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234章 云霭覆舟闻捷报,堂中论材谢赐功

————云层里头、费家灵舟  “又是在想些什么?”韩宁月美眸一瞥,朝着一脸忧思模样的费疏荷轻声问道。

  后者眉眼一抬,语气要比平日里头低了三分、只是恭声应道:“族中长辈赐疏荷如此造化、可侄女儿自知难堪造就,正在惶恐不安.”

  “哈,”韩宁月螓首轻摇,亦也晓得费疏荷语气中惶恐源自何处,便就开解言道:

  “莫要担心,亦莫自责。便连乡社村妇亦都晓得,‘嫁汉嫁汉、穿衣吃饭’这道理。再者言,夫妇二人,本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你又有什么受不起的?!

  过往时候,我还常怨你伯伯不长眼睛,却不成想他却为你选了个有本事的。若是真将你嫁进了左江束家那薄命的,说不得此后数甲子便都只得独守空闺。

  那康姑爷能得二位老祖看重,想来将来辅佐你伯伯主持费家自是不成问题。他身上自有本事,你便安心受此福气、切莫要令得他忧心。

  待得你此番受了机缘、丹成时候安然还家,这便足矣。”

  到底是面对着一手养大的从女,韩宁月这话虽也入木三分,但较之她这名门贵女的身份,却显得略微粗鄙。但因如此,却也显得殊为亲近。

  “婶婶说得是哩,”饶是听得修行上头机缘将至、费疏荷眉宇间喜色仍是不浓,只是淡淡应了一声,却也不晓得有无有听得进去。

  她自晓得这西南局势渐渐败坏,只看摘星楼与秦国公府稍动真格,便就有一片上修殒了性命。

  而又恰好在此时候,娘家赐得机缘下来。这是所为何事、却就经不起细细思量。

  韩宁月见得此幕,目中关切之色加重了些。要晓得,眼前这人可不再仅是寄养在自己膝下的失怙从女。

  从现下算起来、离着叶涗老祖大限之日,往少了说,或也还有将近甲子。

  待得这二三十年后,费疏荷夫君康大宝,依着如今这势如破竹的劲头,或就是能影响将来费南応继任是否顺遂十分的一大助力。

  这道理说起来功利十分,然则却也直白简单,直令得韩宁月对着费疏荷又紧张了些。

  但后者是被韩宁月自小养在跟前的,与道途顺遂、资质过人的从妹费晚晴不同,费疏荷没有修行本事,自将婶娘这些持家待人之道学得十分仔细。

  是以哪怕二人相处时候亲近不变,但这份关系之间,却也实打实地少了许多纯粹。

  不过饶是如此,二女之间总也不差话讲,只是就在谈兴正浓时候,船艏处有点灵光闪过,唤做一张信符落在费疏荷手头,令得她脸上添过一分笑意。

  韩宁月心头好奇,想也不想,便就要随手从费疏荷手中取过一观。只是这手才探到一半,即就又迟滞空中。

  好在费疏荷未舍得让这婶娘难堪,殊为自然地将手头信符让了过来。

  韩宁月看清上头符签登时眉眼一弯,调笑言道:“这才行了几日工夫,宣威城怎的就有信来?!”

  只是待得她略过了上头那枚六叶青莲道印过后、细细一探上头文字,向来端庄的脸上似也闪过来一丝惊色:

  “晞哥儿在两河道建得功勋了?!”

  此言一出,非止费疏荷与有荣焉,便连其一直随侍身侧三名庶出子女,亦都忍不住探头过来。

  好在这时候费疏荷亦无意纠正他们这失礼之举,只是将他们召到身前,好认真看过韩宁月手头信符。

  康令仪拿出了阿姐架子,抢在康昌晏、康昌昭二人前头将信符仔细阅过,不想才只看清了数行文字,美眸里头便就被悦色浸满。

  上头是言:

  “维某大卫仙朝乾丰五百廿二年十月初一,两河道阱县贼寇啸聚,掠乡屠民,阻绝官道。秦国公府功曹参事康昌晞请命前驱,统锐卒一队往讨。

  寇据险列阵,邪氛弥漫。昌晞亲执长刀,跃马先登,破寨开隙。遇筑基渠首九人,施邪术拒战,昌晞力战尽诛;练气党羽死者无算。

  寇首假丹修士出,玄力雄厚,诸将难敌。昌晞率同袍合力围攻,战百余合,伤其数处,迫之遁走。

  此役破阵诛逆,解阱县危。昌晞忠勇骁果,谨奏以闻,伏乞论功。

  大卫仙朝乾丰五百廿二年十月初一,亲勋翊卫羽林郎将题奏。”

