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九百零九章 春晚是否已经成为了个人形式主义表演的舞台?

  2006年1月28日晚20:00,狗年春晚正式在央视、中文国际等频道面向海内外观众现场直播,电台方面,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同步直播。

  开场歌舞过后,第一组登场的节目就是由满文均、谢庭峰、庾成庆、李妃四个人带来歌曲《百家姓》。

  这是一个纯政治正确性的节目——四名歌手的出身为内地、香港、台湾以及澳门,主打的就是一个港澳台内地一家亲。

  但这个节目电视机前的孙燕兹却丝毫没有看进去,她还在想那首歌的事情。

  哪怕身旁妹妹还在一边看一边叽叽喳喳说着谢庭峰的坏话——对后者来说,自家准姐夫的宿敌那肯定是要往死里踩的,哪怕这个所谓的“宿敌”称呼仅仅支撑了一年。

  “姐?姐?你在想什么呢?”

  “嗯?啊?不,没什么。”

  在推搡中回过神来的孙燕兹摇摇头,目光落在电视屏幕上的下一秒霎时间瞪大了双眼——

  “姐你快看,这导播也很会嘛,谢庭峰在台上表演镜头还会扫一扫姐夫在的位置。”

  妹妹那宛如小人得志般的狂笑并没有让孙燕兹回神,此刻她的视线全落在了周易背后的观众席——她瞧见了五个熟人。

  程好父母、周易父母以及程好本人,都在有说有笑的,节目表演结束时还会随大流鼓个掌。

  我——她——不是——

  下意识往自家爸妈房间所在方向望了眼后,孙燕兹垮起一张小猫批脸。单手托腮间,瞳孔中反射着电视机屏幕的光。

  现在让爸妈回老家寻亲还来得及吗?

  胳膊肘往外拐的带孝女孙燕兹已经在脑海当中开始模拟了。

  “姐,姐夫在什么时候出场啊?”

  “早着呢,熬不住你就先去睡觉吧。”

  对于妹妹这个称呼已经免疫了的孙燕兹回忆了一下自己看过的节目单:“JJ的倒是在前面,很快的。”

  作为在华务工人员,阿杜、林骏捷、孙燕兹、李思松李伟松等新加坡人私底下都是有联系的,别管关系远近,最起码现在见面都能聊上两句。

  “真的吗?JJ唱的是他自己的歌吗?”

  “嗯,没记错的话,好像是唱《一千年以后》吧。”

  “那姐夫唱什么?”

  “跟刘焕合唱《千里之外》,独唱《雅俗共赏》和《夜空中最亮的星》。”这一个问题,孙燕兹回答的倒是毫不犹豫。

  “《雅俗共赏》?你确定这歌适合在春晚唱?”

  上海,PT区。

  作为《咬文嚼字》编辑部成员,在家的奚季文观看本届春晚并不能放松,而是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

  或者说,他们编辑部成员都有这么个任务,那就是给春晚找茬。

  从今年年初开始,《咬文嚼字》便决定以中央电视台等12家覆盖面较广、影响较大的电视台作为“咬嚼”对象,开始每年评选“十大语文差错”结果。

  说白了就是专门找影响力大的晚会、节目来纠错,制造看点,刺激销量,顺带科普一下正确的文字用法、知识,这也是为什么杂志会叫《咬文嚼字》的原因。

  “我也奇怪啊,这歌不是表达周易态度的吗,可春晚是表达他个人态度的舞台吗?”

