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477章 门店起势

  随机推荐:

  陈丽蓉是一名公职人员,住的地方离单位很近。

这天早上,她像往常一样阅读着花城人民日报,很快便浏览到了我市叶菜正常出口日本,未受农残检测影响  这引起了她的兴趣。

  作为一名广府人,她家餐桌上少不了青菜。

  近期的叶菜农残问题她也在关注,但人不能不吃青菜啊!

  陈丽蓉慢慢看了起来,很快就沉浸了进去。

  读完文章,她喃喃道:“市里有这么厉害的蔬菜企业么?”

  “靠谱鲜生靠谱鲜生…总感觉在哪里看到过。”

  “蓉姐,你看个报纸在嘀咕什么呢?”这时又一名妇女走进了办公室。

  陈丽蓉道:“哎,阿婉,你看看这篇报道,这靠谱鲜生是哪家企业,我总感觉有点印象,但又想不起来。”

  “靠谱鲜生?”阿婉想了想,惊疑道:“咦好像就在单位宿舍区外面那条街上新开了家水果店,店名就叫靠谱鲜生!”

  “我想起来了!”陈丽蓉说道:“我前两天还说去买水果来着,结果给忘了,原来他们还卖菜啊!”

  阿婉看着报纸,道:“这公司还不小,一天出口150吨叶菜到日本,这得有多少地啊!”

  陈丽蓉说:“他们家青菜不错,下班了去买点回去,吃着也放心。”

  青菜是很多市民的日常,像陈丽蓉这样的人并不少。

  靠谱鲜生开在市区的几家门店最先被人注意到了。

  作为八家门店的总负责人,王亮第一个接到陈正旭的通知,随即便安排各个门店做好准备,主要是尽快补货。

  这时,王亮正站在一家菜店门口,看着穿着黄色制服的黎乐。

  “怎么这么晚才来?”

  “嗨,在给酒楼配送菜的时候耽搁了。”黎乐一脸无语,“几个老头拦着我问报纸上说的公司是不是我们。”

  王亮讶然道:“他们不认识字么?”

  黎乐抖了抖身上的黄色马甲,“可能就是因为认识字,才拦着我问。”

  王亮又看了看停在路边的面包车,上面的靠谱鲜生字眼同样明亮,这一早上又不知被多少人看到了。

  黎乐这时往菜店里看了眼,惊讶道:“生意很好嘛”

  只见面积不大的菜店里人来人往,有人空手进去,有人满载而出。

  王亮道:“就等着你补货了,今天跑勤快点,估计还得补几次货,这还才早上。”

  两人从车上搬下了泡沫箱,黎乐笑道:“穿了今天这身衣服,我感觉走哪儿都浑身是劲!”

  “长脸了哇?”

  “哈哈哈那可不,走哪儿都能被人认出来。”黎乐第一次觉得这黄马甲还行。

  与此同时,安排了各项工作后,陈家志也在调研门店,查漏补缺。

  该有的证书和检疫证明等等都要挂收银台背后,方便客户结账的时候看,店面货架也要整齐。

  同时,他还和每个店的店长作了番交流,比如如何选品,如何用蔬菜引流等等。

  这是他对菜店为数不多的理解。

  从早上的报纸出来后,靠谱鲜生的菜店和水果店客流就有了明显增长。

  虽然多是些老头老太太或者家庭主妇,但其中也有部分是通过报纸被吸引而来的,往往一进店就会和店员聊相关话题。

  反响来得很快。

  不过真正的高峰期在下班后,当自行车大军穿行在城市街道时,几个门店里都变成了人挤人。

  陈家志和薛军站在水果店二三十米外的行道树下抽着烟,望着一个个提着大包小包水果出来的男男女女发呆。

  店里水果的零售价绝对不低,一般点的家庭都舍不得买来吃,但店里已经没有容下两人的空间。

  陈家志道:“这生意能做哈。”

  “岂止能做。”薛军沉声道:“太能做了,老板,把其他几家店也拿来卖水果吧,卖蔬菜才能赚多少钱!”

  “你这话对王亮和旭总说去。”陈家志撇了撇嘴:“而且,你目光该放长远点,除了花城,深城也可以做这个生意。”

  “可是深城没有门面。”

  “就不能租么?”

  “明眼人都知道你想买。”

  “有那么明显么?”

