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231 赛道不止有竞争

  “嗡嗡嗡”的换胎气枪响动声音充斥着耳膜,陈向北13号赛车四个轮胎几乎同时取下来,然后换上了一套全新的软红胎。

  望着HRT车队的这个换胎选择,维修通道的几支竞争对手车队成员脸上,纷纷流露出意外的神情。

  赛道上空的气象雷达图属于公开数据,意味着每一支车队都能得知1分钟之后降雨停止。

  可是换上软红胎,如何度过这危险的一分钟,以及赛道上的积水?

  很多时候掌控优势的强者,不需要什么赌徒心理去冒险,他们本身就掌控着优势。

  就如同法拉利车队几十年下来,极少启动青训或者新秀车手直接进入车队,去摸彩票测试新人的实力跟上限。

  身为豪门车队,他们直接就能挑选现成最强车手,凭什么需要去赌?

  唯有弱者,才需要依靠豪赌孤注一掷翻盘!

  当下前三车手分别隶属于迈凯轮、梅奔跟法拉利。

  这里面两家顶级“御三家”,一家新晋豪门厂队,就算知道雨停换上软红胎,有着逆风翻盘的几率,他们也不会去做冒险的举动。

  原因很简单,出站的那一刻,软红胎的抓地力劣势展现出来,就会直接被对手给干掉!

  唯有陈向北这种“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独立车手,才有足够的时间跟空间等待赛道变干。

  对手在观察着HRT车队,奥德托同样在观察着竞争对手的战术策略。

  首批进站的车手除了陈向北外,全部都是换上了半雨胎出站,符合“求稳”的心理预期。

  不过第二批进站换胎的车手,很多人同样选择了豪赌,换上软红胎博取更靠前的名次,其中就包括了迈凯轮车队的简森·巴顿。

  身为卫冕冠军车手,他从布朗GP跳槽到了“御三家”迈凯轮,万众期待能给汉密尔顿强强联合,达成围场内车手跟车队双料冠军的统治级表现。

  结果谁能想到,巴顿被后辈汉密尔顿给碾压了!

  揭幕战堪堪进入积分区,这一站又在十名左右的位置徘徊,毫无疑问对车队以及车手本人,都是一个不可接受的成绩。

  人与人之间最怕对比,车手之间同样如此,特别双方还是队友!

  万一汉密尔顿拿到分站冠军,巴顿依旧只能勉强进入积分区。

  那么他的实力评估、商业价值将大打折扣。

  无论如何,这一站巴顿都要证明自己!

  一辆辆赛车从维修通道呼啸而出,两位解说也是注意到了各支车队不同的轮胎策略。

  当他们看到陈向北的软红胎时候,雷德用着惊叹语气说道。

  “13号中国车手北选择软胎出站,不知道这是车队策略组的决策,还是车手自己的想法。”

  “我只能说初生牛犊不怕虎,继T15回头弯漂移过弯之后,北再度打算用激进跟冒险的方式挑战阿尔伯特公园赛道。”

  “运气这种东西,很难连续眷顾到同一个人身上,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雷德很不看好陈向北软红胎策略,按照气象雷达的预测还有一分钟降雨,另外赛道行车线积水便干,理想条件下同样需要三到五分钟。

  意味着至少三圈,陈向北在开一辆“溜冰车”。

  地狱级别的操控难度,中国小子把握不住!

  “我倒是能理解北的想法,随着维特尔冲出赛道退赛,他只要超越前方的阿隆索就能登上领奖台。”

  “目标就在眼前,很难有车手能抵御诱惑,特别是一名年轻人。”

  普罗斯特帮助陈向北解释了一句,他能理解车手对胜利的渴望。

  只不过旁边雷德听到之后,却并不赞同的反驳道:“年轻人有好胜心跟斗志是件好事情,却需要量力而行,而不是靠着盲目的冲动跟莽撞。”

  “教授,换做是你,会这样做吗?”

  “不会。”

  这次倒没有思考跟迟疑,普罗斯特很肯定的给出答案。

  他的职业风格就是以稳健跟保守闻名,从来不会去做那种高风险高收益的事情。

  甚至于曾经遭遇比赛大雨,普罗斯特为了安全性还拒绝出站。

  可以这么说,普罗斯特跟塞纳就是两个极端!

