为认可纯电汽车的未来…”

  他先这么说了句,顿了顿之后观察俞兴表情没有生气才继续往下说:“你为什么要选择增程车这种过渡技术呢?”

  陈茂雍听到这种问题便微微皱眉,这一趟过来是合作的,是要刷成绩的,管他什么过渡不过渡的?

  “嗯,是的,像特斯拉就是在做纯电,也相当出色,如果说我们现在已经到了未来三十年,我觉得是纯电,可是,我们没法跳跃过去,那这么一段时间里的用户需求怎么满足?”俞兴笑道,“你说是过渡性技术也行,只要这种技术能切实满足用户的使用,那它就是有价值的,就是能受认可的。”

  他继续说道:“电车的里程焦虑不会那么好缓解,增程车在这方面的效果注定会有不错的表现,如果这种过渡时期存在十年,十五年,如此长的时间段也足以让我们的路线拥有很大价值,而这中间积攒的经验和技术同样可以开发纯电车,这并不矛盾。”

  山崎义则微微点头,又摇了摇头:“俞总,我很乐意看到你对我们三菱技术的认可,但我想说的是,相较于增程技术,混动技术的能源效率明显会更高。”

  丰田对混动技术的探索已经有些成果,今年京城车展的时候就有它的混动车型。

  “我明白山崎先生的意思,主要是混动技术在油耗方面的优势,增程车的结构会比混动车简单,也不使用发动机直驱的模式,同等条件下的油耗会高一些。”俞兴认真的说道,“碳硅集团的‘碳’是取碳基生物的‘碳’之意,是要围绕人来服务,技术归根到底都是服务人的。”

  “相较于油耗的表现,增程车简单的结构就能节省更多的体积,也更方便我们整车做可靠性和平顺性的设计,以及,我们觉得增程车相较于混动车可以让我们更关注于对电机的设计和发挥。”

  “不同的技术路线各有优劣,我们依照我们自己的情况选择这样一条路,希望市场最后是正面的反馈。”

  俞兴比较简洁,没有长篇大论。

  这种技术路线上的事也不是三言两句就能说好的,哪怕再谈几天也不可能说服彼此,唯有市场的表现才最真实。

  山崎义则是技术负责人,只是起了些探讨的心思,没有破坏本次交流的意思,见这位年轻的车企创始人不是对技术路线一无所知,也就停下这种交流。

  “俞总,路都是走出来的。”陈茂雍鼓励了一句,“我听说碳硅集团在供应链上做了很多工作,相信必然能给新能源产业带来很大的推动,沈航三菱这次的1.5T技术基本完成,我们本来预计在明年推向市场,但既然碳硅集团希望针对增程场景优化,那它的使用在现在就是最好的。”

  反正都要对发动机进行改动,它有没有正式推向市场都无所谓了。

  “陈总,沈航三菱是国内最优秀的发动机厂商,我们就是在等你们的技术合作。”俞兴笑道,“这次恰逢产业八年规划的出炉,可谓天时地利人和都有了。”

  陈茂雍连连点头,天时最重要,政策就是天啊。

  既然意向确定,具体的合作就直接谈了。

  陈茂雍同意两边成立子公司,但要求沈航三菱占股51,而这部分的股份全都以技术计算。

  换言之,沈航三菱一毛钱都不掏,只出技术和人,同时,这部分的价值算作5100万,也就是子公司要做成1个亿的立项项目。

  俞兴对股份比例与公司价值都有异议,也不愿意己方的股份全都用资金来算。

  两边的态度都很坚决,谈了半天始终没取得进展。

  到了第二天,俞兴提出来一个新的方案,子公司价值降低,再引入临港的资金,沈航三菱股份不超过50,但仍然是大股东地位。

  陈茂雍断然拒绝,临港肯定和碳硅集团是一伙的,这还用想吗?

  这一天取得了一些进展,虽然不同意股份,但沈航三菱愿意把子公司放在临港。

  白天的意见交换比较激烈,晚上吃饭的气氛还算融洽。

  俞兴连续招待了两天,也算都有交流。

  他在和代表马来西亚投资机构的卡米尔闲聊时忽然想到对方的身份,笑着问了句:“马总,宝腾集团有没有兴趣出售莲花啊?我对莲花还挺有兴趣的。”

  卡米尔给自己取了个一个中文名,叫做马曼凡。

  马曼凡有些惊讶,追问道:“莲花吗?宝腾的莲花吗?俞总真有兴趣吗?”