  康昌晏、康昌昭二人默诵出来,倒是周围人中定力最差的,脸上喜色几要溢了出来。这信符是由康大掌门转递过来,末了还又添了一行小字:

  “秦国公府功曹参事康昌晞忠勇卓著,擢公府功曹掾,束部奉旨。”

  “二兄升官了!”康昌晏发声惊呼,语气中的羡慕之意不做掩饰。他自修行伊始,晓得自己禀赋一般过后,因了生母骄纵,便养成了些许得过且过意思。

  但阳明山之战令得他与胞弟康昌昭脱胎换骨,此时见得康昌晞前程光明,便又难得地被勾出来了些向往之意。

  见得康家众人尽是欢颜,一旁的韩宁月倒是为康昌晞有些惋惜。毕竟若是这番后者真将那跳出来的假丹寇首留了下来,那么他与韩家的婚事或也可就此定下。

  不过这“硬要后者于阵前斩得丹主,方才能与韩家议亲”的事宜还是韩宁月因了真人血裔身份,说服了族中耆老,这才勉强促成。

  但现下今时不同往日,云泽巫尊殿黄米伽师、两仪宗栗云上修各自用人命帮康大掌门证得了他这中品金丹自有前程、实至名归。

  是以如此境况之下,韩宁月是觉待得此番回了京畿之后,再去与几位耆老来做商讨,便就未必还定要康昌晞受此约束。

  毕竟这康大宝的嫡子到底还未过百岁,战场上风云诡谲、便是金丹下场,也未必次次都能摘得丹主人头,是以康昌晞此番能有战报上头的表现,都已算难得。

  更重要是身上淌的有一半是费家嫡脉的贵血,韩宁月又不求娘家舍得聘什么国色天香,只寻一平常嫡脉之女,当也不难。

  似连韩宁月这名门贵女自己都不清楚。

  就在不知不觉之间,于这桩亲事的态度竟都已从“可有可无”完成了到“势在必得”的转变,也是罕见。

  她只屏蔽掉身前晚辈的惊喜声音、兀自暗想:

  “一代骤起、二世不败,这便已算难得十分。兹要是康大宝能携郎君把将来之事一道挺过去,他那重明宗将来是何我却无法子,但重明康家,总要说服韩、费两家,好助他在仙朝世家里头落一位置才是”

  韩宁月正自思忖间,灵舟外忽然起了一阵轻雾。

  初时只是淡淡的白,转瞬便浓得像化不开的云絮,将整艘灵舟轻轻裹住。

  舷窗外的宣威城轮廓渐渐模糊,最后连远方的山峦也隐在了云里,只剩灵舟破开云层时,裙裾般的云丝在船身两侧轻轻拂过,似是要将此间的欢悦与盘算,都悄悄藏进这高空的云霭之中。

————宣威城中  此时膝下子女尽都星散各处、身周弟子大部远走各方,便连老妻都回了娘家的康大掌门,现下却有了些孤家寡人的意思。

  好在这等时候,却也十分适合认真修行。

  与那些自成就上修过后、便可关起门来称宗做祖的有福之人不同。或因德薄之故、康大宝勿论修为是如何精进,照旧难得惬意。

  恰恰相反、强敌环伺之际,反还令得他心头急色更重、生出来了些要时不我待的意思。

  不过安抚好了袁夕月、张清苒两房妾室过后,在去往阳明山闭门修行之前,康大宝却还需得做些事情。

  云谷章家的章黄石做事未得拖沓,方才迁来一部章家族人到宣威城落脚过后,适才言好,是要来重明宗做筑基丹教习的章家丹师也已携来丹材。

  齐可领着衮方木、陈子航二人陪在其身侧,一连数月,皆是聚精会神、一丝不苟。

  然则勿论他们再是如何天资过人、焚膏继晷,将凝丹手法、关节记得分毫不差,但事关筑基丹这等要害丹药,章家丹师却是不敢要他们上手操持。

  云谷章家到底是出过上修的家族,与康大掌门是言族中攒得一炉筑基丹材,此番愿意尽献出来,以报上宗赐法之恩。

  康大宝当其时辨不得他这言语是真是假,亦不纠结,只是颔首信了。

  是以章家丹师在这番为重明宗炼得筑基丹的时候,也是殊为卖力。一炉灵材足成丹七枚,虽然皆为下品,却也已算丰收。

  此时这章家丹师正与其家主章黄石一道立在宣威城议事堂中,与重明宗一众主事好做言讲:

  章家丹师捧着刚出炉的十五枚筑基丹,指尖轻按丹盒边缘,将余温敛入掌心,对着堂中重明宗主事躬身行礼,语气满是恭敬:

