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1372章 中医药捻

  方言说道:“治病才是眼下最要紧的。你们愿意信任中医、配合治疗,比什么都重要。”

  他怕家属因为急于求成打乱治疗节奏,特意把话题拉回病情:“孙女士这病,核心是‘内外兼顾’,既要用中药调内,补气血、降虚火、清瘀毒,把身体底子撑起来;也要外治溃口,让脓液排干净,长出新鲜肉芽,还得防着‘假性愈合’。”

  方言拿起笔,在病历本上画图解释:“你看,这窦道连通腰椎和腹股沟,要是光堵溃口不清里面的瘀毒,表面长好里面还流脓,用不了多久又会破。所以第一步得先‘通’,用中药让里面的脓和毒排出来,同时补气血,让身体有能力长新肉。”

  家属们凑过来看,连连点头,孙女士的父亲说道:

  “方大夫,我们都听你的!你说怎么治,我们就怎么来,绝不催你!”

  这个态度就是医生最喜欢的态度了,方言站起身就去开药去了。

  方言打算内用阳和汤,外用红升丹药捻,拔毒散、膏盖之。

  阳和汤原方里加何首乌18g、熟附子5g,以厚其脓浆。

  阳和汤就是中医治疗“阴疽”的经典名方。

  方子时间不算是久远,出自清代医家王洪绪的《外科全生集》。

  配方有熟地黄,鹿角胶,肉桂,干姜,白芥子,麻黄,生甘草。

  其中熟地黄、鹿角胶能补精血、温肾阳,解决长期病痛导致的气血亏虚;肉桂、干姜温通经脉,驱散骨骼深处的寒湿瘀邪;白芥子祛痰散结,麻黄通络散寒,两者配合能打开瘀滞通道,为后续排脓清毒铺路;生甘草则调和诸药,缓和温燥之性。

  加用何首乌18g,可增强补肝肾、益精血之力,弥补长期病痛导致的精血亏虚,且何首乌能助鹿角胶、熟地黄滋养筋骨,促进腰椎病灶修复。

  加用熟附子5g,能温补肾阳、散寒止痛,其温阳之力强于肉桂,可快速改善阳虚寒凝导致的腰腹冷痛、畏寒乏力,还能推动气血运行,助瘀毒排出。

  外用红升丹药捻加拔毒散加膏盖目的是提脓祛腐,引流排毒,防假性愈合。(药捻一般是医用纱布剪成的细条,或者部分中医院用桑皮纸、麻纸卷成的调,一部分插入创面内部,保留一部分在体外,上面吸附了药物,不光能引流还能治愈内部。)

  孙女士的腹股沟溃口长期不愈,核心问题是窦道内有残留瘀毒和坏死组织,单纯外贴药膏易导致“假性愈合”。

  红升丹可以有强效提脓祛腐作用,制成药捻插入窦道,可直接作用于深部坏死组织,促进脓毒排出。

  搭配拔毒散增强清热解毒、活血祛瘀之力,能减少脓水分泌;外层用膏剂覆盖,可以保护创面、防止外界污染,同时维持局部湿润环境,为后续生肌创造条件。

  这套外治方案就是中医里面的“通而不堵”,“先通后补”的治疗思路,能有效清除窦道内隐患,避免溃口反复。

  这思路在医院临床里最常用来治疗的是肛周脓肿。

  它们核心病机都是“瘀毒内阻、气血不通”。

  只不过一个是阳虚寒凝、气血亏虚的阴疽,一个是热毒壅盛的阳证疮疡。

  另外这个方子在后续还要继续调整。

  孙女士经初期阳和汤治疗后,阳虚寒凝症状缓解、脓毒初步排出,就要改用托里消毒散合清骨散化裁扶正托毒,清退虚热,兼服犀黄丸解毒散结,活血消肿。

  等到窦道内脓毒大幅减少、坏死组织基本清除,但仍有少量腐肉或死腔时,外用方从“红升丹”转为外用化腐散、九一丹等药捻引流。

  最后当孙女士窦道闭合、溃口基本愈合,用四妙汤益气健脾,巩固疗效。

  这个就是方言层层递进的治疗思路,主要是她这个情况比肛周脓肿可要严重多了,八年时间的病症不是那么好治疗的,而且这玩意儿最怕的就是毒没排干净,假性愈合了。

  到时候又会像是西医手术后的情况一样,弄了又出问题。

  这边写好了方子后,方言就安排护士去准备,现在他马上就要给孙女士弄外敷的部分。

  护士那边很快就去中药房准备了。

  “等会儿要给你插药捻,会有点轻微酸胀感,忍一下就好,插完后每天换一次药,换的时候会把旧药捻取出来,再放新的,这样才能持续排脓。”在护士去准备药物的空隙,方言对着孙女士说道。

  孙女士有些茫然的问道:

  “什么是药捻?”