  “嗯啊,这么忙,你都没忘了抽空去看看国营菜店的生意好不好。”

  从零售的角度看,毋庸质疑,水果更赚钱。

  一个客人进店,买蔬菜一般也就花15块钱,但买水果却能比较轻松达到5块以上,花十几块买水果的也有。

  这种单客价差异也让水果连锁店毛利润更高,能更轻松的覆盖税负、人工、采购等成本。

  陈家志开车走了,去了其它菜店,同样就在店外站着看了一会儿。

  明明平平无奇的小店,在这个时间点却爆发了惊人的活力。

  每家店里都人潮汹涌。

  等他第二次跑完最后一家店时,天色已经渐黑了,他这才走进了这家开在荔湾区的菜店。

  “你好,买点什么,我们还有辣椒…咦,老板,你又回来了呀。”

  “嗯,卖得挺干净哈。”

  只见店里的货架上大部分都空了,尤其是菜心等叶菜类,陈家志绕着走了一圈,愣是一根青菜都没看到。

  就连根茎类的土豆、洋葱、萝卜都所剩无几,唯一剩的较多的就是青红辣椒。

  难怪一进门就给他推销辣椒。

  这玩意除了外地人买,本地人通常都不带正眼瞧的。

  陈家志来到收银台前,店长是一个中年妇女,头发盘在脑后,正在清点今天的销量和营业额。

  恰巧,这时王亮也走了进来,“老板也在呀!”

  “嗯。”陈家志问道:“今天营业额怎么样?”

  “好得很,各个店人流量都大得不得了,补货都补了好多次。”

  王亮兴致高昂,滔滔不绝的说着今日各个店的盛况。

  “前面几家店最少的今天都卖了有1000斤菜,最多的卖了近1500斤菜,营业额全部破千了。

  水果店的营业额最高,达到了两千多元”

  这时,店长说道:“老板,王经理,我们店今天也卖了约1080斤,营业额1135元。

  明天生意应该还会更好,今天很多客人来买青菜时都卖光了,而且今天赶早市在其它地方买了菜的人,明天也可能会来店里。”

  陈家志感觉店长也还挺专业的,至少会分析周边的客源,营业额也还行。

  “都做得很好,收拾收拾下班吧。”陈家志即将走出店门时,又回头道:“店长,下次少进点辣椒,日销量说不定还能更高点。”

  店长闹了个红脸,今天这辣椒确实是败笔了。

  夜色渐黑,陈家志开着车又往办公楼而去。

  停好车,才进大门,陈家志就能听到里面通话的声音。

  “是,是我们,谢谢你的夸奖,对,给你们店的菜和出口日本的菜是同一批”

  “对,肖总,报纸上的是我们,今天要拿菜吗?可能得稍微等一等,我得和同事确认下货源情况,不好意思…”

  配送的反馈也来了。

  陈家志上楼回了办公室,没过一会儿,李秀和陈正旭就出现了。

  李秀拿的是一份盒饭,放在了桌上,见还有事,又去了楼下分拣车间。

  陈正旭这才说道:“中午电视台又报道后,下午的电话就没断过,老客户和曾经有过合作的客户都在给我们打电话,问新闻上的是不是我们,到现在这会儿订单量增加就比较明显了。

  如果持续发酵,我们的货源很可能不够!”

  由于内地竞争激烈,而日本市场需求旺盛,导致合利农场和江心菜场主要的产出都销售到了日本市场,只给配送和档口维持了基础供应。

  原本没问题,国内竞争激烈,靠谱鲜生卖菜又有股傲气,自然有部分客户从其它地方买。

  然而,新闻这一报道,靠谱鲜生名气又扩大了,口碑更硬了,说出去都更有面子。

  有这种需求的客户又流了回来,原本保障基础供应的菜量自然不足了。

  陈家志很容易就想通了其中的关卡,道:“再等两天,中午我又和胡春梅通了电话,她说今天就至少能发一柜货过来!

  明天、后天会更多!”

  “这两天呢?”陈正旭建议道:“要不要去收购些农民的菜,此前李才有去从化联系过菜农。”

  “算了。”陈家志沉吟道:“我们现在是出头鸟,被很多双眼睛盯着,不是自己的菜卖着不放心,多等两天,热度没那么快过去。”

  陈正旭有点可惜。

  现在是扩大配送规模的最好机会,但如果不能从农民手中收购,就只能从出口份额上砍。

  这更不可能,就算老板愿意,他也不愿意,出口利润高太多了。

  而且赚的还是小日本的钱!

  这种机会更为难得!

  所以他也只能感到惋惜,随即陈正旭又出去和温蓉沟通订单。

  稳定拿货的老客户需求优先保障,新客户次之,反复横跳的客户排最后。

  办公室里,陈家志泡了壶川红茶,冬天喝红茶也更为舒服,随即才看到李秀给放在桌上的饭盒。

  一忙起来就容易忘记吃饭。

  陈家志也确实有点饿了,打开饭盒,是米饭和土豆炖排骨,还有生炒的菜心。

  土豆排骨炖得软烂入味,还带点辣味,陈家志炫了起来,几分钟就吃完了。

  他又喝了泡茶,歇了会儿,便又下楼。

  李秀看到了,问:“家志,你又去哪儿,今晚上不回去了么?”

