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将向他们提供一款先进的且具备独立作战能力的护卫舰!
看似简单的要求,可实际上一丁点都不简单。当天,东宁船舶公司的工程师们就收到了一个简易的设计要求。
这是一款“出口型护卫舰”的设计要求——排水量3000吨至4000吨,具备一定的区域防空能力。
如此种种设计要求提出的同时,真正让那些工程师们感到惊讶的是什么?
是为了兼顾未来发展,要求采用隐身设计。
“准确的来说是低探测要求,就是要尽量降低它的雷达反射面积,运用隐身概念设计的战舰,采用低可侦测性隐身技术,更加突出上层建筑的简约性特征,同时具备成角度的舰体侧面结构。在创新船体设计的基础上,该护卫舰应该充分搭载了诸多现代化电子系统…”
在会议室里,顾正宏替未来的甲方提出了他的构想,或者说提出了他的设计要求。
在他的构想之中,隐身性将是新型护卫舰的最大优势。
“这恐怕非常困难,顾主任,我们对于军舰的隐身设计研究还不够深入。在这种情况下,采用这样的设计会不会太冒险了?”
面对船舶工程师的反对,顾正宏却直截了当的说道:
“我们需要的是一款让所有的眼前一亮的军舰。
他们看到它后首先想到的是——他非常先进。这意味着它的外形必须要和普通的军舰有所区别。
隐身性…我们可以在结构上做文章,然后才是吸波材料。”
虽然顾正宏并不是船舶工程师,但他却是一个非常称职的经理人,对于武器的设计,他有着自己的一些看法和理念。
“当然它的先进性并不仅仅只是这一点,他还会采用垂直导弹发射系统…”
不等顾正宏把话说完,就有工程师接着说道。
“在3000t级的军舰上采用刑天之盾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而且,在短时间内海军也不会批准向国外提供刑天之盾。”
“刑天之盾是我们的杀手锏,他们肯定不会立即向国外提供。”
顾正宏直截了当的说道。
“而且我也没说过要采用刑天之盾。我们不还是有海麻雀嘛。”
当年用响尾蛇导弹技术从美国交换了麻雀导弹技术之后,麻雀导弹不仅被空军采用用作空对空导弹。还被用于海军防御的近程防空系统,这就是第一代海麻雀防空系统。
麻雀空空导弹几乎未做修改就被移植到了舰上,配套的MK3箱式发射装置。
在过去的十几年,麻雀导弹家族在sEA不断的进行改进的同时,海麻雀同样也经过多次升级换代,
目前一直是海军近程防空系统的主力。
“现在南洋防务工业公司那边已经研制了新一代海麻雀防空导弹系统,它采用垂直导弹发射器。
射程更远,性能更加优良,虽然比不上天箭,但是总体上来说,仍然是一款极其出色的防空导弹,所以,我们可以采用它。”
在东宁船舶工业公司的会议室内,一款新型护卫舰的设计要求被不断的提出,并且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被完善。
在这个时候。无论是作为这一概念的提出者,还是参与其中的工程师们,都不知道他们将会设计出什么,或者说将会开创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有时候,武器系统的革命往往是在出人意料的时间,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呈现在世人的面前。
就这样,在这一天,一场海军技术革命以其特有的方式拉开了序幕,而此时,全世界都是不曾知晓的。
不过,尽管这天的序幕拉开了,但是却也赶不上东宁防务以及军警装备展览会了,与下半年举行的长安防务装备展不同,东宁防务以及军警察装备展,每年三月举行,虽然不像长安防备展那么名声在外,却也是全世界最知名的军事装备展览会之一。
自从其十五年前举办以来,总能吸引来自各国的客商以及各国军官,当然其中有很多都是“技术军官”,通过公开渠道获得武装装备信息,一直都是各国情报部门最擅长干的事情。
在机场上,各国军方代表的身影穿梭在钢铁装备之间,相机快门声、英语、法语、西班牙语以及俄语等语言的交谈声混在一起,织成一张弥漫着技术焦虑与野心的网。最热闹的区域围着两层——那里停着的F15战斗机,它与F16战斗机都是首次公开参展,麦道公司的职员正在那指着一架F15的机翼下比划:
“推重比1.02,实用升限18300米,可挂载8枚空空导弹,是目前全球最顶尖的制空战斗机。”
人群里的惊叹声此起彼伏,连苏联代表团都忍不住凑上前,眼神里藏着不易察觉的凝重,或者说震惊。
从几年前得知F15的情报,到现在开公开展示,苏联军方一直都视为其心腹之患,而现在,他们终于看到了F15,在他们拿着相机不断的怼着飞机的各个方向拍照的时候,苏联展台那边展示的米格23战斗机,反倒被冷落了,这很正常,别说是它了,就是同台展出的F16战斗机,也被忽视了。更何况是早就落伍的米格23。
不过,即便是如此,苏联装备展览区域附近,仍然被人群围得水泄不通,到处都挤满了踮脚张望的人。
那辆橄榄绿的坦克是这场展览会上真正的明星,当它从安22运输机里驶出的那一刻,就吸引了全世界的注意,这是它第一次在西方世界显现其真容。
这辆从服役以来就给西方各国带来坦克,像一头苏醒的钢铁巨兽,每一寸装甲都泛着冷硬的光泽。炮管微微上扬,125毫米口径的炮口在阳光下漆黑幽深,仿佛能吞噬眼前所有视线,那是西方情报里无数次提及的“致命武器”,此刻正毫无遮拦地直指展台前方的人群。
而现在,他们终于能够一睹真容了!