  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来自于编辑群内的不解与疑惑频频出现。

  倒也不是说这歌寓意不行,恰恰相反,雅俗共赏的寓意很适合春晚这个大众化舞台——但问题是这歌之所以被写出来就是周易为了怼那些骂他的人。

  在这个大背景下,周易登陆春晚舞台唱这歌就显得很微妙了。

  这又不是像《一千年以后》、《你是我的玫瑰花》一样的那种通俗情歌,什么大场合唱都没什么大毛病。

  “估计到时候周易下台还会走进演播室接受采访,到时候看看他会给一个什么理由吧…”

  2006年的狗年春晚,导演组为了创新,第一次做出了直播12小时的决定——

  在四个多小时的春晚直播结束后,央视三套还会单开演播室继续直播七个小时,主持人分别为董青与朱均。

  在这个演播室里,除了会播出一些在最后一轮彩排中被毙了的节目以外,还会有相当多的春晚演员在结束节目表演后步入演播室,与主持人、观众进行交流。

  直到第二天大年初一早上春晚全体主创人员去看升旗仪式,早上七点半正式结束长达12个小时的直播。

  年轻人还好说,只能说主创里那些上了年纪的中年人身体还挺好,都这么能折腾。

  “确实挺能折腾的,爸妈他们都说要看完你演出后再跟你一起回去。”

  春晚现场。

  由于要连唱三首的缘故,晚饭并没有多吃的周易多喝了点水——起身来洗手间解放后,就遇到了来找自己的程好,后者语气无奈。

  “我估计唱完还走不了,得去隔壁三套的演播室坐一坐,走个过场。”

  周易估摸了一下自己的时间——

  他的节目就在赵苯山之前,也算是节目组为了拉零点收视的一个保证吧。

  周易赵苯山,基本上就是现在春晚能拿出来的、最能扛收视率的组合了。

  毕竟舆论上春晚一年比一年拉胯,得做个好看的数据出来。

  “不过,说是春晚下滑了,但今年节目爸妈他们看的还挺开心。不知道不是我的错觉,感觉今年确实好看不少。”

  “年年都在喊下滑,今年质量其实挺不错了。”

  擦完手的周易摇着头。

  以后来人的眼光看,2006年的春晚质量明显是属于是回升的——

  冯拱开场的《跟着媳妇当保姆》虽然仍旧存在硬伤,但完成度和笑点都很不错;

  郭达斯坦森和蔡名带来的《马大姐外传》也能图一乐。

  黄洪、巩汉临、林勇建等人带来的小品《邻居》,林勇建那继去年女装后魔性的“干吗呢,干吗呢?干吗呢?”一句出圈后,今年再次使用这个笑点依旧能收获不少笑声;

  大冰、赵位国带来的南派相声代表作《谁让你是优秀》更是足以被铭刻进春晚相声舞台历史的优秀作品。

  赵苯山、宋丹单、小崔的《说事儿》经典程度同样毋庸置疑。

  歌曲方面,除了周易刘焕以外,还有庞隆、林骏捷、Twins等人——

  什么《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映山红》、《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山歌好比春江水》、《春天在哪里》、《野百合也有春天》之类的大量经典歌曲更是不要钱一样大放送。

  今年实际上反而是舞蹈方面拉了,导演组看起来押宝的是语言类节目和歌曲类节目。

  “好的,谢谢,让我们谢谢郭子那精彩的《实诚人》…”

  当时间走到了晚上十一点多,在内地的光头林骏捷郭子小品《实诚人》结束后,作为主持人的周韬笑着开始了自己的承上启下工作——

  “那接下来要出场的这位歌手呢,说实话,说实话啊,我毕竟是个实诚人。”

  还不忘再cue一嘴郭子的周韬令人莞尔:“说实话,他的名字我想现场以及电视前的观众们、海内外同胞们,应该是都听说过的。”

  这话说起来的底气,那是真的足。

  专辑全球销量登顶第一且连续霸榜四年的含金量。

  朱均不慌不忙补了一句:“就算真的有人没听过他的名字,但没关系,我相信你一定听过他的歌曲…”

  “周易!是周易!终于轮到周易上场了!”

  “快快快!周易上了!”

  “周易来了!”

  “大的要来了!”