  “诸位上修,此番一炉筑基丹尽成,共得七枚,虽皆是下品,却已是我章家近十年来最好的炼丹成色。

  这并非我丹术精进,实是托了上宗之福。上宗不吝赐下《玉露皓银功》这等精妙修行之法,在下凭此功法稳固修为、调顺灵力,连带着我这炼丹时的气息把控,都比往日稳了数倍,方能有此收获。”

  此时他垂首自谦,话里满是真切感激:

  “不瞒诸位,我章家困于云谷多年,族中修行功法多有残缺,子弟修为进境迟缓,连带着我炼丹时都常因灵力虚浮,误了灵材火候。

  自得了《玉露皓银功》,我每日依功法吐纳练气,只觉气脉通畅了许多,往日炼丹时‘控火易燥、引气易散’的毛病,竟悄悄好了大半。

  这功法是为修行筑基,却间接帮我补了炼丹的根基,这份恩情,我章家上下断不敢忘。”

  说罢,他抬眼望向立在一侧的齐可、衮方木与陈子航,目光瞬间亮了几分,语气里满是赞叹:

  “需得惊喜的是,齐可、衮方木、陈子航三位小友的天赋之高,却是在下平生难见。数月来我仅授其辨灵材、记丹方之基。

  齐可能纠辅材药性之误,衮可究灵藿用量之细,陈子航能察控火之序.这般悟性、心性,我章家子弟之中,实无一人能得企及。”

  堂内重明宗诸修只觉这丹师论起会说话,却不输章黄石这家主。

  炼得灵丹过后,不单不居功自傲、反还晓得先感恩上宗,倒是识趣。

  叶正文自晓得康大宝赐给云谷章家的《玉露皓银功》吹破天也只是一宙阶下品功法,便算不差,却也不是仙家秘术。

  或能对章家修士有些进益,但又哪能令得章家丹师这都已修行到筑基巅峰境界的老修,能得脱胎换骨?!

  不过花花轿子人人抬的道理叶正文自是晓得,当然不会戳破。

  他得过康大掌门授意,亲自迎到章家二人身前,揖首拜道:“多谢贵家赠丹之谊。”

  叶正文虽才是一筑基修士,论及手上本事,筑基已过一甲子的他或也远不如堂中一众晚辈。

  但到底身份颇重,如此施为于章家二人而言,却已算得是纡尊降贵,令得章黄石这丹主不敢怠慢分毫、忙拉着族中晚辈拜了下来。

  康大宝近来事多,自无意与章家这些小人物多费口舌。不过既见得章家人如此尽心用命,他倒也颇为满意。

  又赐了些才经由贺元意修缮好的二阶灵器下去,便算将二人打发走了。

  过后他又点向齐可三人,温声言道:“你三人自有天赋不假,但外言语,莫放心上。真若将这些吹捧信以为真,将自己耳朵惯坏了,将来却就要不晓得天高地厚。”

  三名弟子出列拜过,算得受教。

  但听得此时叶正文再开腔言道:“宗门丹堂自裴师弟师徒身殁过后,便就一蹶不振。二三子确有天赋,宗门却也不吝栽培。

  似栾供奉这等人物,掌门亦也不惜人情,亲求教导。章家人看来恭敬,然则这筑基丹方是否真是和盘托出,掌门与我也都辨不明白,却需得尔等好生用功才是。”

  “是,”

  三人这才齐声应过,康大宝扫过一眼叶正文手头那七枚莹莹发光的筑基丹,倒也未有多么放在心上。

  毕竟公府那边也拨付了些筑基灵物,固然较之筑基丹却也要差上许多,但总也不虞分发之事。

  本来正待要走,想了一想过后,却是又捻起其中两枚,只与叶正文点头示意:

  “这两枚筑基丹所需善功自我身上划走。此外,门中正值用人之际,这类丹药老叶你便莫多做珍藏,大部皆放到善功堂供人申领。

  老叶你自与宗内这些主事将申领之人才、德一一审过就是。再者,善功堂善功借贷额度、不妨多加一些。”

  叶正文也不问康大掌门是为谁取得灵丹,只是颔首应道:“掌门放心便是。”

  后者听得此言,自是放心,再看过一眼堂中众修,也未再留什么鞭策、劝诫之言,即就转身迈出堂内。

  出堂过后,康大宝伸手拘来朵白云好骑,脚下云气腾起,仅是盏茶时候,便就降在了重明宗真传弟子们的落脚之处。

  他掐指一算,探得了此行想见的人物所居之处,即就未做等待、大步上前,隐了身形、叩响门扉。

  内中传来一清婉女声:“外头来的是哪位同门?!”

哎呦文学网    重明仙宗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