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117 勾勒

  马曼凡是马中投资控股公司的负责人,但他因为公司只是进行财务性投资,并不参与沈航三菱的日常工作。

  这次过来属于恰逢其会,反正闲着也闲着,喊着一起来申城就打算过来吃吃喝喝。

  但是…申城这位汽车项目的创始人对宝腾集团的财务包袱有兴趣,这就让他精神一振了。

  马中投资控股的母公司是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虽然与宝腾集团没有股权上的联系,但今年刚刚把E01系列发动机技术和相关专利卖给宝腾,而这些技术的部分支持恰恰也来自宝腾集团下的“莲花工程”。

  以及,马来石油与宝腾集团都是国企,两边的权利有所交流,马曼凡这种子公司的职务正是交流之下的产物,他的父亲便是宝腾集团董事会的一员。

  如果能帮助“自家”解决问题,这是相当乐见其成的。

  至于这位俞总到底有没有这种能力…

  碳硅集团的前景放在一边,这位还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的创始人,财力方面有着极其可信的背书。

  马曼凡与父亲有所沟通之后连带着对沈航三菱与碳硅集团的合作都变得上心,一改混吃混死的风格,转而以股东的身份积极游说陈董事长的决定。

  陈茂雍自然知道他转变的原因,十分哭笑不得,也完全没理会他的影响。

  碳硅集团与沈航三菱的合作洽谈再次出现僵持。

  陈茂雍没法长时间留在申城,又谈一次并且考察碳硅集团的工厂建设之后就先行返回奉天,留着团队再进行一些具体细节上的磋商。

  马曼凡倒是直接留在了申城,临时充当宝腾集团的非正式代表。

  俞兴又见了马曼凡两次,表达出克制的兴趣,以免让对方出现这里有个冤大头的想法。

  不过,借着这次接触的契机,他也在公司内部小范围讨论了收购“莲花工程”的可能性,而没什么意外的是,大家都认为如果能达成这桩交易绝对有利于碳硅电车的开发。

  事实上,碳硅电车还没到调校这一步,但到了之后也会把业内知名的“莲花工程”纳入潜在合作的考量。

  只是,谁都知道技术与经验的积累越多越好,公司的运营却不能只考虑这个层面,资金的使用关乎着生死存亡——嗯?老板可以用上市公司的股票?那赶紧买啊!百晓生的生死存亡和碳硅集团有什么关系?

  碳硅集团内部对于收购“莲花工程”的机会进行了十分踊跃的态度表达。

  俞兴有了与宝腾集团直接对话的渠道,得到公司内部的技术反馈,再看收购莲花工程乃至莲花集团的事就有了更深入和长远的思考。

  宝腾集团毫无疑问是很缺钱的,这一点不论从公开信息还是马曼凡这种私下反馈都能看出来,如果真能吞下整个莲花集团,“莲花”品牌在碳硅集团内部的定位就可以进行很清晰的设计。

  俞兴不知道吉利后来是怎么规划和运营“莲花”这个牌子,但它对于碳硅集团恰好可以填充中高端的性能电车定位,就像累总那样。

  他倒是不觉得自己有累总那种营销能力和声望,不过,这种定位是可以通过完整的体系来建立的。

  国内市场对于“莲花”这个牌子并不算多熟悉,但F1赛事里眼下就还有“莲花”的冠名车队,如能联合资方顺带着拿下一支F1车队,再塞进去一位华夏面孔的车手,品牌的推广和运营都会立即降低两个级别的难度。

  至于有没有资方愿意加入进来,就算没有,过两年就会升值的神秘比特币资方会乐意帮忙的。

  俞兴脑海中构建了一个品牌的宣传和打造体系,抽空又查了查F1车队的价格,发现没有自己想象的高昂,就现在这支“莲花F1”车队在09年的价格是雷诺以8600万英镑把多数股权出售给Genii资本,但每年的常规运营费用估计不会很低。