  理解归理解,类似的事情普罗斯特不会去冒险,收益也不值得去冒险,稳稳当当跑完拿到第四的积分,就是当前最优的答案。

  “我也认为北做出了错误的选择,就算幸运女神眷顾赛道条件迅速变好追上前车,他能超越阿隆索吗?”

  “别忘记了,阿隆索就是围场内最强大的车手,甚至没有之一!”

  雷德非常认可阿隆索的实力,毕竟他战胜了舒马赫,终结了巅峰期的跃马王朝。

  陈向北想要挑战他,还差了很远。

  “这倒不一定。”

  普罗斯特笑着回了一句。

  雷德不是职业车手,他低估了轮胎对赛车速度的影响。

  如果车手北真的再次得到幸运女神眷顾,赛道路面条件迅速变好,软红胎对半雨胎有着绝对碾压般的性能优势,阿隆索挡不住的。

  当然,这种未发生的事情,争论没有任何意义,陈向北能不能熬到那个时间点都成问题。

  赛道上的陈向北并非一帆风顺,他此刻开的非常挣扎!

  湿滑的路面跟积水,让没有排水性能的“光头胎”,彻底变成了一块在水面滑行的冲浪板,整辆车都处于随时可能失控的处境。

  特别是过弯期间,需要他不断的修正方向盘,才能保证路线的精准。

  众所周知,F1圈速的差距,基本上集中在弯道上面。

  毕竟大直道谁还不会踩油门,弯道快才是真的快!

  任何一次修正,哪怕仅仅浪费零点零几秒的时间,十几个弯道积少成多下来,单圈速度也会被拖慢0.5秒到1秒。

  陈向北最初的目标,想着地狱级别三圈里面,至少保证跟前车阿隆索的速度持平,等地面变干之后再奋起直追,通过轮胎单圈快2到3秒的优势完成超车。

  结果事与愿违,别说是保持持平,单圈要慢1秒往上!

  “快点停雨啊…”

  水谷翔嘴中喃喃自语着,还时不时把手伸出遮阳棚,感受着外面雨量的变化。

  时间已经超过了一分钟,雨量也确实变小成了蒙蒙细雨,却没有达到完全停止的程度!

  当前时代气象雷达跟超级计算机性能,终究无法做到分钟级别的雨量计算,陈向北计划达成的条件太苛刻了。

  又是一圈过去,当陈向北再次通过维修通道出口的时候,车后出现了一辆印度力量的赛车,他就是15号车手苏蒂尔。

  倒不是说陈向北慢到被对方给追了上来,而是他完成了对苏蒂尔的套圈!

  “套圈”是F1专业术语,意思是前面的车手领先后面车手,差距达到了一圈乃至于更多,然后双方在赛道上再次相遇的过程。

  依托推进的速度跟优秀的长距离,再加上两次进站换胎技师组都非常给力,包括陈向北在内的前四车手,已经事实上对中下游集团车手完成了套圈。

  对于套圈苏蒂尔,陈向北没什么心理波动,印度力量、莲花、维珍就是这个赛季性能倒数的三支车队,特别是维珍已经烂到了拖拉机的程度。

  只要前排车队正常发挥,五六十圈跑下来就能顺利完成套圈,这跟车手实力其实没太大关系,纯粹FIA为了完成扩军任务,导致赛车之间的性能差距过大。

  陈向北没想法,不代表着苏蒂尔没有。

  练习赛被撞出赛道的场景,他记在脑海中。

  虽然赛后调查认为是场意外,陈向北没有故意的嫌疑,双方均不需要负责。

  但苏蒂尔很清楚中国佬诡异提速,就是为了撞碎自己的前翼。

  这份仇恨,他必须报复回来!

  苏蒂尔就这样跟在陈向北的车后,几个弯道过后他就发现了前车疯狂修正过弯路线,意味着整辆赛车打滑的厉害。

  软红胎没有办法咬住地面,自己有追赶且反超的机会。

  意识到这种可能性,苏蒂尔感到浑身热血沸腾,一股“复仇”的快感席卷全身。

  印度力量赛车陡然加速,利用半雨胎更好的抓地力,两车速度正在不断拉近。

  感受情况有些非同寻常,水谷翔开口问道:“奥德托领队,苏蒂尔速度有些不对劲,他该不会想要反超向北君吧?”

  正常情况下,被套圈的车手没有“路权”,他们需要避让正常行驶的赛车,否则会被处罚。

  不过那都是快车超越慢车的场景,陈向北这种被慢车追赶的情况极其特殊跟少见。

  毕竟你都能做到套圈了,怎么可能还被对方追赶且超车?