  陈家志回道:“要啊,我先去市场看一下,等会儿回来接你下班。”

  李秀:“行。”

  点了支烟,在门口站了一会儿,见有要去档口拿菜的三轮车,陈家志便搭了一段顺风车,进市场大门后又下了车。

  就像巡田一样,每天在市场走一走也别有乐趣。

  在这里,能看到来自天南地北的商人,和不同地域的不同蔬菜。

  其中总能蕴藏着商机。

  就算现在这么残酷的市场下,也有许多品类的蔬菜很抢手。

  陈家志没走多远,就见到一车来自湖北的小香葱抢爆了,他还看到了自家的配送员黎乐也在抢货。

  上次陈家志遇到他也是去越秀市场拿小香葱,手快有,手慢无。

  陈家志见黎乐一个人搬货装货抢不过别人,便小跑了过去。

  “你在上面递给我。”

  “啊,老板!”

  “别废话,干活。”

  “好。”

  一车小香葱抢完,陈家志还有些意犹未尽,他还是第一次抢着买别人的菜。

  从来都只有别人抢着买他的菜。

  转过拐角,已能看到63号档口,似乎和抢着买小香葱的场景没什么两样。

  只见档口里同样停满了各种装菜的车辆,搬货卸货的人不少。

  只是陈家志走近后,发现了不同,很多平时撂下一句话就走的老客户此刻或坐在三轮车,或站着抽烟的聚在一起吹牛聊天。

  有人聊一会儿就走,但很快又有人补上,聊的自然是靠谱鲜生上新闻了,报纸和电视上能看到,收音机也能听到。

  “嗨哟,陈老板来了,抽烟抽烟。”

  “抽我的。”

  “我的烟也不差,陈老板。”

  在他们的话语里,陈家志感受到了认同,或者说尊重。

  以前可能更多是冲着菜来的,但现在靠谱鲜生在小日本刻意刁难的严苛农残标准下,还能突破阻碍,扩大出口。

  这可能超越了单纯卖菜的范畴,更多人被激发了潜在的情绪。

  陈家志从包里摸出了烟,笑道:“还是抽我的吧,我的烟也还可以。”

  散了烟,进了档口,开箱验货,手工品质没多大变化。

  现在这种情况,靠谱鲜生的员工都知道公司上电视了,被当成了典型表扬。

  电视台还去了菜场,采访了管理人员和收菜工。

  陈家志还不知哪些人上了电视,但想来每个人都该是自豪的,也会自觉的去维护这份口碑。

  越秀市场。

  唐怀杰感觉这两天的世界很魔幻,昨天没卖完,今天不够卖。

  还都被老板遇到了。

  “老板,叶菜确实卖完了。”

  “这还没到12点?”

  “真没了。”

  一夜之中的旺市都还没来,叶菜就没了,面对老板的疑惑,唐怀杰也很尴尬。

  “就十点那一阵,来了好几个大客户,其中一个还是市场管理公司的人,一下子就几乎买走了所有的菜心、芥兰、生菜、油麦菜…”

  “市场管理公司”

  陈家志嘀咕着,他大概猜到是谁了,估计这些被买走的菜明天就会出现在国营菜店了。

  应该不至于能帮国营菜店起死回生,他可还盼着再买铺面。

  由于叶菜的引流,越秀档口的其它菜卖得也还不错,看来今天能难得收个早班。

  陈家志又走了两步,在通道里瞧了瞧从玉的档口,很热闹,但今天生意再怎么好也好不过靠谱鲜生。

  他还想去东升的档口和王晓东聊聊,不过隔着一段距离就看到了区景泰,区景泰也看到了他。

  陈家志微微颔首,转身回家,“算了,今天就不给人添堵了。”

  他感觉当面挖人不太好。

  区景泰很庆幸,既庆幸那个男人没有走过来,也庆幸靠谱鲜生叶菜不够多。

  呃…出口日本150余吨已经够多了,庆幸的是来越秀市场的叶菜不多。

  不然他今天菜价还得降。

  就现在的价格而言,东升农业也是在亏本甩卖,卖一天亏一天。

  但对专业菜场来说,没有退路可言,如果有,那只能是退场出局。

  区景泰现在还不愿退场,甚至暂时不想卖农场,因为黎明在天黑之后,现在市场有多难,未来的反弹就有多猛。

  这是他从业多年的经验。

  换位思考到菜场上,则是亏损得越多,播种就应该更果断,然后等待着机会。

  所以他想咬牙坚持。

  现在每天能卖点钱,各方面省一省,可勉强维持5000亩菜场的运营。

  日本市场他暂时不抱希望,只希望靠谱鲜生不要再往越秀市场来菜,那真的能要命。

  与此同时,杨健尊也在从玉的档口里,他躲着的,有关靠谱鲜生的新闻他看到了,所以今晚来了档口,亲眼目睹了靠谱鲜生卖菜的情况。

  他也很庆幸,庆幸靠谱鲜生没那么多菜。

哎呦文学网    1994:菜农逆袭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