  以及,国内居然现在就有正在冲击F1正式车手的人。

  西班牙的HRT车队在今年的青年车手发展计划里吸纳了一位来自华夏的车手“马青骅”,而且,有消息声称,他将会代表HRT车队在9月的F1意大利大奖赛亮相。

  俞兴不关注也不熟悉F1赛事,瞧见这种被搜罗过来的消息就有些纳闷,F1车队的华夏选手有印象的好像姓周,难道他不是第一位?这位马青骅看势头也不错啊。

  但不管怎样,相关消息都可以先纳入视线,进行一些潜在的规划。

  俞兴没有对别人聊起这些,只对小英毫无保留的谈了谈想法。

  “宝腾集团只是给了一个契机,你这拽着就已经开始考虑F1车队的可能性了…”刘琬英难免惊叹,“但别说,要是碳硅集团能上市,相较于一个车队运营的成本,要是真能带来车型在市场里的成功,股价肯定能做上去。”

  她几乎能肯定,二级市场会喜欢这样的故事,而且,莲花品牌又是货真价实的资深性能品牌,也许真能在新能源里焕发生机,如果国内的新能源真能冲击燃油车,外资与合资的蛋糕就太大了。

  “宝腾的财务不好,我看雷诺也一般,都有机会嘛,我想一想总是行的吧。”俞兴琢磨道,“碳硅集团只要能把第一款车做成功,确实应该早上市,我还是希望公司能在研发上进行更多的投入,新能源行业这种发展的时间也是很宝贵的。”

  刘琬英思索了好一会,觉着虽然长远了些,但这种“中高端品牌”的运营还真挺像模像样。

  她没有继续讨论,只是笑道:“先看人家宝腾愿不愿意把‘莲花工程’卖了再说吧。”

  “既然宝腾愿意接触,现在无非就是一个问题——价格。”俞兴的思绪跳回现状,“‘莲花工程’只是‘莲花集团’的一部分,它的技术服务虽然还算正资产,但怎么算也就30的价值,溢价溢一些,那到顶就是40。”

  “莲花集团的整个价格公允来说,1亿多美元,不可能超过2亿,我觉得1.5亿美元都有点贵了,这么一看,‘莲花工程’的上下限就比较明确了。”

  “最少3000万美元,最多6000万美元。”

  “这是100的莲花工程,我再买个50或者60,这笔投入就削减到1500万3000万美元左右。”

  俞兴注意到小英一直在看自己,笑了笑:“公允吧?没问题吧?”

  刘琬英点了点头:“啧,很清晰了,看来俞总势在必得了。”

  宝腾集团未必就愿意把“莲花工程”全部出手,这种部分收购的方式很常见。

  “嗯,这笔钱就用百晓生的股票了,回头我让人研究研究是出手还是质押。”俞兴转着念头,觉得这次与宝腾集团的交流还是有必要留下愉快风格的,方便后续再进一步的合作。

  “既然你都要动百晓生的股票,那就把蘑菇街和美丽说的融资也一起纳入考虑吧。”刘琬英想起这一趟来找俞兴的正事,“IDG投了蘑菇街,今日资本投了美丽说,以及,蘑菇街和美丽说都正在和企鹅谈流量合作。”

  俞兴面色一凝:“他们还真要干了,唔,企鹅的出现是情理之中。”

  企鹅与阿里的竞争愈发火星四溅,两边高层也出现言语上的冲突和较量,而阿里这次封杀一批导购公司,企鹅自然而然的秉承着“敌人的敌人是朋友”的原则而拍马赶到。

  “这不是你给点的火星吗?你不是那个要运作的幕后黑手吗?”刘琬英似笑非笑的说道,“所以,你们碳硅数据公司什么时候背刺阿里一手?”

  俞兴皱着眉头思索,片刻之后摇头道:“问志凌吧,他们能给出更合适的时间节点,再等等,再等等。”

  刘琬英点头道:“徐总已经找我几次了,希望红隼也参与到这次的投资之中,现在就看你到底是不是要干了?”