  但现实中这种情况也并非完全没有,比如说维斯塔潘追到称重间推搡奥康,两人差点动手的名场面,就是因为套圈事件引发。

  当时维斯塔潘领先奥康一圈跑在前面,后车从维修通道出来换上了一套新胎,拥有更好的抓地力跟速度,直接朝红牛赛车发起了“反套圈”攻势。

  维斯塔潘那时候还被称之为“炮塔”,并且正处于争夺分站冠军的关键时刻,面对奥康还打算反超自己,当即火冒三丈秉持着谁让谁孙子的理念。

  既然两人都不想成为孙子,那么不出意外就在弯道撞车了,维斯塔潘丢掉了领跑位置,奥康则被罚时10秒。

  现在陈向北的局势,很类似于后世的“套圈”事件。

  后车苏蒂尔半雨胎拥有着更快的速度,前车陈向北则占据着套圈优势,再加上两人有着恩怨过节,注定又是一场“让者孙”的争斗。

  “他就是想要反超北。”

  奥德托默默回应了一句,然后按下了耳机上面的通话键。

  只不过他没有单独跟陈向北通话,而是通过车队公共频道,朝着特鲁利下达指令道。

  “特鲁利,进攻前车苏蒂尔,帮助北拉开安全空间。”

  自从跟陈向北队内竞争失败之后,特鲁利被要求挡车罗斯伯格,让他速度跟名次就落后了下来。

  再加上双车进站的等待跟换胎失误,以及特鲁利长距离劣势跟雨战短板,直接一落千丈掉到了苏蒂尔后面,同样被陈向北完成了套圈。

  奥德托不担心苏蒂尔这个手下败将,能对陈向北造成什么实质性的威胁。

  他只防备对方会起“歹心”,搞出什么鱼雷攻势双车退赛。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风险,最好是让特鲁利去充当炮灰拖延。

  不知不觉中,奥德托跟布里亚托利做出了同样的抉择。

  这就是竞技体育的无情跟残忍!

  毫无感情的回复一句,特鲁利就提速上去进攻苏蒂尔。

  上了赌桌就是输得起,既然自己跑不过陈向北,那就得接受二号车手的命运。

  更何况特鲁利自己心里面明白,他不止输给陈向北一次。

  其实算上戛然而止的冬测竞争,自己输了两次!

  跑在最前面的陈向北,听到耳机里面的队内语音,这才从赛车尾部扬起的水雾中,注意到特鲁利原来也在自己的后面。

  本来陈向北是没打算搭理苏蒂尔,双方已经不存在竞争关系,路边一条还有什么重视的必要?

  最多就是想办法甩开,自己去追赶前方的阿隆索。

  但是意识到苏蒂尔“不死心”,以及特鲁利跟在后面,陈向北就改变了主意。

  他打算“赶尽杀绝”!

  反套圈,你也配?

  “特鲁利,双车战术,准备超车。”

  陈向北通过队内语音,提醒了特鲁利一句。

  什么?

  陡然听到陈向北这句话,特鲁利下意识愣住了。

  毫无疑问陈向北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他打算减速压车让自己超过苏蒂尔。

  要知道陈向北现在处于追赶阿隆索的关键时刻,他减速压车的话,最起码要浪费0.5秒的单圈速度。

  并且要是出现配合失误,亦或者苏蒂尔狠心咬牙来一发“鱼雷”,对于陈向北而言完全得不偿失。

  站在车队跟个人利益的角度,奥德托的指令才是正确。

  让二号车手乃至于僚机,去拖住对一号车手有威胁的对手,从而顺利取得更好的成绩。

  现在陈向北却反其道而行之,要帮助自己超车?

  “特鲁利,就前方弯道我会压住苏蒂尔走线,抓住机会!”

  有一道声音传来,打断特鲁利内心的意外跟震惊。

  “收到。”

  赛道局势容不得犹豫,特鲁利按下通话键给了陈向北回应。

  不过在说完这句话后,他没有立即松开方向盘上的通话键。

  而是百感交集补充了一句:“北,谢谢。”

  F1是个团队游戏,想要赢得最终的胜利,就意味着赛道上不仅仅只有竞争跟勾心斗角。

  很多时候,还有着队友的存在。

哎呦文学网    没钱赛什么车?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