  电视机前的观众反应无需多言,连网络上正在冲浪打游戏的不少网友在见到聊天室、qq群、论坛贴吧等地方开始刷预告后,都不忘放下手头的事去客厅看春晚——

  “让我们掌声欢迎,我国青年歌手周易带来歌曲连唱…”

  当舞台上的大幕拉开,一身阿玛尼定制西装的周易就站在最中央,星河样式的装饰在灯光下泛起了银河般的光晕——

  一个人,一把吉他,一只麦克风、一个三脚架。

  精心打理过的发型配以随年纪上涨而日渐棱角分明的脸庞足以令人尖叫,偌大的舞台仿佛变成了浩瀚的宇宙,而他就是置身于永夜星河之中的王子——

“夜空中最亮的星,能否听清  “那仰望的人,心底的孤独和叹息…”

  轻扫过吉他的手指随低吟浅唱的歌声一同引人入胜,极具辨识度的音色赋予了这首歌极其抓耳的能力,哪怕你是第一次听。

“我祈祷拥有一颗透明的心灵,和会流泪的眼睛  “给我再去相信的勇气,Oh越过谎言去拥抱你”

  循序渐进的情感终究还是随着摇滚的洪流爆发,千家万户的电视机屏幕当中,怀抱着一把吉他的周易就好像是在迷茫中朝希望伸出手的旅人,以歌声激励着无数听众——

“每当我找不到存在的意义,每当我迷失在黑夜里  “Oh夜空中最亮的星,请指引我靠近你”

  矗立在春晚舞台之上的大屏幕中,2006年一年以来所发生过的所有平凡事、大事、名为普通人的英雄、努力上进的学生等等,都在周易的歌声中宛若恒星般闪烁着耀眼夺目的光芒!

  那是最能触动人心的温暖,也是以春晚这个舞台做年终总结的意义。

  坐在台下观众席的赵萍、周耀国亲眼目睹了儿子那在全国最大舞台上挥洒自如激励他人的模样,无形的自豪与感动不自觉冲破了二老心房,湿润了眼眶——

  尤其是在当周易背后的大屏幕画面聚焦到周易本人身上后。

  自从不当演员后已经鲜少展露感性一面的程好看向台上的男人,眼中也隐约能见到泪光闪烁。

  这一刻,他就是那颗夜空中最亮的星!

  “好听!!!”

  “好听!还得是周易的现场,虽然比cd有瑕疵,但感情实在是太充沛了!”

  “不枉费我等这么久啊!!!”

  “周易牛逼!”

  “我就说摇滚才是周易的舒适区!可惜他自己打死都不认…”

  得益于腾讯、搜狐等门户网站与春晚强强联合举办的活动,各大聊天室、qq群以及实时更新的新闻播报下面,此时此刻都充斥着周易粉丝的无脑夸夸夸——

  在正主具备强统治力的情况下,这种行为鲜少会在大过年的引起人反感,反而会让更多本不是粉丝的路人对周易生出好感。

  当一曲终了,并没有下台的周易也仅仅只是把吉他从身上给取了下来,目视前方的同时,一手将吉他当拐棍拄着。

  自舞台两侧登台的舞美演员们仿佛就这么台上演起了情景剧——

  有人在写书法帖、有人在临摹画;

  有人弹古筝、有人弹贝斯、还有人在拉小提琴、有人在拿望远镜看星星——望远镜的方向恰好对准了周易。

  更多的人,则是做起了在电脑前敲键盘的网民、打电话的路人。

  现场有许多上了年纪的人不明所以,可电视机前的新一代网民们却都齐刷刷瞪大了双眼——

  “卧槽!”

  “周易什么背景??!春晚的舞台他敢这么排???”

  “春晚不应该是合家欢?这舞美能过的?”

  “他给审核了?”

  这真不能怪他们大惊小怪。

  如果这是什么音乐颁奖礼的舞台,那出现这种舞美完全不会有人在意。

  可这是春晚,以团结、合家欢著称的春晚。

  你周易什么意思,大过年的搁春晚上骂人呢?