  IDG和今日资本入场,这是先前讨论的筹划,一定是要它俩先动作的。

  到了这一步,碳硅这边还有反悔的余地,但如果红隼也跟着进去,那就真正牵涉到自己利益,后续也必然要继续了。

  俞兴这次倒是没有思考太久:“既然大家都要试试,那就干吧,碳硅数据总归不会太伤筋动骨,与微信的合作…就像你上次说的,必然会碰见问题的。”

  刘琬英“嗯”了一声,陷入思考。

  片刻后,她笑道:“徐总这次是真的积极。”

  俞兴也能感受到徐欣的奔走,点评道:“电商是她的甜点区。”

  电商确实是今日资本的甜点区。

  徐欣奔走的力度比俞兴、刘琬英想象的还要多。

  阿里与企鹅的激烈竞争对今日资本是一件好事,像京东,它从企鹅拿到的流量就大了很多,营收方面的效果也立竿见影,据目前的评估来看,差不多有额外40的涨幅。

  这就相当惊人了。

  京东本身的成长就相当迅速,现在借着巨头大战而获益,这种方式几乎就像是蘑菇街、美丽说等公司整合的未来前景。

  再加上,这里面还有一个野心勃勃的碳硅数据公司。

  徐欣实在没法忍住不动手。

  不光自己动手,不光联络红隼资本,她这次还积极游说了启明创投。

  徐欣一直觉得启明创投的投资战略很混乱,微信公司那种反转就不说了,连自己也几乎着了道,属于意外情况,但启明创投别的投资项目也不那么利索。

  就好像蘑菇街,它在没发生阿里事变之前所获得的部分融资就来自启明创投,理所当然的,阿里那边流量一断供,启明创投这次投资的价值也跟着缩水。

  好在,IDG最新的投资让启明创投心里好受不少。

  徐欣就是在这种情况之下找到的胡煦波,希望让他再投一笔美丽说,增强“彻底整合阵营”的实力。

  “美丽说?现在情况不明啊。”胡煦波自然很迟疑,“虽然企鹅也在谈着流量扶持,但阿里电商占据了国内市场的大部分,这种导购形式的流量走向效果很可能衰减。”

  “胡总,你觉得IDG为什么在这种时候要投蘑菇街?”徐欣问了个问题。

  胡煦波踌躇着没有回答,他其实也有点疑惑,难道IDG是想来抄底?

  “我和熊总聊过,蘑菇街与美丽说的导购性质是做内容领域,这就还是有价值的,而且,这些价值不是只能被禁锢在电商领域,或者说,传统电商领域。”徐欣表现的智珠在握,“我在投资美丽说之前和徐逸荣聊过,这次是危机,但危机里恰恰孕育着转型的生机。”

  “美丽说的女性用户比例很高,而国内做美甲、美容、美发这类的线下专业店有两三百万家,整个美业市场至少有上千亿的规模,线下呈现出的状态是高度分散的。”

  “即便有连锁品牌,也没有任何一家能够占据5的市场。”

  “胡总,你想想,国内的美业市场在未来一定还会高速增长,我们的互联网项目如果能够打通线下和线上的连接,这棋局立即就活了!”

  徐欣讲述了一个美业O2O的故事。

  这是一个很典型的互联网故事,典型到胡煦波觉得异常有理。

  就这这两年,团购市场经历了一波超级热潮,美团等O2O公司逐渐从厮杀中活过来,既然它们能做O2O,美丽说、蘑菇街这种拥有高比例女性用户的公司为什么不能做美业类的O2O转型?

  投资公司不就是寻找这种机会吗?

  胡煦波投了。

  他找美丽说的创始人徐逸荣聊了几次,趁着企鹅流量进来的时机一起投了。

  徐欣等到启明创投成为美丽说的股东之后专程找了一趟俞兴,也向他讲述美业O2O的故事,寻求他的看法。

  “美业?这…美团他们的发展会很快的。”俞兴思考了一会,踌躇道,“这个不一定行吧。”

  徐欣有类似的看法,这个不一定行。

  随即,她又找到已经投完的胡煦波,重新沟通故事的走向。

  胡煦波听得直皱眉:“徐总,你这现在怎么犹豫了?美业的线下市场是很庞大的。”

  这一点毋庸置疑,而既有庞大的线下市场,又有不俗的线上流量,还有已经确认模式的O2O公司,何来前景模糊?

  徐欣叹了口气,说了句:“哎,我找俞总聊过,他说,这个一定不行!”

  俞总,哪个俞总?

  还能是哪个俞总!

  胡旭波脸上陡然一暗,眉头更紧,俞兴的观点…他那个运营是有些东西的…

  徐欣注意到胡总表情的明显变化,暗暗点头,俞总还是有名声的。

哎呦文学网    多我一个后富怎么了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