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二百五十七章 皇族翘楚

  弘历没想到策棱被自己训饬后,倒也很干脆的主动认错。

  还同历史上,老三允祉在雍正面前自称“奴才哥哥”一样,在他面前,自称起“奴才姑父”来,

  但弘历自然不会表现的轻易原谅人。

  哪怕策棱是皇亲长辈。

  所以,他也就依旧板着脸,哼了一声,接着才让策棱起身。

  允礼这时也对策棱说道:“姐夫,你刚才的确糊涂了!”

  策棱也一脸懊悔地点头:“我会向博格达汗请罪。”

  “另外,四爷,奴才姑父我刚才失了礼数,本意也是想让你明白,现在漠北蒙古王公对你袒护隆科多的意见很大。”

  “您不应该为了一个隆科多,而放弃漠北所有王公!”

  “我需要做做样子给漠北王公们看。”

  策棱这时也对弘历解释了起来,且再次致歉赔礼:“请您理解!”

  弘历听后,不禁心想,难怪策棱在历史上于外交方面表现的一塌糊涂。

  因为,他不得不承认,这人的确不会在自己面前表达自己漠北王公的态度。

  一开始很没脑子的直接对自己表达不满不说,现在,自己怼两句,就又恭顺卑微的很。

  这无疑很容易让人轻视。

  但弘历想到,策棱到底是漠北蒙古诸王公的代表,也是大清朝廷控制漠北蒙古不让其投向罗刹国或者在罗刹国支持下搞独立的纽带,还是历史上有名的战将。

  所以,弘历也还是为了国家利益以及策棱在军事上的价值,而对策棱保持客气:“姑父的意思我明白,但这也不是您不讲礼数的理由!”

  策棱讪笑道:“说的是!”

  “也罢,汗阿玛说过,我们是一家人,也就不必说两家话。”

  “我也知道,姑父您对我汗阿玛是忠的,但就是,可不要轻易受了别人的挑唆才好。”

  弘历说到这里,允礼在一旁满意地点了点头:“弘历说得对,一家人不必那么生分。”

  接着。

  允礼也主动问策棱:“我们理藩院的决议,与姐夫的意见分歧很大,所以,我今日和弘历他们来见您,也是想告诉您,您有什么想问的,可以尽管问我们。”

  策棱颔首:“既如此,那我就打开天窗说亮话!”

  “果郡王,我现在就想知道,理藩院为何不肯换了隆科多,而让谈判一直未决?”

  允礼在策棱追问后,讪笑了笑,正要解释,却突然喘起气来,也就不得不起身道:“失陪!”

  “是我劝十七叔这么做的!”

  “姑父若不明白,可以直接问我!”

  弘历这时开了口。

  他知道,允礼素来体弱,容易冒虚汗,时不时的就犯喘气之疾,也因此,一直无子,而常携药在身。

  所以,他见允礼无法回答,也就替允礼回应起策棱来。

  “既如此,那不知四爷您为何如此护他隆科多,而置我蒙古安危与不顾?!”

  策棱这时也就问起弘历来。

  这时,养心殿太监赵均来了这里:“有旨,宣和硕额附策棱、果郡王允礼、皇四子宝亲王弘历去乾清门参加议政王大臣会议。”

  因雍正召见,弘历也就没有回答策棱的询问,而是与策棱、允礼一起进了宫。

  弘历等人在到了乾清门后没多久,雍正就也来了乾清门。

  在走完礼仪流程后,雍正就先看向策棱,说道:

  “额附,你说说吧,为何不同意理藩院的决议,执意要换下隆科多,当着朕和议政王大臣们和弘历的面,说清楚,不必有所顾忌,朕不会因言降罪。”

  议政王大臣会议虽然是清朝最高级别的国策会议,但因为许多议政王大臣都是宗室或外戚,所以就有点像家族会议,雍正也的确不好轻易降罪这些人。

  很多与会者哪怕真敢怼皇帝,顶天也就是削爵圈禁。

  “嗻!”

  “启禀博格达汗,隆科多提出的诉求过于严苛,的确不利于谈判进程,而谈判一日未决,则我漠北蒙古王公的困境一日得不到改善,如此只会寒了漠北蒙古诸王公的心!”