  尤其是那些与周易对着干的记者、公知们,瞧见这一幕时脸都绿了——

“总在盼望,总在失望,日子还不都这样  “俗的无畏,雅的轻狂,还不都是一副臭皮囊”

  大过年的看个春晚还能被周易指着鼻子骂,至于吗?

  别说什么周易没这个意思,到底骂没骂他们心底还不清楚吗?

  大家都是文化人,什么拐着弯骂人那都是基操。

  严查!

  必须严查!

  这能过审百分百不对劲!

  这属于是周易自己夹带私货!!!

  这是严重破坏春晚和谐氛围的事情!!!

  “谁的故事有营养,大俗或大雅的都在理直气壮!

  “洒狗血或白雪的现场,都邀我观赏,还真是大方”

  伴随着周易那肆意的高音,舞美演员们一个个凑到了周易身边,双手就不断朝他身上扒拉着——似是真在邀请他去看剧。

  一边是阳春白雪,一边是下里巴人,可任凭他们如何拉扯,周易却始终站在中间。

“他们说快写一首情歌雅俗共赏,落笔传神还要容易传唱“上得厅堂也下得厨房,就像我一直在找的姑娘“有没有一种生活雅俗共赏,情节起伏跌宕让人向往  “满纸荒唐中窥见满脸沧桑,触到神经就要懂得鼓掌”

  似讥似诮的嘴角明明没有说一句话,却足以让现场乃至于电视机前的许多人自己自动对号入座——脸都绿了的那种。

  可对于普通不了解其中调调的人来说,他们只会觉得自己听了一首还挺好听的歌曲,在歌曲与这一出音乐剧结束之际,纷纷送上了掌声,雷鸣般的掌声。

  能想到更深一步的人,心底则是愈发恼怒——

  能让周易这个舞台登上春晚,这简直就是胡闹。

  这绝对不是导演组能够决定的事情。

  毫无疑问,这是来自于更上一层的允许。

  或许是他们对周易差点中枪死亡的欣赏,或许这是因为国内舆论而给他的补偿,无论如何,这都代表了他们明确表示出周易的地位在进一步被拔高。

  对于公知们而言,这是最令他们感到难受的事情。

  他妈的!

  春晚真成他家开的了!

  而唱完了《雅俗共赏》后,最后一首《千里之外》周易是笑着唱的——

  那笑,就像是在对所有敌对者的嘲讽。

“屋檐如悬崖,风铃如沧海,我等燕归来  “时间被安排,演一场意外,你悄然走开”

  先是代表俗的流行摇滚《夜空中最亮的星》激励所有人,再是以《雅俗共赏》借助春晚表达自己的个人态度,最后以《千里之外》的雅收尾——

  大俗,或,大雅。

  同样的,这也是春晚一直在面临的难题。

  与周易相同的是,春晚每年也在国内被变着花样骂。

  “让我们欢迎,刘焕!”

  三连唱的周易在众目睽睽之下客串起了主持人,侧身一抬臂,让所有人的目光都随之聚焦到了缓缓自舞台上升起的刘焕,后者再一次让人听到了其当年吟唱《弯弯的月亮》时的大师级细腻情感——

“我送你离开,千里之外,你无声黑白  “沉默年代,或许不该,太遥远的相爱”

  二人合唱的舞台在春晚历史上留下一抹难以用言语形容的经典,也让电视机前的许多人在那一瞬间都打好了要怎么批评的腹稿——

  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连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都不愿意遵守也就罢了,大过年的周易还压着他们嘲讽,这实在是太过分了!

  不知道图个吉利吗?!

  《一问春晚:春晚是否已经成为了个人形式主义表演的舞台?》

  《周易缘何能够在春晚连唱三首?》

  《春晚直播犯下的28个错误!》

  《平均每10分钟犯错一次,春晚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

哎呦文学网    华娱之2000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