不过,他们看到的并不仅仅只有坦克,还有美女。
坦克舱盖上站着两名美女模特,身上的苏联陆军迷彩服被改得贴身紧致,收腰设计勾勒出纤细的腰线,短裤裤腿只到大腿根部,走动时能看见她们修长的大长腿。她们穿着军靴,靴跟轻敲在坦克的装甲板上,发出“嗒嗒”的清脆声响,与履带的沉重形成诡异的呼应;另一人则扶着炮管支架,指尖划过冰冷的金属,指甲上的珠光色美甲在灯光下闪着柔和的光,她微微侧过身,裙摆被风掀起一角,雪白的大腿与履带边缘锋利的金属棱角擦肩而过,那抹柔软瞬间刺破了钢铁的凛冽。
她们不时对着镜头扭动腰肢,金发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偶尔俯身贴近装甲板,胸前的曲线在紧身迷彩服下若隐若现。可围观的人群里,没人真的为这份柔美驻足——所有人的目光,都绕过她们的躯体,牢牢锁在T72坦克的炮管、装甲和履带之上。有个摄影师举着相机,镜头先对准模特,却又不自觉地下移,最终定格在坦克主炮的炮口,仿佛那漆黑的洞口里,藏着比女性躯体更吸引人的秘密。
人群后排,四个穿着绿色无军衔军装的身影格外显眼。他们没像其他人那样举着相机,只是并肩站着,双手背在身后,神情严肃得像是在参加一场重要的会议。
最左边的人个子不高,他盯着T72坦克的正面装甲,喉结不自觉地上下滚动:
“这就是T72坦克吗?”
旁边的人缓缓点头,声音压得很低,带着难以掩饰的沉重:
“是它。情报里说的125毫米滑膛炮,还有复合装甲,都和照片上一模一样。”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坦克履带外侧的裙板,目光中完全没有其它:
“咱们现在列装的反坦克炮,根本打不穿它的正面装甲;连最新的反坦克导弹,有效射程都没它的主炮远——这东西,就是个移动的堡垒。”
这句话像块石头砸进四人心里,没人再说话。他们都坚信精神原子弹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可此刻面对真实的T72坦克,才突然意识到:自己手里的武器,在这种级别的钢铁巨兽面前,几乎和烧火棍没什么区别。
而坦克上那两名模特展示的窈窕的身姿刺破了在场所有人试图维持的镇定——战争机器本该是冰冷的、残酷的,可此刻却被裹上了一层柔美的薄纱,这种反差并没有改变战争机器的残酷性。
展台另一侧,西方各国武官的表情同样凝重。美国陆军武官戴维少校扶了一下他的眼镜,他的眼睛眯成一条缝,拿着笔的手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
“主炮口径125毫米,推测炮口初速1700米/秒,正面装甲厚度约400毫米等效RHA…”
他身边的英国武官轻轻摇头,目光掠过模特,语气里带着焦虑:
“苏联人故意让美女站在坦克上,就是想弱化它的威慑力,可这东西的性能不会骗人。我们的挑战者1还在测试,豹2刚列装不久,现在T72坦克就公开亮相,这是在告诉我们,他们的装甲部队已经领先了。”
何止是领先啊。
当这种坦克在过去的几年中,一再的出现在侦察卫星照片上,不断的出现在各个军营的营地和演习上的时候,整个西方处于前所未有的惶恐之中,它的产量还比西方坦克更大!这几乎是一款足以碾压整个北约的先进坦克,所以西方出现“T72坦克恐慌”也就不难理解了。
“它的火控系统怎么样?”
一个法国武官低声问。没人回答他,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即便T72坦克的火控不如西方坦克精准,可那门125毫米主炮和厚重的装甲,已经足够让它成为战场的主宰。舱盖上的模特重新调整姿势,她们的笑容依然是妩媚的,她们的手中拿着苏联最长知名的武器AK步枪,虽然她们的身姿动人,但是所有人都明白:这不是舞台,而是承载着杀戮力量的战争机器。
四个绿军装军人还站在原地,他们的目光在T72坦克的身上停了很久,直到照相机里的胶卷拍完了,他们才缓缓转身离开。偶尔的,他们还会回头去看那辆坦克,但是对于第一次参加这种展览会的他们来说,还有更多的展台在等待着他们。
T72坦克,对于他们来说,只不过是开胃小菜而已,他们之所以会选择首先参观苏联展区,是因为这位老大哥才是当下最现实的威胁。
在苏联武器的展台前,依然有很多人,不过,除了这辆T72坦克之外,就再也没有什么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了,有人在争论T72坦克的性能,有人在拍摄坦克的细节,穿着军装的两个俄国模特,对着镜头摆出更妩媚的姿势,她们同样也是这场展览会的明星…
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