  “理藩院只为了一时的虚名,为不落个让地的不美之名,却置整个国家大局于不顾,实在是不妥当,请博格达汗明察!”

  因而,策棱也没有顾忌,而再次把自己在奏折里的理由简要阐述了一遍。

  雍正这时看了弘历一眼,然后看向策棱:“现在理藩院是允礼管理,弘历帮管。”

  “当然,因弘历是皇子,所以理藩院很容易以弘历的意见为主。”

  “所以,朕问你,你是不是觉得,理藩院做出如此决定,说明弘历还是太年轻,太幼稚,做事只为眼前,而不顾大局,还没有帮办管部之能力?”

  雍正问得很直接。

  明显也是因为议政王大臣会议本就是皇亲国戚们为主的会议,很多都是雍正自己人,雍正也就没有弯弯绕绕。

  弘历也不由得抬眼,瞅了雍正一眼。

  只见,雍正也非常严肃看着他。

  弘历心里颇为忐忑,忐忑的是,雍正是不是也质疑他处理一个部门的实政能力。

  但他忐忑归忐忑,并未发慌。

  因为,他也早已有相应的准备。

  他知道,对于他自己而言,能不能在帮管理藩院的实政中展现出自己处理一个部门的实政能力,很重要!

  而他也不仅仅是需要让雍正看见他处理一个部门的实政能力,还得让天下人看见。

  他现在帮管理藩院,就更需要让蒙古王公看见他有没有这方面的实政能力,进而决定要不要拥护他。

  这也就让弘历能够理解,雍正为何在这个时候直接问策棱是不是质疑自己的能力。

  策棱在雍正这么问后,犹豫了起来。

  雍正则沉声道:“实话实说!如果他弘历因为听到你这位姑父的一些真话就记恨你,那也更加不配得到你们漠北王公的敬重!”

  “嗻!”

  “不敢瞒博格达汗,奴才是这么觉得的。”

  “弘历机敏聪俊,有辩才,但处理实政,的确过于务虚不务实,不懂取舍,如您所言,还是太年轻!”

  策棱回道。

  弘历捏紧了拳头。

  策棱在议政王大臣会议,说出了对他的看法,虽然是雍正逼着他的说,但这也让弘历意识到,为政不易,扭转雍正朝与沙俄谈判的历史结局的确有难度。

  强大的历史惯性,还使得蒙古王公质疑上了他的实政能力。

  弘历不清楚雍正是不是也在心里有些质疑他的实政能力,认为他还处理不好一个部门的实政,如此他处理多个部门、乃至监国、当皇帝的能力自然也会跟着被质疑。

  但弘历大概率雍正对自己是有这种质疑的,要不然他也不会逼着策棱回答。

  雍正这时又问着策棱:“你是不是觉得,弘历在处理满蒙王公的事上,还不如恂郡王与理郡王?”

  老十四恂郡王素来得满蒙王公拥护,其处理满蒙事务早就得到了康熙和诸满蒙王公的认同。

  而理郡王弘皙早年也跟着老十四参与处理过理藩院事务,得到过满蒙王公的认同,也被康熙称赞过。

  可以说,这两人是眼下大清公认的善于处理满蒙事务的宗室。

  一个是允字辈的翘楚,一个是弘字辈的翘楚。

  所以,雍正这个时候才提起老十四和弘皙来。

  不过,这里面明显有个坑,因为这需要考虑到雍正到底是不是真希望别人觉得他自己的儿子不如老十四和弘皙。

  但策棱似乎明显没有察觉话语里陷阱的天分,也就在这时直截了当地回答说:“是!”

  “恂郡王推心置腹,理郡王尊重我们王公,是人人皆知的事。”

  策棱回道。

  雍正的脸色却阴沉了下来。

  黑得可怕!

  “弘历!”

  雍正这时看向了弘历。

  “儿臣在!”

  雍正也就问着弘历:“你姑父对你的看法,你认同否?”

  弘历为此拱手回道:“回汗阿玛,姑父可以不认同儿臣处理实政的能力,但不可以在私底下与罗刹国私自谈判,签订协议;更不应该允许蒙古王公两边称贡!”

  弘历这话一出,策棱脸成了青绿色。

哎呦文学网    家父雍正,我是乾隆?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