  俞兴见他这种反应,也有些意外:“是的,莲花跑车的莲花,宝腾有在寻找买家吗?我看它澄清了两次这种消息。”

  从去年开始就有宝腾要卖掉莲花集团的消息,但宝腾集团都给予了极其正式的否认,坚称不会卖掉莲花,会实现这个品牌的复兴。

  俞兴认为宝腾还得在这个财务黑洞上折腾几年才死心。

  “莲花是很好的品牌,如果俞总有兴趣,我可以帮你问一问。”马曼凡很认真。

  俞兴转动着念头,再次表示道:“我是真的有兴趣的。”

  马曼凡立即拿出手机:“那我去旁边打电话问问。”

  他连吃饭喝酒都暂时顾不上了。

  旁边同样听到两人谈话的陈茂雍借着喝酒表示不满:“俞总,你都有钱去国外买莲花,何必和我们在这么点公司价值上纠缠?”

  俞兴笑道:“陈总,几千万不是一点价值啊,那是很多啊,我是对莲花有兴趣,又不是现在真把它买下来了。”

  陈茂雍摇头,顺势又表达坚定的立场。

  半晌之后,马曼凡打完电话回到座位,认真的说道:“俞总,如果你真对莲花集团有兴趣,可以去马来西亚当面聊,他们愿意考虑出售莲花集团的部分股权来缓解资金的紧张。”

  俞兴听到这句话只觉神经一跳,心里猛然兴奋起来。

  他没有立即回答,脑海里的念头快速转动。

  陈茂雍好奇的帮忙询价:“马总,莲花集团会按照什么价值计算?”

  马曼凡摇头:“这肯定要当面聊的,但整体价格肯定是以亿美元来计算的。”

  “宝腾当年收购莲花集团的价格是8100万美元收购80的股份,集团价值1亿美元出头。”俞兴这么说了句,又说道,“但从宝腾收购莲花以来就一直在亏损,从1996年到现在至少也亏损了6亿美元,我不认为莲花集团现在的价值还能超过1亿美元。”

  马曼凡和陈茂雍听到俞总对宝腾、莲花的信息脱口而出便都吃了一惊,这是真有买的兴趣?

  马曼凡立即说道:“俞总,那是1996年的1亿美元!”

  “是的,那也是从1996年亏损到现在的6亿美元。”俞兴冷静的说道,“另外,既然马总你和宝腾集团有联系,还请帮忙再问一声,我只对‘莲花工程’有购买的兴趣,如果他们愿意出售莲花工程,我想我们可以约时间在马来西亚见面。”

  俞兴是要对整个莲花集团出手的,但那个时间点不是现在。

  可是,马曼凡明显和宝腾集团有不菲的关系,眼前的接触也是一个不错的机会,对于现在的碳硅集团而言,“莲花跑车”同样是一个沉重的财务负担,但“莲花工程”就是一个能够弥补碳硅集团造车的拼图了。

  不管设计还是调校,这都是莲花工程的强项,也是他们在全球赖以生存的经验。

  马曼凡摇了摇头:“俞总,这就不可能了,莲花工程不可能单独出售的。”

  俞兴立即说道:“如果他们愿意分拆,我可以在估值上有一定的让步。”

  马曼凡迟疑数秒,又起身道:“那我再打个电话。”

  陈茂雍的酒意都醒了不少:“俞总,你还要买啊?不行不行,你要有这钱,我们的子公司得敲定下来!”

  他见俞总只笑不说话,又说道:“要不是我带马总过来,你没这样的渠道接触吧!”

  宝腾集团对外的说辞是不愿出售,但在马曼凡的联系之中并不是这样。

  “陈总,感谢感谢,咱们的合资公司,只要沈航三菱愿意持股在50以下,项目价值可以按你的说法来。”俞兴让了一步,又说道,“但碳硅集团的资金没法全部都出,只能分期。”

  陈茂雍眉头紧皱,盘算着最新的情况,分期不分期的,名义上的价值足够就行了。

  他过了一会后提出新的条件:“沈航三菱的股份可以低于50,但奉天地方也需要持股。”

  俞兴无奈:“陈总,你看你,这又要卡住了,你们要那么多股份干什么?”

  陈茂雍不悦道:“废话,那你先问你自己,你要那么多股份想干什么?”

  俞兴耸耸肩:“怕沈航三菱忽然再给我闭门羹啊。”

  陈茂雍:“…”

  他指了指门的方向:“马总回来了。”

  马曼凡迎着两个人的视线,边走边点头,这桩交易可以谈。

哎呦文学网    多我一个后富怎么了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