  方言没有直接用专业术语解释,而是拿过旁边的纱布条,边演示边用通俗的话讲:“你看,这药捻其实就是‘沾了药的细布条’先把能帮你排脓的药粉撒在纱布条上,再把它剪成细细的一条,等会儿轻轻插进你腹股沟那个溃口的深处。”

  他怕孙女士还是担心,又补充:“它有两个用:一是能把你里面没排干净的脓和烂肉慢慢‘带’出来,就像用小管子引流一样;二是上面的药能直接在里面发挥作用,帮你清掉残留的毒,不让它在里面‘藏着’导致反复。而且会留一小截在外面,下次换药的时候一拉就能拿出来,不用再额外折腾。”

  “你就把它想成给里面的‘伤口’装了个中转站,既清理垃圾,又送药治病,比光在外面贴药膏管用多了,这样才能避免表面长好里面还坏着的情况。”

  孙女士恍然,对着方言问道:

  “疼不?”

  她其实更加关心这个,往自己肉里塞沾药的纱布,这个怕是有点痛哦…

  方言对着患者说道:

  “平日不痛,换药的时候会有点,但是我们换药速度很快,不会太痛,尽量让你少受罪。”

  这时候护士把外用的药弄来了,方言现在就要给孙女士塞药捻。

  马上她就可以体验到到底是什么滋味了。

  方言见护士端着治疗盘进来,先扶着孙女士调整姿势,让她侧躺,左侧腹股沟朝上,腰下垫了个软枕,既减轻腰椎压力,又能让溃口充分暴露。

  “咱们稍微躺舒服点,放松腰腹,别绷着劲,越放松越不难受。”他一边帮孙女士掖好衣角,一边轻声安抚。

  护士把治疗盘放在床边,盘里整整齐齐摆着:

  沾好红升丹粉末的纱布药捻剪得比筷子还细,约5厘米长,一端留着1厘米空白方便拿捏、装着生理盐水的小方盘、无菌镊子、消毒棉签,还有一小包拔毒散和红油膏。

  方言先拿起消毒棉签,蘸了生理盐水,轻轻擦拭溃口周围的皮肤,动作轻得像拂灰尘:“先帮你清洁下,有点凉,忍一下。”

  孙女士下意识绷紧了腿,方言察觉到了,停下动作拍了拍她的膝盖:

  “别怕,你看,棉签擦着不疼吧?等会儿放药捻也像这样轻。”

  说着,他用无菌镊子轻轻掀开溃口处的旧纱布,之前孙女士自己贴的纱布上还渗着淡黄色脓液,方言对折后放进医疗垃圾袋。

  接下来是关键的药捻置入。

  方言用镊子轻轻夹起药捻的空白端,让沾药的一端朝下,先在溃口边缘轻轻碰了碰,让孙女士有个适应:“要开始了,就一下下。”

  他眼睛盯着溃口,手腕微沉,药捻像细针似的,顺着窦道的方向慢慢往里送,动作慢得几乎看不出移动,每推进1厘米,就停一下问孙女士:“怎么样?是酸胀还是疼?”

  孙女士咬着唇,小声说:“有点胀痛,像有东西在慢慢推…”方言松了口气,继续缓慢推进:“胀是正常的,说明药捻在往里面走,把里面的脓慢慢推松了。”

  直到药捻只剩1厘米空白端留在体外,他才停下,用镊子轻轻调整了下位置,确保药捻没歪,又用棉签蘸了点拔毒散,小心翼翼撒在溃口周围:“这药能帮着减少脓水,让里面的毒排得更顺。”

  最后一步是敷红油膏。

  方言用无菌纱布蘸了点温热的红油膏,轻轻盖在溃口上,再用医用胶带固定好,胶带特意剪得窄窄的,没粘到周围敏感皮肤:“好了,搞定了。你试试慢慢翻身,看看有没有不舒服?”

  孙女士慢慢翻过身,摸了摸腹股沟的纱布,小声说:“好像…没想象中疼,就是还有点胀。”

  果然不愧是病了八年时间的人,对疼痛的耐受能力果然比一般人强。

  方言点头:“胀说明药开始起作用了,等会儿脓就能顺着药捻慢慢排出来。记住明天早上我会到病房给你换药,别自己碰纱布,要是觉得胀得厉害或者有其他不舒服,随时给护士说。”

  孙女士连连点头。

  接下来,方言就对着他们说道:

  “行了,现在就和护士一起去住院部吧!”

  “待会儿还有喝的药,熬好了他们会端到病房里去的。”

  患者家属听到后连连点头。

  接着他们家就准备推着孙女士出门了,这时候孙女士老爹还不忘了对方言说道:

  “对了,方大夫,捐楼那事儿你啥时候对接一下?”

  “我说话算话。”

哎呦文学网    重生1977大时代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